新聞 > 軍政 > 正文

川普再拓兩大領域讓中南海驚呆!美高官警告所有西方國家

有消息稱,美國總統川普擬簽電信禁令,為世界通訊大會聯合封殺華為預熱。美媒則表示,川普政府正擬定新計劃,準備加大投入推動美人工智能、5G技術發展。另外,美國高官稱,讓華為進入5G就是助中共擴大監控,不能指望華為監控中國人,不監控外國人,不能太天真。美國駐歐盟大使還正式警告所有西方國家,允許華為參與5G網絡,將冒遭美國反制風險。

川普擬簽電信禁令;為世界通訊大會聯合封殺華為預熱

海外中文媒體希望之聲8日編譯報道稱,三名消息人士表示,美國總統唐納德·川普預計將在2月簽署禁止美國無線網絡使用中國電信設備的行政命令,該指令將在2月25日巴塞隆拿世界電信通訊大會前發佈,這是保護美國免受中共網絡威脅的努力之一。

美媒Politico引用知情者的話說,這一限制中共電信企業的協議很可能在下周被簽署。該行政令將成為世界電信通訊大會之前的「很大推動力」,也能夠明確表示川普政府對中共通訊國安威脅的態度。

消息稱,該禁令預計將援引「國際緊急狀態經濟權力法案」。這一法案於1977年啟用,相關條例規定,美國總統在應對「不尋常且極其嚴重的威脅」時,具有阻止相關交易及沒收資產等特權。

報道稱,如果川普在巴塞隆拿會議開始之前簽署電信指令,美國將能夠在出席會議的同時,對盟友提供有關該命令的相關備註。

最新的美國國防政策法案已經禁止各政府機構購買和使用華為和中興設備。與此同時,美方官員正在儘可能多地向外國政界發出關於5G通訊安全的警告。

國務院官員斯塔耶(Rob Strayer)周三(2月6日)在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的一次活動中說,「我們正在最高的外交層面警告(盟友們)」「我們已經意識到這一問題的重要性以及未來決定的利害關係」。

抗衡中共!川普擬加大投入推動美人工智能、5G技術發展

有美國媒體披露,美國總統川普(特朗普)正致力於推動美國的人工智能、5G技術發展等新一代科技的發展。為此,川普讓政府擬出新的計劃,增加美國在這一領域與中共抗衡的優勢。

據《華爾街日報》報導,有美國政府官員透露,為了強化美國在先進科技的優勢,川普正準備在近期發佈一連串行政命令。

該官員表示,這些行政命令可能包括:調度更多聯邦政府資源到人工智能等科技領域以促進其發展,釋放更多政府數據供人工智能等科技領域使用,讓華府扮演新創企業的培育者角色。

美國政府將採取的具體措施可能包括運用聯邦政府資源,鼓勵更多企業加入5G競賽,加碼勞工培訓與研發支出,確保擁有完整而安全的供應鏈,以免讓中國企業將來在先進技術領域有空子可鑽。

報導表示,川普政府在擴大研發預算支出以及增加政府龐大資料庫的人工智能用途等方面,可能必須與國會協同合作。

外界注意到,川普在2月5日發表國情咨文時曾簡短提到,白宮將與國會議員合作提出一套可能涵蓋「投資未來尖端產業」的基礎建設計劃。

美國警告歐盟∶允許華為參與5G網絡;小心後果!

美國新任駐歐盟大使桑德蘭(中)與美國總統特朗普以及第一夫人梅拉尼亞在布魯塞爾的梅爾斯布魯克空軍基地(2018年7月10日)

美國之音報道,美國駐歐盟大使桑德蘭(Gordon Sondland)說,任何西方國家如果在關鍵基礎設施項目中使用華為或其他中國設備,都將冒美國採取反制措施的風險。

桑德蘭星期四在接受彭博社的訪問時說,只要中共擁有能滲入、操縱或監視客戶的設備,就沒有非與中共做生意不可的理由。他說:「那些不顧這些隱憂而盲目接受中國技術的國家可能最終會發現,他們在與美國打交道時會面臨不利情況。」

他說,美國將會在分享情報、商業往來等一系列領域裏更加小心謹慎。他敦促歐洲國家在5G建設上選擇芬蘭等北歐公司的技術。

美高官:讓華為進入5G就是助中共擴大監控;不要天真

美國國務院網絡安全事務副助理國務卿羅伯特‧斯特雷耶(Robert L. Strayer)向其它國家發出一個異乎尋常且直言不諱的警告:允許華為和其它中國公司進入下一代電信網絡(5G),將使中共擴大其在全球大部分地區的監控範圍。

斯特雷耶是最新一位公開反對華為5G設備的美國官員。此前,美國官員一直在呼籲加拿大、英國、歐洲和其它國家禁止華為加入5G。目前,美國、澳大利亞、新西蘭已經發出此類禁令。

華盛頓郵報》報導,「一個以中國(中共)方式使用數據的國家,監督其公民,建立信用評分(制度),並根據種族和宗教背景監禁超過100萬人。(這些)應該讓我們停下來看看該國(中共)可能在未來使用數據的方式。」斯特雷耶周三在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智囊團表示。

他還說,根據中共對中國公司施加的影響,認為中共將會採取更好方式對待他國公民,而不是用對待自己公民的方式,這是天真的想法。

阿波羅網孫瑞後報道

責任編輯: zhongkang  來源:阿波羅網孫瑞後綜合報道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19/0209/12441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