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軍政 > 正文

中美貿易談判 唯一的成果和最大的問題 習近平還要部分關閉國門?

日前落幕的美中高級別貿易談判,沒有獲得重大突破,雙方仍分歧巨大。港媒調侃稱,劉鶴川普的邀請,可能是此次貿易談判的唯一成果。希望之聲特約評論員秦鵬表示,中國購買美國農產品和能源縮減貿易逆差效果有限。阿波羅網特約評論員王篤然分析,公平的市場競爭,也就是中國經濟結構性改革,才是解決貿易逆差的關鍵所在。美國商會副總裁認為,中共無法提出有關消除強制技術轉讓的承諾才是最大的問題。美國非政府組織公民力量創辦人楊建利認為,習近平可能會考慮部分關閉國門。

1月31日,美中貿易談判落幕,雙方沒有向外界宣佈重大突破。

在1月30日的白宮會談中,劉鶴說他支持中美貿易協議中的執法機制(enforcement),萊特希澤談話中則說了七個執法機制,其中兩處是連續說了三次。

路透社引述美國商會官員消息說,此次談判,中共沒有就強迫技術轉讓或行業補貼問題作出實質性承諾。

比起中方購買商品的承諾,結構性改革的監督更加重要、也更加困難,美方如何保證中共兌現承諾將始終是一個難題。

美國貿易代表鮑伯・萊特希澤周四下午在白宮說:「我想我們有進展,我們仍有許多工作要做,還需要討論很多議題。」他表示,這次談判聚焦在「結構改革及執行」,執行是「最根本的問題」,並表示未來雙方人員除了下個星期中國新年外,將持續進行溝通。

《華爾街日報》引述不具名消息人士透露,雙方分歧仍很大。劉鶴帶領的中方代表團提出大筆採購美國農業和能源產品,並向美國資本開放中國製造業和金融服務業。但這與美方提出的中共進行結構性改革的要求,相距甚遠。

美國商會執行副主席兼國際事務主管布里連特(Myron Brilliant)表示,在1月31日白宮舉行的面對面會晤中,劉鶴「代表習主席正式提議讓中美元首會晤」。

港媒調侃稱,劉鶴對川普的邀請,可能是此次貿易談判的唯一成果。

美國商會:最大的問題是中共不提核心議題

知情人士向《華爾街日報》透露,劉鶴此行帶來的承諾,主要是購買更多的美國農產品及能源產品,以及對美國的製造業和金融服務業提供更開放的市場准入條件。

不過,這些承諾不符合華府的要求,包括消除中方保護主義,對產業政策進行更深層次的結構改革等。

美國商會執行副總裁邁倫‧布萊恩特(Myron Brilliant)告訴路透社,北京在現階段還無法提出有關消除強制技術轉讓的承諾,「在我們看來,這是最大的問題。」

分析:購買大豆縮減貿易逆差有限

希望之聲特約評論員秦鵬表示,會談時川普提到金融服務進入中國時聲稱,如果中方沒有結構性改革,「協議將是不能被接受的」,他表示,如果無法達成共識,美方只好按期徵稅。

川普這個表態,在意料之中。因為,中美雙方都清楚,通過購買更多大豆和工業產品,實現中美貿易再平衡的空間有限,結構性改革才是中美談判的關鍵。

比如就說這個大豆。2017年中國買了美國大豆3170萬噸,而當年一共進口了9000多萬噸大豆。美國當年產大豆1.2億噸,2017年出口約一半,價值260億美元,對中國出口140億美元,今後再增加的潛力有限。而且,一年幾百億美元的大豆,對於縮小中美雙方一年近4000億美元的貿易逆差也是非常有限的。

楊建利:習近平可能會考慮部分關閉國門

人權組織公民力量創辦人楊建利在美國之音31日政論節目中表示,習近平政府的思維就是,第一,我保住個人的權力穩定;第二,維持中共的紅色江山不倒。

習近平政府知道,如果他們按照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的要求去做,自己的政權可能就會垮掉。這對中國有好處,但對他沒好處。但這個政權只做對自己好的事。如果一件事只對中國和中國人民有好處,而對自己不利,那它絕對不會去做。所以他現在就用一切辦法來抵禦這種壓力和影響。

中共與西方搞好關係,無非就是想得到西方的金錢,用外匯儲備為自己的政權輸血,並增加自己在世界上的影響力。而在國內,外匯儲備能用來穩定經濟上出現的危機。另外中共也想通過與西方的關係得到先進技術。但現在看來,這兩個目的已經很難實現了。

楊建利認為,中共可能會選擇部分關閉國門。這倒不是以前那種「閉關鎖國」,而是限制相關人員的流動,並在限制西方信息流入方面變本加厲。

在華盛頓有人說美國該向中共關閉大門,但楊建利覺得不用等美國關門,習近平就會先考慮部分關閉國門。因為習近平想從中美關係中得到的東西越來越難得到了,而繼續開着大門只會讓西方影響進入中國,他當然不會願意。所以現在要抵禦西方影響,稍稍關閉大門,要我所要的,不要我所不要的。

阿波羅網林億綜合報道

責任編輯: zhongkang  來源:阿波羅網林億綜合報道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19/0201/12404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