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史海鈎沉 > 正文

鮮為人知:韓戰中共38軍白馬山慘敗

作者:
美軍戰史寫道:「中共軍指揮官的人海戰術令人無法理解,除非他們以為數千名狂叫着的步兵衝過本方的彈幕這一景象能從精神和生理上把韓國人嚇跑。韓國人沒有被嚇倒。此時,也有人懷疑中共軍給部隊服用麻醉品,讓他們瘋狂和無畏,在血腥的突擊中捨生忘死。」

在1950年代的朝鮮戰爭中,白馬山之戰是韓國軍隊歷史上的得意之筆,參戰的韓9師從戰爭前期的稀鬆平平一躍成為韓軍中的精銳,被稱為「白馬部隊」,成為韓軍的榮譽部隊,該師的徽章也從此改成了白馬圖案。後來韓9師還出了一位總統,就是朴槿惠的父親朴正熙。

韓戰中的聯合國軍(圖源:Getty/VCG)

山下軍號嘹亮,敵兵蜂擁而上。

將士以身殉國,雪山頓變紅崗。

這詩打油味濃了點,不過倒是真實寫照。

這麼有名的白馬山之戰,是如何的景象呢?

這是韓國軍隊歷史上的第一位四星上將白善燁,為這次戰鬥而作的贊詩。

這場戰鬥發生在1952年秋季,韓戰正是打打談談的陣地戰中期階段。

白馬山,位於朝鮮中部戰線要點鐵原西北10公里的藥山洞地區,從西北走向東南,長約3公里,由一群以394.8高地為主的山嶺組成,其山頂為樹林覆蓋,山南側有一條河流名為驛谷川。這一地區的主要高地是394.8高地和281.2高地,美國人喜歡四捨五入,便稱其為395高地和281高地(又稱箭頭山)。其中的394.8高地狀如臥馬,故稱之為「白馬山」,韓軍戰史上稱為「白馬高地」。

白馬山以東是一望無際的鐵原平原,南面是經高台山和寶蓋嶺通往漢城的聯合國軍主要補給線,直達著名的「鐵三角」底端小城鐵原,也是聯合國軍的重要兵站基地。如果丟掉白馬山,聯合國軍在驛谷川以北便無險可守,只好後撤到驛谷川以南的另一個高地上,鐵原以西一帶的交通線將受到中國軍隊嚴重威脅,鐵原堅守起來也變得困難,對聯合國軍防線穩定非常不利。

守衛白馬山地區的是韓軍第9師,歸美第9軍節制。該師曾在1951年春季的第五次戰役中被志願軍第20軍打得落花流水,全師1萬餘人只剩1300餘人。不過,經過美軍的訓練整頓,加上韓軍的後備編練補充體制,韓9師兵員素質大為改善,訓練水平提高很快,戰鬥力已是今非昔比。

韓9師下轄步兵第28、29、30團,全師約1.2萬人,時任師長為金鐘五少將。所轄主要支援火力有第30榴彈炮營(105毫米榴彈炮)和第9重迫擊炮連。在兵力部署上,以第30團1營守衛394.8高地,以配屬作戰的法國營1個加強連守衛281.2高地。在陣地構築上,於394.8高地上構築了多層堅固的防禦工事,在281.2高地築有坑道和鋼筋水泥地堡群,前沿還敷設有雷區、障礙物和鐵絲網。在一年前的1951年秋季,志願軍第42軍126師曾與韓9師爭奪過白馬山陣地。結果在美韓軍的優勢火力阻擊下,第42軍126師投入攻擊的主力團第376團遭到挫敗,不僅沒能奪取敵陣地,付出傷亡423人的代價卻僅殲敵30餘人,打了一個窩囊仗。由於有了如此勝績,韓9師認為白馬山是「鋼鐵陣地」。

1952年9月上旬,志願軍在一線擔任防禦的第12、39、68軍面臨換防休整。考慮到這3個軍有的師還缺乏與敵人交手的防禦作戰經驗,加上其他各軍也需要鍛煉,志願軍代司令員鄧華、副司令員楊得志和中朝聯合司令部副政委朴一禹等人便致電中共中央軍委,建議以第12、39、68軍為重點,其他一線各軍加以配合,各選擇防線上的幾個敵目標實施連續的戰術反擊,求得殲滅一部分敵人,並在與敵反覆爭奪中大量殺傷敵人。毛澤東及中央軍委很快回電同意。鄧華、楊得志、朴一禹等人隨即進行部署,統一指揮一線的志願軍第12、39、68、38、40、65軍和朝鮮人民軍第1、3軍團,各選目標於9月18日向聯合國軍防線進行了從營到班級的戰術性反擊。至10月5日第一階段作戰結束,共向敵18個目標反擊19次,全部攻佔敵陣地,以傷亡2000餘人的代價殲敵9000餘人,最後鞏固佔領了聯合國軍的6處陣地。10月6日,第二階段戰術反擊開始,志願軍第15軍也加入戰鬥,同時向聯合國軍2個營以下兵力防守的23處陣地進行反擊。結果攻佔21處敵陣地,而失利的兩處全在第38軍,其中就有白馬山。

第38軍當時已調歸王近山指揮的志願軍第三兵團管轄,協同第15軍防守從白馬山至西方山方向的平原谷地。第38軍下轄步兵第112、113、114師,全軍共4萬餘人。該軍是第一批入朝作戰部隊,歷經第一至四次戰役,特別是在第二次戰役打出了「萬歲軍」的赫赫威名,至今也是解放軍中最好的重裝集團軍。第38軍原軍長梁興初此時已調任為西海岸指揮所副司令員,由副軍長江擁輝接任了軍長職務。第38軍在第四次戰役後奉命撤到朝鮮北部,一邊休整一邊擔任西海岸的防禦任務。其間全軍換裝了蘇式裝備,火力大大加強,和剛入朝時的日式裝備相比已是另一番天地。1952年5月,第38軍與第42軍換防,重返朝鮮中部戰線擔任守備任務。為了保障戰術反擊成功,第38軍於戰前加強了炮兵和坦克力量,參戰的各種口徑火炮有182門、坦克17輛,還有59門高炮和122挺高射機槍擔任對空作戰。

對於第二階段戰術反擊,軍長江擁輝決定:以第114師340團進攻394.8高地,支援火力有各種火炮120門、坦克8輛;第113師339團進攻281.2高地,支援火力有15個炮兵連60餘門火炮。擁有如此火力支援的進攻作戰,對於第38軍來說還是頭一回。

就在進攻發起之前,卻出了問題。10月3日,主攻白馬山的第114師340團所屬3營7連文化教員谷中蛟反水,向韓9師泄露了第38軍的進攻企圖。當時韓9師正準備舉行全師運動會,毫無作戰準備。谷中蛟交代的內容很詳細,包括第38軍的部隊組織及兵力構成、武器裝備、集結位置、通信聯絡、作戰意圖、後勤保障、訓練情況、密碼代號等。金鐘五得到谷中蛟的口供後,非常重視,立即全師命令停止運動會轉入戰鬥狀態,第30團3營迅速進入394.8高地與1營協防,第29團準備在主抵抗線後進行接應,預備隊第28團完成出動準備,同時開始調集炮兵增強火力。這時,美第8集團軍的無線電監聽機構也破譯了中方的信息,獲得了第38軍在戰前的集結、戰鬥發起的準確日期和第一波攻擊的具體時間等重要情報。據此,美第9軍受命調整部署,對韓9師進行火力支援。先後將韓軍炮兵第8師所屬炮兵第51營(105毫米榴彈炮)、第52營(105毫米榴彈炮)、第50營(105毫米榴彈炮)及韓軍第53坦克連調歸支援韓9師,並命令美軍第213野戰炮兵營(155毫米榴彈炮)、第955野戰炮兵營(155毫米榴彈炮)、第937炮兵營(155毫米「長湯姆」榴彈炮)、第424重炮營(8英寸炮)、第2化學迫擊炮營、第2火箭炮連以及第140高射炮兵營準備以火力覆蓋和支持白馬山方向。美坦克第73營、坦克第140營各一個連封鎖白馬山下方谷地,同時坦克第73營主力也從鐵原向白馬山馳援。

韓9師師屬炮兵群及美軍支援炮兵群很快完成了對白馬山北側前哨陣地前方實施彈幕射擊及對志願軍第114師進攻部隊集結地進行火力突襲的計劃和準備,標定好了火力打擊諸元。韓9師全師則投入了緊張的戰前準備,大規模加固白馬山的工事,增築掩體和設置地雷、障礙,挖深交通溝,並在前沿增設雷區、鐵絲網,深埋通信線路,補充補給品和飲水,以保證能夠堅持戰鬥一周以上時間。天黑後,使用探照燈並大量發射照明彈照亮白馬山地區,並配備一架架照明飛機準備隨時提供必要的更大程度的照明。

為保障韓9師的防禦,美9軍增調韓軍第51團配屬韓9師,以加強步兵兵力。第8集團軍預備隊美3師也前調至鐵原以南幾公里處集結,隨時準備增援韓9師。

從10月3日起,美遠東空軍第5航空隊出動大批戰鬥轟炸機,向中國軍隊後方炮兵陣地實施集中轟炸,以破壞其進攻準備。

就在這種不利的情況下,志願軍司令部的作戰命令來了:全線統一於10月6日開始進行戰術反擊。江擁輝感到敵人已有準備,強行攻擊有難度,故幾經考慮仍權衡不下。他又相繼請示了志願軍司令部和兵團司令部。志願軍司令部要第38軍自己決定,第三兵團副司令員王近山當時則不太高興,說了點難聽的話,如坊間傳的:「你拿着那麼大一把牛刀殺只雞幹嗎還哆嗦?!」江擁輝鬧了個紅臉,最後下了決心:按原計劃,打!

10月5日夜裏,第38軍突擊部隊就進入了敵前潛伏地域。6日整個白天,韓軍向中間地帶一直打來冷槍冷炮,突擊隊出現了傷亡,其中包括犧牲了第114師340團2營營長柳萬發。然而突擊隊全體人員嚴守紀律,伏地不動,沒有暴露目標。下午17時30分,天已黃昏,第38軍的炮火準備開始。各種類型火炮共120門及8輛坦克一齊向聯軍陣地轟擊,「喀秋莎」火箭炮的尖嘯聲尤其震撼人心,白馬山及山後地域都陷入了火海之中。

經過27分鐘炮火準備後,第38軍各突擊分隊發起了進攻。第114師340團6個連又2個排沖向394.8高地,第113師339團3個連又1個排向281.2高地發起進攻。

第38軍的炮火雖將白馬山陣地前的數道鐵絲網和雷區基本摧毀,但因韓軍早有準備,嚴密躲藏,傷亡並不大。而且電話線深埋地下,保證了通信聯絡的暢通。美軍第36探照燈連迅速打開雪亮的探照燈照亮陣地前沿,同時空軍出動飛機投下照明彈,炮兵營打出了帶着降落傘緩慢下降的大型照明彈,陣地前沿設置照明地雷和汽油桶也不斷炸響燃燒,將進攻道路照得亮如白晝。第38軍攻擊部隊立即遭到了美韓軍的層層火力攔截,初戰便失去了先機。美軍和韓軍的各炮兵營已在白馬山上建立了觀察所,及時為炮兵提供射擊數據。特別是美軍第213野戰炮兵營的兩個觀察所,俯瞰整個白馬山前沿,是戰鬥前沿地帶中最有效的兩個觀察所,引導己方炮火猛砸志願軍的衝鋒路線。在當天的戰鬥中,僅第213野戰炮兵營B連的6門榴彈炮就發射了超過1500發炮彈,平均每門榴彈炮每兩分鐘1發,可見其火力之密集。

在394.8高地,除美韓軍的炮火攔阻外,防守陣地的韓軍也集中各種火力封鎖志願軍的衝擊地域,又將裝在汽油桶中的凝固汽油彈滾下山坡,在陣地前沿形成層層火障地帶。第114師340團攻擊部隊在衝鋒途中傷亡巨大,且有多個連隊攻錯方向,雖然拼死攻下了主峰以北的幾個山頭,但建制殘破,彈藥耗盡,已無力繼續向主峰發展進攻,只能就地改造工事等待後援。韓軍於當夜組織了10餘次反擊,但也未能把第340團趕下山去。

在281.2高地,第113師339團突擊部隊付出很大傷亡後佔領了次峰,隨後就遭到美法軍炮火壓制,無法前進。

戰鬥最激烈的時候,志願軍攻擊部隊衝過了第213野戰炮兵營在白馬山前沿的一個觀察所,但是美軍觀察組仍堅守崗位並召喚炮火轟擊自己所在的位置。觀察組成員JosephAdams中尉回憶道:「當我呼叫射擊指揮中心的時候,我想我召喚了某些愚蠢的炮擊任務。我說了類似『這裏到處都是該死的中國人、向我開炮!』之類的話。這不是召喚常規炮擊任務的時候。我返回了主掩體,而此時中國人已遍佈四周。他們衝上來扔手榴彈、射擊,但他們看不見掩體裏面,因為那裏很黑。而當時掩體外有月光,我們能看見他們。他們向我們衝鋒了4、5次,每次他們都衝到了門口,那裏一次只能進一個人。我們在門後面,我用左手拿着卡賓槍在拐角處射擊。你知道,你能一次連發好多發子彈。我不知道我們打中了多少中國人,因為他們沒有一個能活着進入掩體。他們會扔手榴彈然後衝過來,扔完手榴彈後立刻就衝鋒,然後我們就打他們的後背,然後他們就得把屁股從那兒挪開了。這一切都發生在我們等待炮擊降臨的時候。」

在10月6日的戰鬥中,雙方都傷亡慘重。關於第38軍當天的傷亡數字,筆者暫時未能查到。美國人WilliamRussell在其所著的《白馬山十日》中提到:「在第一天戰鬥結束的時候,大約500名中國士兵倒在白馬山的正斜面上。韓軍則列出了300人的傷亡名單。這是個血腥的開始。」韓國陸軍士官學校金陽明編寫的《韓國戰爭史》中則寫道:「中共軍第38軍114師340團2個營,在炮火掩護下,從白馬山高地西北側,向山頂發起3次衝擊,均被我第30團擊退。中共軍在第一天晚上進攻中(我守兵約300人),被擊斃擊傷1500人。」

10月7日凌晨,志願軍第340團的2個營因傷亡過大已失去戰鬥力,江擁輝又把第114師342團2營投入394.8高地的戰鬥。打到下午,第342團2營奪取了韓軍第30團1個連把守的警戒陣地,在繼續向山頂發展時與韓軍形成對峙。當日白天,美第5航空隊出動了上百架次飛機對志願軍的集結地域、後方補給線和後方炮兵陣地進行了飽和轟炸,造成了第38軍持續發展進攻的嚴重困難。黃昏時分,志願軍第342團1營、3營加入戰鬥,繼續與敵軍反覆爭奪。苦戰到10月8日凌晨1時27分,終於奪下了394.8高地主峰及其東南次峰。韓9師30團損傷過半,只好撤出陣地休整。

趁着中國軍隊立腳未穩,金鐘五立即把預備隊韓9師第28團投入戰鬥,於8日凌晨集中2個營兵力猛攻394.8高地。志願軍342團雖然在7日戰鬥中已大傷元氣,但仍頑強堅守,與敵近戰拼殺,一次次將衝上來的韓軍打下去。經過一天反覆拉鋸,主峰上的第342團1連打退敵人10餘次衝擊後全部戰死,陣地被韓軍奪回。第342團其餘部隊依託既得陣地阻擊韓軍,雙方形成對峙。

10月7日凌晨,志願軍第113師339團又相繼投入6個步兵連、2個機槍連進攻281.2高地。法軍雖然在二戰中表現不佳,但在韓戰中卻非常悍勇,敢拼刺刀,敢打近戰,比美國兵頑強多了。第339團雖經多次攻擊仍無進展,且地形不利,遭敵炮火壓制傷亡較大,江擁輝遂命令該團於7日拂曉撤出戰鬥。至此,反擊281.2高地戰鬥失利。美軍戰史對此稱:「法國人死死守住陣地,並向進犯者猛烈回擊,造成敵人的嚴重傷亡。」「在這一次牽制性戰鬥中,281高地立下了不朽功勳,但代價是昂貴的。」

10月7日至8日白天的戰鬥中雙方又是傷亡慘重,志願軍第339團、第342團和韓軍第30團都打殘了。《韓國戰爭史》稱:「後來一個中共軍俘虜供述:參加上述兩次進攻戰鬥的大部分連隊只剩下不到20人。」

10月8日深夜,江擁輝拿出了軍第二梯隊中第38軍的頭號主力團:紅軍團第112師334團上陣。在雙方炮兵互相猛轟的漫天彈雨中,第334團出動2個營兵力,依託第342團堅守的陣地頑強猛撲,與韓軍進行了一天的肉搏近戰。第342團一部於下午一度衝上主峰,但遭到韓軍第28團猛烈反擊,全部傷亡。反覆突擊到10月9日零時,第334團終於奪回了394.8高地主峰及其附近陣地。

打到這時,白馬山的戰事已驚動了韓國總統李承晚。他直接督令韓9師在後方設置收容線收容從白馬山下來的殘兵,緊急編成反衝擊梯隊,同時從後方的編練師調集大量新兵,給韓9師隨打隨補。相對而言,志願軍就差得多了。由於是異國作戰,兵員主要從國內進行補充,戰場上打掉多少想及時補充上很困難。而且志願軍兵員多是從國內徵集的沒經過多少訓練的新兵,很多人連槍都不會打,遠遜於在編練師受過幾個月正規訓練的韓軍新兵,戰鬥力上就不對等。在白馬山這種反覆爭奪的惡戰中,誰堅持得久,誰更能承受,誰就更接近勝利。

韓軍此時早已不是戰爭初期一打就散的豆腐兵,鬥志相當高昂。在8日午後某個時候,一名韓軍中尉在聽到無線電中謠傳韓軍步兵已被趕下山頂後,生氣地通過無線電向後方說:「誰報告你們敵人已經攻下了白馬山主峰?我們還在這兒!給我們手榴彈和機槍子彈。我們能守住!」

為了支援己方壓制敵方,兩軍炮兵進行了持續的猛烈炮火對攻戰。美軍戰史對此描述道:「雙方的炮兵繼續猛轟對方陣地,互射了數以千計的炮彈,不僅僅轟擊着山頂和山坡,也打擊着對方的支援炮兵和裝甲部隊。曾經流行的術語『反炮兵火力』很多次被用於稱呼這些炮兵營。在這些部隊中很明顯體現了另一種形式的勇敢。韓軍步兵與敵軍血戰,不時在高地上肉搏;炮兵班則在敵軍的炮彈如傾盆大雨般落在陣地上的時候,堅守崗位,發射他們的榴彈炮。沒有一個人為了安全離開自己的崗位。」

在394.8高地主峰失守後,韓9師通過驛谷川鐵橋源源不斷地向前方補充新兵和彈藥物資。第28團經過補充迅速恢復了戰鬥力,繼續向白馬山實施反擊。韓軍第53坦克連裝備75毫米炮的M24坦克和美軍第73、第140坦克營裝備90毫米炮的M46坦克也迅速前出,以火力控制白馬山下的鐵原谷地和驛谷川鐵橋,保障聯合國軍的交通線安全。美軍戰史稱:「這些坦克營不僅僅被用於支援步兵,而且有規律地駛進每條山谷,打了就跑,擾動中國軍隊。」40多輛美韓軍坦克對白馬山附近地域的封鎖,相當程度上影響了第38軍的持續攻勢。相比較之下,志願軍第334團在奪回394.8高地主峰後,忙着挖掘工事鞏固陣地,沒有及時組織兵力前出炸毀驛谷川鐵橋。配屬第38軍作戰的17輛坦克因無戰場制空權,也不敢前出支援步兵威脅驛谷川鐵橋。結果就使得韓9師能夠通過鐵橋調集兵力連續發動反撲,很快又佔據了戰場主動。

由於志願軍反擊281.2高地失利,美韓軍得以集中炮火於白馬山方向。佔領主峰及其附近陣地的第334團1、2營遭到敵人炮火猛烈覆蓋,傷亡重大。10月9拂曉,第334團1、2營奉命撤出戰鬥,仍由第342團餘部堅守既得陣地。韓9師則出動第29團2個營增援第28團,組織兵力向志願軍第342團陣地發動兇猛反撲。雙方來回拉鋸廝殺,戰斗極為激烈。韓軍第29團副團長親自帶隊衝鋒,一度衝上主峰陣地,後又被志願軍的炮火趕了下去。打到9日黃昏,第342團守備部隊因傷亡過大已失去了戰鬥力。江擁輝又命令第334團出動預備隊3營,接替第342團守備,繼續與敵軍反覆爭奪。

9日白天,江擁輝將第二梯隊的第112師335團向前沿集結,準備隨時拉上去投入戰鬥。結果被聯合國軍的前進觀察員發現,遭到炮擊。美軍戰史稱:「當中共軍準備再次進攻白馬山的時候,聯合國軍的前進觀察員發現有部隊在白馬山北側某區域集結,他們決定實施一次「ToT」同時彈着射擊。他們和第2步兵師的師屬炮兵取得了聯繫,這些炮兵根據原有8個炮兵營的坐標校正了諸元。(射擊指揮中心)下達了「同時彈着,3次155mm彈齊射,8次105mm彈齊射」的命令。坐標鎖定了毫無防備的中國人。毀滅猛烈而徹底,中共軍的2個整營作為一支部隊已不復存在了。」《韓國戰爭史》稱:「據戰俘供述:第112師335團在395高地以北集結地被飛機發現,遭到轟炸,傷亡慘重,沒能及時進攻。」

10月10日凌晨,江擁輝命令第335團2個營摸上主峰陣地,接替傷亡較大的第334團3營繼續堅守。同時第112師336團2個連進入陣地構築工事。第335團發現了驛谷川鐵橋的重要價值,組織兵力向山下衝擊企圖炸橋。在美韓軍密集猛烈的炮火封鎖下,第335團傷亡很大。正在構築工事的第336團2個連見前方打得激烈,也主動加入戰鬥。當日,韓9師撤下第28團,將第29團全部投入攻擊。雙方繼續在山頂及東南一線陣地反覆拉鋸,血腥的肉搏戰持續不斷。韓軍第29團一度報告已佔領山頂,不久就又被志願軍一頓反擊打了下去。戰鬥是如此驚心動魄,一天之內陣地要易手3、4次,每日不停息的炮擊幾乎把白馬山主峰及其他陣地打成了不毛之地。在這種情況下,雙方都在用血肉之軀拼着消耗,誰也不肯後退一步。

美軍戰史寫道:「中共軍指揮官的人海戰術令人無法理解,除非他們以為數千名狂叫着的步兵衝過本方的彈幕這一景象能從精神和生理上把韓國人嚇跑。韓國人沒有被嚇倒。此時,也有人懷疑中共軍給部隊服用麻醉品,讓他們瘋狂和無畏,在血腥的突擊中捨生忘死。」

10月11日天亮後,志願軍第335團經過兩夜一天的激烈血戰,傷亡重大,一線連隊已所剩無幾。韓軍第29團趁機加強攻勢反覆衝擊,終於在上午9時奪回了394.8高地主峰陣地,志願軍第335團、第336團餘部退至北側陣地繼續與敵對峙。江擁輝立即投入經過整補的第334團3營,乘敵人立腳未穩之機發起反擊。血戰至下午,再次韓軍趕出了394.8高地主峰。

當日,在美軍坦克掩護下,韓9師第30團1個連和預備隊韓軍第51團1個連前出到白馬山左右兩側,向白馬山前沿的志願軍陣地實施襲擾性射擊,防止志願軍進行側翼迂迴。對於雙方廝殺的慘烈程度,親歷這場戰鬥的美國陸軍公眾信息辦公室的記者JamesHolton上尉在10月11日晚歸檔的報告中寫道:「只能聽到傷兵的呻吟、被刀刺死的人的慘叫,以及不時傳來的手榴彈爆炸的聲音。通常要抓住附近的人才能確定它是否是友軍。有時韓國人用了這種訣竅:猛地拉掉對方的帽子,摸他的頭,看頭髮是否已剃掉(志願軍上陣時都剃光頭,韓軍則留長髮)。」

打到這時,第38軍第一梯隊已傷亡大半,第二梯隊也全部投入了攻擊。然而韓軍後備充足,不斷進行整補,幾個團輪番拉上來反攻,在美軍優勢地空火力支援下越戰越勇。相比之下,第38軍反擊部隊在衝擊途中就被美韓軍的炮火攔阻殺傷很多,拼命攻下陣地後已折損大半,又要遭到敵人猛烈炮火的輪番覆蓋,一線陣隊均建制殘破,難以抵擋韓軍新銳部隊的反擊,堅守陣地的時間越來越短。第38軍與美韓軍的火力對比上處於下風,預備隊後勁又不足,逐漸拼不起消耗,已顯出了疲態。在幾天戰鬥中,美韓軍的炮兵發揮了巨大威力,給志願軍造成了嚴重傷亡,贏得了「戰場之王」的名聲。

10月12日,韓9師加強了攻勢,雙方的殘酷拉鋸戰在持續。血戰到黃昏前,主峰東南的幾個陣地相繼失守,第334團3營已傷亡殆盡。第335團重新組織了1個營上陣地接替第334團3營,向主峰東南陣地發起反擊。由於美韓軍火力猛烈,第335團部隊反擊未果,傷亡較大。當日晚,為支援第38軍方向作戰,第15軍軍長秦基偉指揮該軍第29師的2個加強連,向白馬山東側的391高地發起戰術反擊。因採取了周密偽裝的敵前潛伏,發起攻擊僅18分鐘便攻佔高地,斃傷俘敵170人。為配合反擊394.8高地和281.2高地,第38軍還派出5個排攻擊鳳樹洞北山,全殲荷蘭營1個排。然而,美韓軍不為所動,並沒有分散對白馬山方向的注意力。

10月13日,韓9師將整補好的第30團投入白馬山戰鬥,繼續猛攻主峰陣地。志願軍第335團部隊頑強與敵爭奪,傷亡太大,終於也喪失了戰鬥力。當日晚,第336團拉上陣地接替第335團守備。很快,韓9師又投入了經過整補的第28團,連續猛攻志願軍陣地。經過反覆肉搏拉鋸,至14日下午,主峰陣地再次被韓軍奪去。第336團組織反擊未能奏效,只好與韓軍形成對峙。美韓軍集中炮火猛烈轟擊志願軍佔據的陣地,同時也對第38軍陣地和後方交通線反覆進行覆蓋性射擊,戰局對第38軍越來越不利。

戰鬥到第8天時,第38軍已在394.8高地方向投入了5個步兵團的14個營又2個連,軍第二梯隊已全部用上。因為要不斷補充攻擊部隊,江擁輝手裏已經沒有完整的步兵師了。白馬山的戰鬥仍在持續拉鋸,韓軍後續兵力源源不斷,美3師又在後邊虎視眈眈,眼看再爭奪下去也難以鞏固陣地,而付出的代價則未免太大。恰在10月14日凌晨,上甘嶺戰役打響,整個戰線的熱點轉移。經過反覆權衡掂量,江擁輝在請示了兵團司令部後,決定攻擊部隊於10月15日凌晨3時前全部撤出陣地。

白馬山戰鬥,第38軍連續與敵爭奪8天9夜201個小時,反擊281.2高地失利,未能鞏固394.8高地,打了一個結結實實的敗仗。

整個戰鬥中,美韓軍炮兵共發射各種炮彈219954發(其中美第9軍炮兵發射炮彈185000發);美第5航空隊出動戰鬥轟炸機749架次,發射火箭彈750枚,投擲炸彈2700枚、凝固汽油彈358枚;坦克出動89輛;消耗各種子彈460萬發。與之相比,志願軍共發射炮彈5萬餘發,為美韓軍的四分之一。如此多的炮彈、炸彈和各種彈藥傾瀉到這片高地上,以致這場戰鬥日後被描述為「一場混戰,火炮搖晃白馬山,把它變成了一座火山。」

據志願軍方面統計,第38軍在白馬山戰鬥中共斃傷俘敵9300餘人,擊落敵機26架,擊傷32架,毀傷敵坦克5輛;第38軍損失也相當嚴重,共傷亡5372人,其中陣亡1748人,負傷3062人,傷亡不明562人。

韓國國防部編寫的《韓戰》中稱造成志願軍損失是14332人,其中8234人鑑定死亡,5097人推定死亡,1001人受傷,俘虜52人;韓軍共傷亡、失蹤3422人(505人死亡,2562人受傷,失蹤391人)。

金陽明的《韓國戰爭史》中稱第38軍投入7個團兵力,共發起攻擊28次,傷亡1萬人;韓軍先後發起9次反擊,傷亡3500多人。

美軍戰史《韓戰中的美國陸軍——停戰談判的帳篷和戰鬥前線》中沿襲了《韓國戰爭史》的說法,稱第38軍有7個團參加了白馬山以及281高地的戰鬥,損失將近1萬人,韓軍損失3500餘人。

戰後江擁輝向兵團部作了檢討。經過討論總結後,認為此戰失利的主要原因是急於求戰,反擊目標選擇不當,地形不利,反擊計劃泄露等。《韓國戰爭史》中也總結了韓9師取勝的主要原因:1、通過敵投誠人員預先掌握了敵人的企圖(卓越的情報活動);2、步坦炮特別是步炮協同得力,及時集中了火力;3、適時輪換作戰部隊,使部隊得到了充分的休息。《韓戰中的美國陸軍——停戰談判的帳篷和戰鬥前線》則評價稱:「在白馬山戰鬥打響以前,因為有可靠的情報做依據,準備工作做得很好,加上部隊都受過訓練,士兵技術全而,又得到空軍、裝甲兵和炮兵的大力支援,防守戰鬥才有可能獲得成功。白馬山之戰看來就是克拉克將軍初夏所強調過的典型的戰鬥。」

責任編輯: 白梅  來源:飛揚軍事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19/0110/12302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