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 民意 > 正文

王琳:對不起 我被裁員了

作者:
當天中午,人力就給我們下發通知,下午領導組織開會,我們才知道公司資金已經很困難,無法繼續運營。隨後人力稱,在公司清盤後,只保留幾名技術和維護人員,其他人員由人力部門組織辦理離職手續,辦完手續的可以不用上班了。

裁員,成為了這個冬天的關鍵詞。

裁員的企業不分大小,有市值百億的上市公司,也有成立不到一年的創業新星;被裁的員工不論資歷,有試用期未滿的懵懂新人,也有征戰多年的職場老炮;裁員後的反應各異,有人哭、有人笑、有人理解、有人鬧……這個寒冷的冬季里,冷風勁吹,沒有人能置身事外。

我們走訪了10位被裁員工,記錄了他們親歷的裁員故事。

01昨天還在天上,今天掉到地上

口述|張女士工作7年杭州

10月12日,我被公司裁掉了。

這是我經歷過的第二家創業公司,這次只待了不到一年半。公司開始做的是物流行業的車貨匹配,你可以理解為物流圈的滴滴。後來轉型成為物流SaaS系統提供商,你可以理解為賣軟件、賣服務。

還記得去年面試的時候,副總裁跟我說:B輪融資馬上要來了,公司會迎來快速發展階段。不過,一年多過去了,融資一直沒有到位。最近,公司準備再次轉型——做物流行業的金融服務,所以進行人員優化,要裁掉一部分人。

公司一共70-80人,10月12日第一天裁員就裁掉20多人。每個部門都有裁員,被裁掉的基本是入職時間比較短的‌‌「新人‌‌」,留下來的大多是在公司時間比較久的‌‌「老人‌‌」。

裁員來得很突然。12日早上,我被叫到會議室,業務總監和HR都在場,大意就是公司現在沒辦法盈利、只能進行調整,給的補償是N+1。聊完簽字、離開公司,整個過程也就10來分鐘。有同事問年終獎還有沒有,HR說——公司這個情況是發不出年終獎的。

當天的感受,一方面覺得很寒心,作為一家創業公司,最奇怪的是公司里有很多老闆的同學和親戚,這些人平時不多幹活,裁員的時候倒是留下來了;另一方面也坦然接受,公司遇到困難、老闆沒辦法,裁員也是正常的。另外,因為業務不景氣,離開前的很長時間也沒什麼活可以干,朝九晚五、挺沒勁的。

我被裁員的事兒,沒敢跟父母說,怕他們擔心,他們到現在都不知道。跟我弟弟說了,我弟弟說——他們公司也在裁員。

現在回顧在這家公司的經歷,來的時候是被融資啊夢想啊這些東西忽悠進來的,也希望自己能有所提升,結果並沒有。老闆們說,在公司盈利前自己不從公司領一分工資,一開始覺得還挺了不起的,後來發現人家有車、有房,實際情況可能不是你表面理解的那樣。以後再也不信這一套了,講夢想、講奮鬥可以,前提是錢要給夠。

我在傳統行業待過多年,現在感覺互聯網行業像一個泡沫,公司稍有點錢,就帶員工出國旅遊、給大家各種福利,沒過多久又要馬上過冬、節衣縮食。就好像,昨天還在天上,今天掉到地上了。

02老闆沒想好,我們‌‌「犧牲‌‌」

口述|肖先生工作3年北京

即便從摩拜離職,我還是非常喜歡和認同摩拜這家公司。

儘管創業公司很多東西沒有那麼完善,但這兩年整個公司處在高速運轉狀態,我在這個過程中也有了不可估量的成長和收穫。

越是長時間的平靜,暴風雨來得可能越強烈。

對這次的裁員,要說沒有提前的預判是不可能的。因為按正常邏輯,4月與美團合併後需要經歷一波調整,大家多多少少都會覺得這個調整早晚是要來的。但是實際在這八九個月里,我們和美團之間的溝通很少,更多是雙方部門管理層之間零散的交流。儘管也陸續有一些離職人員,但都是個別情況。

上周日(12月23日),胡阿姨(摩拜員工對CEO胡瑋煒的稱呼)對外宣佈辭去公司CEO一職之後,有些消息靈通或者跟部門領導關係不錯的員工,已經知道裁員的消息了。

大多數人,是在周一接到了這個正式的通知。

周一上午,公司通知我們有個關於個人工作的會議,所有員工務必參加。在會上,美團來的一個負責人先是講了一些公司發展的基本情況,然後宣佈了裁員的事情。裁員主要在市場和技術等部門,因為現在的階段已經不太需要市場開拓了,另外技術部門也和美團那邊重合。而名單基本上由摩拜這邊總監級的部門管理層來確定。

儘管公司內部也沒有一個準確的裁員數字,但據我所知,這次裁員的數量一二百人肯定是有的。就像外界說的,當時也給我們提供了一些轉崗機會,但崗位基本上沒有可操作性,大部分人也沒有選擇。然後就是一對一談話,告訴我們按N+1賠償。

在知道自己是名單中一員的時候,說實話心裏是震驚的,在公司兩年最後得到這樣的結果,心裏覺得很累,有點不甘。

當初美團收購摩拜,是要佈局出行領域,在生活服務上做延伸。但是這九個月的時間裏,摩拜和美團的內部溝通很少,而且美團對摩拜的調整遲遲沒有進行。一來美團上市的確耗費巨大精力,二來我們覺得,也可能美團對摩拜未來發展的方向還沒有想清楚。

另外,被美團收購之後,摩拜的整體節奏慢了非常多。一個明顯的現象是,以前晚上十點、十一點辦公室里還有很多人,現在八點辦公室的人就走得差不多了,還不如原來十點那會兒的人氣。

在我看來,胡阿姨的離職也是早晚的事兒。如果她一直在摩拜,就沒辦法打破舊有的管理體制。因為共享單車發展到今天,之前遺留的一些問題,以及她自己沒有辦法解決的問題,需要外部的力量做一個突破。比如一些在快速拓展時成長起來的管理人員,可能已經不能勝任新時期的管理崗位了。

調整,是一個遲早的事兒,我們成了犧牲品。

03眼看氣球膨脹到極點,然後破了

口述|楊先生工作六年北京

人力告訴我離職的時候,我還在辦公室整理數據。

我在一家區塊鏈媒體,12月初的一天,儘管行業已經涼到心裏發毛,但我們部門還依然有許多工作要做。突然,人力把我叫到辦公室,沒有寒暄,開口就告訴我,今年形勢已經非常嚴峻,公司無力負擔,讓我準備一下,辦理離職,當天就不用工作了。我甚至都沒有質疑的機會。

我以前一直在傳統互聯網公司,今年六月加入現在的公司,進入區塊鏈行業。可進公司沒多久,原本談好的薪酬,卻給我打了個‌‌「八折‌‌」。人力告訴我,我沒有區塊鏈行業工作經驗。而且特別讓我惱火的是,還把我的實習期定為六個月,同樣是因為沒有行業經驗。好吧,我忍了,我進來也是看中了學習的機會。

當時的區塊鏈,還是紅透半邊天,行業火到浮誇的地步。

怎麼個浮誇法兒呢?說出來可能很多人不信,我來了公司後看到的真實一幕:一家在我看來並不入流的小區塊鏈項目,找到我們這邊,說要發一篇廣告軟文。結果收費10個比特幣。當時的幣價還在六萬人民幣以上,也就是說一篇廣告要價60萬元。

結果對方爽快地打幣。看得我都覺得對方是不是傻了。而且像這種事情,幾乎普遍存在,經常是一個打包宣傳方案,就要15-20個比特幣。

好日子沒有持續很長時間。9月,公司第一次裁員了。當時正趕上一波比特幣價格大跌,公司收入大減,於是就把一些創收能力低的崗位裁減掉。

裁完以後,領導說從此以後公司會穩定下來,甚至還帶着剩下的人進行了一次團建。

誰也沒預料到,這個所謂的‌‌「穩定‌‌」,也沒超過三個月。現在我甚至對區塊鏈都失望了。我感覺這個行業就像是一個氣球,被一直鼓吹鼓吹,等膨脹到極點,然後轟然爆破,都不給你翻身的機會。

以後,我可能還會關注這個行業,但不會再回到這個行業工作了。

04哪有什麼至暗時刻,只是前方的光亮有點微弱

口述|劉女士工作11年北京

12月14日,我失業了。

我在職場打拼多年,以前在傳統行業折騰,後來進入到了互聯網行業。2017年9月,我加入一家出海的創業公司,主營業務是輸入法。

當時覺得出海是一個比較有前景的方向,因為在國內,很多領域都已經被BAT壟斷了,創業公司想要有所建樹還是很難的。但在美國、印度這些市場,用戶基數大、文化比較多元,有比較大的挖掘空間。

公司規模應該在200人以上,一部分在北京,剩下的分散在全球各地。公司的全球用戶數量超過5億,營收主要靠廣告。這麼多年運轉得還不錯,公司文化也挺好的,只是現在遇到了一些困難。

所以,當老闆跟我聊裁員的時候,他說很抱歉,我也是理解他的難處的。

公司裁員的直接原因是,產品因為一些問題被Google Play下架了(編者註:谷歌下架獵豹移動和Kika Tech時稱原因是‌‌「廣告欺詐‌‌」),所以會影響到廣告收入,公司肯定得做一些相應的業務調整。

裁員的消息來得比較突然,補償標準要比N+1多,所以我覺得公司還是很人道的,也考慮到快過年了員工生活不容易。

老闆說,他感動的是——有不少員工願意降薪留下來。我曾經發過一條朋友圈——我的職業目標就是辦一場公司IPO的北京分會場的媒體發佈會,老闆和我說——希望這個願望可以在這裏實現。我走的時候,老闆說,如果哪天公司發展得不錯,要IPO了,他肯定會找我回去的。不管能不能成真,我心裏還是很感激的。

我在北京的這四年,也是我在互聯網行業的四年,個人的成長很快。我覺得互聯網行業還是很創新的,現在只是遇到了一些暫時性的問題。所以我還是會留在這個行業的。

被裁員後我和家人說了,我妹妹特意跟我說要堅強一點。我有一些朋友,也在遭遇裁員,這個冬天就是這樣的。

於我而言,從來沒有失業的我,突然失業肯定算是一次中年危機,我也會在喝醉的時候哭着說我想上班。但是我始終相信人生沒有白走的路,每一步都會算數。

哪有什麼至暗時刻,只是前方的光亮有點微弱,耐心等等,總會看見。

05被裁當晚,我只睡了3小時

口述|達女士工作3年深圳

12月10號那天,快下班的時候,老闆把我叫到辦公室,具體說了什麼我忘了,反正大概意思就是——我被裁了,就這麼簡單。

我在的公司是一家(數字貨幣)交易所,本身並不出名,技術老是出BUG,到現在一直沒有成熟的產品。

和我一起被裁的人大約佔公司總人數的30%,裁掉的有運營也有技術,我們部門被裁掉了差不多70%。

HR怕我保留打卡記錄當晚把我從釘釘里弄出團隊,以為這樣我就沒法計算我加班的時間了。但我當晚已經把釘釘的內容截圖了。

我要求按照N+1賠償,這樣計算,差不多得賠我2個月的工資。還有,入職之後,有段時間加班是996,當時說996的同事年底補償,原則是按照‌‌「工作日加班,超過8小時部分按1.5倍時薪,休息日雙倍,節假日雙倍‌‌」來算的,這些都加起來,差不多兩三萬的樣子。

老闆不同意我的賠償要求。離職證明也沒有開給我,所以我這邊就沒有簽署任何離職協議和離職證明,而當初入職的時候是簽了正式的勞動合同的。

老闆是年入數百萬的人,開寶馬7系,有錢的,就是人不行,非常囂張。

所以,被裁那天,我非常生氣,當晚只睡了3個小時,凌晨6點就爬起來了。

不過,我也算幸運,現在已經找到新工作了。但目前,我依然沒有拿到賠償。

06這是我遇到的最奇葩的操作

口述|顏女士工作8年成都

12月24日,我被裁了。

我記得是下午5點左右,我剛剛忙完聖誕和元旦的活動,HR就來找我了。她說我試用期不合格,然後讓我寫離職申請書。

這家公司員工大概在200人左右,對外宣稱C輪融了10個多億。因為是創業公司,拿到融資之後,人員規模大概擴大了有一倍。

我在這家公司工作時間不長,差不多4個月。我是從大公司過來的,覺得自己的能力更容易在創業公司施展,他們背景還不錯,所以我就過來了,到這邊之後,我到手的薪水可能不到之前的一半。

辭退我的理由很可笑。他們找了個大概一個月以前我已經交手出去的項目,告訴我這個項目11月的成績不理想,所以覺得我不適合這個崗位。

另一個理由是我的個人事務太多了。12月,因為家裏老人身體的一些事情,我請了一天假。再加上我今年打算考MBA,12月份我又請了三天假備考,加起來這個月總共請了四天假,這些可能是導火索。

告訴我的時候,我感覺很驚訝,我直接問他‌‌「我什麼時候走呢‌‌」。他說,‌‌「你手上工作交接完,就可以走‌‌」。所以,我很迅速地在1個小時內蓋完所有的章,就走了。

我要走的時候,試用期已經滿了,但因為一直沒有轉正,並沒有拿到賠償。不僅我個人,我們這批要走的人,全部都是試用期要滿,還沒轉正的。

這家公司的人員流動率很高,因為是創業公司,很多業務還在探索,所以公司成立了一些新的事業部,基本上三個月一換,覺得這個事業部不符合預期就開掉你了,就這樣基本維持在一個臨時工的狀態。我當時離職的時候,就把我整個部門都砍掉了,和我同期進來的其他事業部的同事走了一半了,還剩不到三分之一。

我工作8年了,這是我遇到的最奇葩的操作。

07每一次選擇都有風險

口述|田女士工作3年上海

大約一個月以前的晚上,我被人事叫去辦公室。她告訴我公司戰略調整,我被裁掉了。

我在的是一家區塊鏈諮詢公司,規模大約100人,公司也起步比較早。目前,除去諮詢,公司還有一條公鏈,同時發展了交易所、量化業務,也會孵化一些區塊鏈項目。

因為來公司時間比較長,工作態度也很認真,大家都覺得我比較安全,所以當時被裁掉的時候,我感覺很意外。公司最初給我的賠償我不同意,最後雙方達成了協議,我只要了本應該給我的賠償金額的50%。

和我一起被辭退的20多個人中,有一些同事試用期還沒有滿,他們大部分是公司做新項目時招進來的,因為公司對項目不是很有把握,簽的試用期都是6個月,方便在試用期沒有結束的時候辭掉他們,這些人都是沒有賠償的。剩下的工作6個月~1年的同事給了1個月的賠償,還有一些人是工作1年~2年之間的,他們是酌情給的。

按照當時的約定,賠償和11月的工資會一起在12月10號發給我,現在一個多月過去了,只給了我很少一部分錢,這個星期我又有一筆大的支出,加上我買了房子,需要還房貸,生活已經受到了嚴重的影響。

如果這個星期還沒有把賠償和工資發給我的話,我也打算和其他同事一起訴諸於法律來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因為,我聽說去年的時候,老闆娘空降公司,裁了一些人,那些人後來去仲裁了,還拿到了賠償。但因為被仲裁過的公司是可以查到的,所以他們又換了一個公司主體,也更換了法人。

我是公司的犧牲品,但話說回來,每一次的選擇都有風險,被裁沒什麼,該給的工資和賠償不給,很糟心。

08公司天天開人,總有一天會輪到自己

口述|張先生工作3年杭州

11月7號晚上11點多,我收到了公司發給我的解除勞動合同的郵件,郵件里說當天不回復,就默認接受本條款。

那天,我正在杭州出差,負責趣學習的推廣,就是讓學生註冊APP。起初,我並不是負責這個的,是後來被調過去的。趣店這邊,你每在一個地方干兩三個月,他就會把你調到另一個地方,所以你的個人職業基本上每2~3個月清一次零。

我是去年11月份入職的管培生,那批管培生共700多人。從我入職以來,他們就經常開人。今年4月以來,整個風控部門和電商部門幾乎全部都開掉了。8月中旬,趣店把大白分期全國所有的本地店員(大約1000人)全都開掉,又把門店關了,車務也裁掉了一部分人。

天天開人,總有一天會輪到自己,再加上白天就有風聲了,所以收到郵件的時候,我其實並不驚訝,隨後大家就開始在群里商量:1、怎麼跟公司談18薪的補償問題;2、郵件要怎麼回;3、找懂法律的人問一下合同和仲裁的相關事項。這樣折騰到凌晨兩三點吧,大家才睡。

18薪是當時招聘的時候,承諾給我們18萬無責任底薪(月薪1萬,按照18個月發),但是在勞動合同里只寫月薪1萬,並沒有寫發多少個月。

因為當天我不同意公司提出的方案。11月10號,公司又給我發了一封郵件,意思是你這邊不同意也不行,我這邊可以強制開除,他們要把解除勞動合同和離職證明郵寄給我。發完郵件之後,就把我的釘釘關了,郵箱也關了,然後我被調離崗位,就不再跟我接觸了。

我們這一批被裁的大概有40來個人,我被裁的時候就差幾天滿一年,他們和我的情況差不多,趣店只給了我們N+1的賠償方案,離職的時候,趣店還有900人左右。

我們走之後,趣店還在裁員。11月20號,裁掉了200個管培生,這批人拿到了N+6.5的賠償,這個賠償是按照18薪折算的。現在,經過幾次裁員後,趣店從年初的3000人裁到現在只剩688人。

入職趣店之後,我幾乎全年都在出差,工作也挺忙的,基本24小時工作,一周工作6天以上,每天工作時長10個小時以上。

我努力工作,卻依然沒有得到應有的賠償。

09剛入職場,我就被上了一課

口述|曹女士工作1年北京

這是我的第一份工作。

公司的主營業務是遊戲,用戶可以在App上玩麻將,輸贏會在線下自行結算,所以對公司而言,規避了牽涉賭博的風險。

剛來的時候,對未來充滿期待、飽含鬥志。每天早起上班是一件很快樂的事情,身邊的同事也格外照顧我這個實習生。

2017年7月份,公司被轉賣,身邊小部分同事離職了。慢慢地,員工的福利也縮水了,曾經隨便吃、隨便拿的零食也變成了掃碼付錢。不過心態還好,因為工作每天都很忙,經常晚點下班,時而連續通宵兩三晚奮戰,有時,周末還會來公司加班。

後來,公司在2018年10月份第二次被轉賣,身邊的同事被辭掉的太多,我也漸漸成了公司老員工,此時的福利待遇也是大大縮水,同事私下也是各種不滿,心裏有些傷感。

被裁員的那一天,我上班來得比較早。有一個項目出了問題,我忙前忙後想辦法處理。下午,人事就找我說離職的事情,我當時心態就崩了。

更過分的是,HR說我蹭公司福利打車回家、說我不加班,我真的很生氣,我說按勞動法周六上班得給我加班費,HR說那宿舍費我們得一筆一筆地算……

各種拉扯爭吵之後,我終於拿到了屬於我的錢。現在,我正坐在回家的火車上,收拾心情。

我沒想到,我的第一份工作會是這樣收尾的。

可以說,剛入職場,我就被狠狠地上了一課。

10潮水退去,我們為曾經的盲目買單

口述|周女士工作4年北京

2018一整年,互金行業都在動盪和不確定中度過。

我在的是一家比較老牌的網貸公司,已經運營了整整6年。甚至在年初3·15的一場活動上,我們還拿了一個‌‌「互聯網金融行業行業競爭力平台‌‌」的大獎。

可是從年初開始,一個接一個的網貸停業事件,讓我們公關部很是被動,隔幾天就要找媒體發個稿子,或者辦個活動,告訴投資者我們平台還正常經營,不要慌張。

上邊政策一收緊,我們的壓力一天比一天大。我們總給自己打氣,過了這段惶惶的日子就會好一些。甚至連十分嚴厲的網貸整改大限也因為行業特殊一再推遲,我們覺得,希望還是有的,我們還有準備的時間。

10月中旬裁員的那天,太陽毒得很。

那天早上,我跟往常一樣坐地鐵到公司,甚至還遲到了幾分鐘,一路擔心會被領導訓。到了公司,路過領導辦公室,看到平日一直忙碌的他一上班就在自己收拾桌子。我甚至還在心裏調侃,領導這是要準備跑路嗎。

過了一會兒,領導把我叫進辦公室,遞過來一份文件。我打開一看,‌‌「清盤公告‌‌」幾個字讓我倒吸一口涼氣。沒等我反應過來,領導說,這份文件需要我們公關部準備一下,三天後發佈。

一周前,公司的財務突然收緊,讓還沒報銷的賬目趕緊報銷,可沒想到停業來得這麼快。

當天中午,人力就給我們下發通知,下午領導組織開會,我們才知道公司資金已經很困難,無法繼續運營。隨後人力稱,在公司清盤後,只保留幾名技術和維護人員,其他人員由人力部門組織辦理離職手續,辦完手續的可以不用上班了。

至於補償,幾乎沒有。

三天後,公司發佈清盤公告,我的手機像炸了一樣,來詢問的信息多得讓我回復不過來,有媒體,有朋友,有投資者,還有合作客戶;有關心的,有罵人的,還有看笑話的。對於關心我的人,我把信息回了個遍。

我那天甚至都沒有心情吃飯,連化妝的勇氣都沒有,感覺整個人都沒了尊嚴。我甚至沒有再找下一份工作的勇氣。

現在的我,每天要麼看看書,偶爾幫幾個朋友做做代購。

儘管這段經歷讓我心生挫敗,但我不怪公司。在互金的風口上,錢就像潮水一樣湧進來,很少人看到風險;潮水退去,我們就要為自己曾經的盲目付出代價。

責任編輯: 江一  來源:區塊鏈真相&尋找中國創客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18/1231/12256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