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中國經濟 > 正文

中國11月金融數據藏危機 明斯基時刻或不期而至?

中國11月金融數據隱含危機。

周二,中共央行公佈了11月新增人民幣貸款、社融規模和M2增速數據。儘管信貸和社融數據表面看好於預期,但貸款結構失衡,顯示實體經濟需求不足,經濟動能持續減弱。而M1再次接近負增長,M2再創新低,則預示中共以印鈔和負債方式的經濟增長模式已經出現危機,中共時刻提防的明斯基時刻或許會不期而至。

11月社會融資數據好於預期,但經濟動能仍減弱

12月11日(周二),中共央行公佈,11月新增人民幣貸款1.25萬億元,市場預期為1.2萬億;社會融資規模增量為1.52萬億元人民幣,市場預期為1.35萬億,比上年同期少3948億元。

路透報道認為,11月金融數據儘管從表面看好於預期,但從具體結構分析,企業融資需求仍舊疲弱,表外融資繼續萎縮,經濟下行壓力依舊嚴峻。

11月人民幣新增貸款增速主要在於短期票據的增長,而顯示企業真實融資需求的中長期貸款同比卻減少了980億。

對此,華泰證券固收張繼強團隊表示,儘管銀行信貸略超預期,但貸款結構不理想,主要是企業中長期貸款仍嫌不足,顯示實體需求疲軟和金融機構風險偏好較低。

長江宏觀趙偉表示,信貸總量略增難掩總體融資需求的走弱,非標收縮趨勢延續,信用收縮的滯後影響逐漸顯性化。

中共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王洋認為,經濟形勢總體不盡人意。儘管11月信貸和社融有所恢復,但企業中長期信貸減少,居民部門貸款仍處高位,隨着房地產市場進一步降溫,該數據可能逐漸回落。

他還說,中美貿易摩擦不確定性大,明年外貿預計回落,經濟增長動力不足,目前看,支持民企見效需要時間,短期還是要從基建發力。非標還在收縮,支持民企能否見效需要更多數據支持。

總體說來,11月份新增信貸和社融環比大幅增加有季節性因素,同比看並足道。從信貸和社融結構看,信貸向實體傳導路徑仍然不暢。從中長貸數據下降來看,目前企業缺乏投資熱情,地方專項債繼續熄火,經濟增長動力持續減弱。

日前,中共國務院總理李克強稱當前國內外形勢錯綜複雜,經濟下行壓力加大,地區走勢分化,對困難和矛盾要有充分估計。

另外,中國11月CPI同比漲幅創四個月新低,PPI升幅更是創出逾兩年新低,CPI和PPI環比亦雙降,通縮憂慮暗流涌動,凸顯內需乏力下中國經濟下行壓力只增不減。

M2增長失速或預示明斯基時刻到來

11月M2貨幣供應同比8%,續創今年6月創下的歷史最低增速,預期8%,前值8%。M1貨幣供應同比1.5%,創2014年1月來最低增速,預期3%,前值2.7%。

分析認為,M1、M2數據依舊慘澹,說明宏觀投融資環境未有改觀,信用梗阻依舊會拖累經濟。

公共號「路飛君」的評論人士認為,中共央行不是不想推高M2增長速度,是已經無可奈何了。原因很簡單,越印錢越缺錢,結果導致國家債務總量巨大,經濟內在結構失衡和窮人富人財富差距進一步擴大。

他認為,估計目前中國債務總量超200萬億,按照平均5%計算,一年的利息總量大約10萬億,年GDP淨增量大約5萬億,這5萬億還需要再分配給居民、稅收和企業利潤,所以,合計每年需要最少大概15萬億貨幣淨增量,才能保持債務基本不破裂。

他說,假設M2總量是150萬億,增長10%,淨增量約15萬億,所以,M2增速必須保持10%左右,才能勉強維持債務平衡,如果小於10%,就會出現債務破裂,就有爆發債務危機的危險。

該人士表示,中國經濟必須確保M2淨增量一波高過一波,一旦貨幣淨增量放緩,通貨膨脹繁榮周期就面臨結束。周行長(周小川)卸任前就曾言明要預防明斯基時刻。

明斯基時刻(Minsky Moment)是以美國經濟學家海曼•明斯基(Hyman Minsky)命名的,描述的是資產價值突然崩潰的時刻,也就是大家熟知的經濟泡沫的破裂。

不過,今年更早時候,2018年6月,中國金融學者賀江兵稱明斯基時刻已經悄然來臨,P2P爆雷即是一個重要證明。

責任編輯: 秦瑞  來源:希望之聲記者賀景田綜合報道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18/1212/12171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