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中國經濟 > 正文

中國互聯網巨頭看好的這個行業如今或要消亡了

短短的幾年,互聯網眾籌潮起潮落,股權眾籌從上百家驟降至幾十家,互聯網巨頭紛紛入局又迅速撤出。但它留下的後遺症至今難解,多起投資者糾紛讓落寞已久的股權眾籌重新走向話題中心,曾被寄望成為「中國新五板」的股權眾籌將迎來春天還是終局?

從今年過年到現在,北京人劉勇的心裏一直都沒有輕鬆過。

三年前參與的一樁8萬元股權眾籌投資現在成了他的心病,為了這件事情他已經多次聯繫過項目方、領投方、眾籌平台,每次都被告知事情正在解決,最終都杳無音信。

就像媒體上常見的其他理財騙局一樣,劉勇描述的事情並不複雜,起因於對財富的欲望,結局是利益受損,無法全身而退。

劉勇告訴全天候科技,2015年他在京東金融眾籌平台上參加了一個名為「糖果大師」的眾籌項目,項目的融資方是上海曙加貿易有限公司。

在投資人們看來,「糖果大師」的商業計劃書做得堪稱完美:上海曙加貿易有限公司號稱是中國唯一獲得正版技術授權的澳洲手工糖果公司,並且打出了」迪士尼「概念——聲稱是上海迪士尼樂園開園後唯一的手工糖果供應商,擁有國內頂級食品電商操盤團隊,並且有20年手工糖果經驗的澳洲手工糖果第二代傳人作為技術顧問,還獲得了知名演員黃曉明的數百萬元種子輪投資。

更讓劉勇覺得有誘惑力的是,公司負責人表示,未來會在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新三板)掛牌,」預計2-3年內會給投資人獲得3-5倍以上的賬面回報。「

圖片來源:糖果大師股權眾籌商業計劃書

大企業背書、明星入股光環,高收益回報的預期,似乎找不出拒絕掏錢的理由。劉勇等40多人分別拿出了1-20萬元不等的資金,參與到該項目的眾籌。他們之所以這麼安心掏錢,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是這個項目被一家著名的VC機構領投。

但是,懷揣着高額回報夢想的劉勇們萬萬沒想到,日後他們竟然會親手會給這個項目列出12項」罪狀」。

全天候科技了解到,這12項」罪狀」幾乎涉及到了「糖果大師」項目融資方、領投方、眾籌平台,涉及的內容包括信息披露違規、虛假宣傳、違反協議條款、業績不達標等各種問題。

按照劉勇的說法,投資者參與眾籌實際上是基於上海曙加貿易有限公司未來在新三板掛牌的預期。在路演的中,項目方負責人也表示,「預計明年(2016年)在新三板上市(掛牌)」。而且在雙方簽署的投資協議中明確約定,」如果截至2017年12月30日仍未成功掛牌,那麼大股東將負有回購股份的責任。「

圖片來源:糖果大師與投資者簽訂的股權眾籌合同

全天候科技發現,截至到合同約定的日期,上海曙加貿易有限公司並沒有在新三板掛牌。按照協議,大股東應該啟動回購,劉勇說,他們已經就此諮詢過項目方和領投方,均不回答回購安排。「由於問的太多,對方都退群了,線下找過去,對方說現在沒錢,要等待企業經營好轉才行,把回購推遲兩年。」

按照眾籌平台的信息披露規定,項目方需要按時披露年報、半年報,但」糖果大師「的投資人們稱,項目方從來沒有主動發過這些報告,多次催促下,直到2017年5月,他們才收到了一個大幅虧損的2016年年報。

這份年報中披露的業績讓投資者們大吃一驚。在路演時,融資方對2016、2017年的預期銷售額分別是1.2億元,2.2億元。然而投資者們拿到的年報顯示,2016年銷售額只有1231萬元,僅為預期的1/10。

「常規來說,消費品行業通常的預測偏離都不會超過30%,這種偏離度超過90%的預測,簡直就是笑話」,投資者們認為,項目方為了融資,對業績預測誇大其詞,有欺騙投資者的嫌疑。

除了銷售業績遠不達預期,融資方創始人在2016年離職並清空個人股份的做法讓投資者們更加無法接受。按照投資協議,在投資存續期間,未經甲、乙雙方同意,乙方管理層不得從公司離職。

圖片來源:糖果大師與投資者簽訂的股權眾籌合同

有投資者對全天候科技表示,他們後來才得知糖果大師創始人之一費冰潔在2016年已經清空股份,離開公司。這一點從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也得到了驗證。

除了項目方的問題之外,投資者們還認為,京東金融眾籌平台在這個項目中也負有操作違規、審核不嚴以及事後管理缺失的責任。

在流程上,糖果大師多位投資者認為,眾籌平台並不嚴謹。他們向全天候科技表示,在簽署投資協議時,他們沒有看到具體內容,京東眾籌只是通過郵件發來了簽字頁的電子版,要求投資者打印、簽字後回寄給眾籌平台。後續工商變更等所有流程完成後,眾籌平台才把紙質版合同寄給投資者。

劉勇稱,在糖果大師的股權眾籌投資協議中,回購價款被寫成了投資額的12%(正常應該是120%);劉勇表示,京東金融眾籌平台就此給的說法是,「審核失誤」。

糖果大師上述流程問題同樣存在於另外一個眾籌項目「空空旅行」上,該項目的投資者張燕證實了這一點。她同時表示,京東金融眾籌平台沒有對合格投資者資質的核驗步驟,投資者不需要上傳任何資料,」據我所知,項目里有的投資人是不符合『合格投資者『條件的」,張燕說。

近期,網上曝出劉勇多位等糖果大師投資人試圖集合起來到京東金融討說法的消息,全天候科技曾就此向京東金融眾籌平台求證,但截至11月18日發稿前,對方並沒有給出回應。

往小點說,和劉勇一樣煩惱的還有其他四十多號人,他們和劉勇一起參與了同一個眾籌項目;往大點說,這家眾籌平台曝出問題的項目遠不止劉勇他們參與的這個,涉及的投資人有數百之多,他們也在為資金損失尋求答案;而如果把視角拉的更遠,縱觀整個股權眾籌行業,曾經跌入坑裏的人恐怕還有更多。

作為互聯網金融的分支之一,股權眾籌行業也曾走上時代的風口。相比大起大落的網貸,股權眾籌行業的興起和衰落都顯得更加急促。

據眾籌家旗下人創諮詢統計,截至2018年6月底,股權型平台還剩80家,綜合型平台34家;而去年同期,正常運營的股權型平台為113家,綜合型平台61家。

眾籌平台後遺症—投資糾紛至今難解,而當初,創富夢推動下,股權眾籌一度備受期待。

風靡一時

2002年,華裔期貨交易員兼業餘藝術愛好者陳佩里計劃在新奧爾良爵士音樂節上舉辦一場音樂會,因為兜里沒錢最終未能成行。他異想天開地想到了一個籌錢的新主意,這就是後來所謂的「眾籌」模式:通過許諾回報來吸引其他人的進行投資。2009年,陳佩里聯合另外兩個創始人正式推出Kickstarter網站。

作為一個由藝術愛好者創立的網站,Kickstarter的核心思路是為一些小眾但又有創意的項目來提供融資平台,比如音樂、遊戲、電影、戲劇、科技產品等等。

圖片來源:Kickstarter官網

上線之後,Kickstarter大受歡迎。公開信息顯示,在幾乎沒有宣傳和推廣的情況下,2010年度Kickstarter成功完成了3910個眾籌項目,籌集資金超過2700萬美元。而2011年,該網站眾籌成功的項目數增長到11836個,籌集資金接近1億美元。

受Kickstarter的啟發,美國耶魯大學MBA畢業生何峰在2011年模仿Kickstarter創立「點名時間」,從此眾籌模式開始了它在中國的跌宕歷史。

眾籌模式的在國內被人熟知之後,股權眾籌的價值很快被嗅覺靈敏的人士發掘出來。2013年1月15日,一位名為「淼淼無水」的賣家在淘寶上出售「美微傳媒憑證登記式會員卡」,任何人只要花上120元就可以買到這家公司100股的「原始股」。

這種新奇的模式很快受到投資者的歡迎,在短短19天裏,美微傳媒賣出了68萬股,共有1191人購買了其股權,總金額為人民幣81.6萬。

雖然後來因涉嫌非法集資,美微傳媒被迫叫停股權銷售計劃,並對投資者進行了退款,但這件事卻充分顯現出了股權眾籌的潛力。

在此之後,股權眾籌被一些學者、政策層人士、企業人士力捧,被視為解決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的良方。

中國人民銀行金融研究所前所長姚余棟曾提到,股權眾籌是資本市場的未來,會改變資本市場的結構。姚余棟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股權眾籌在本質上是主板、中小板、創業板、新三板和區域新股權交易市場的自然延伸,是中國多層次資本市場的重要組成部分,未來有希望成為我國的新五板市場。」

互聯網企業尤其是電商企業被賦予了推動股權眾籌發展的重任。中國證券業協會會長陳共炎在一次內部會議中談到,券商和互聯網企業都可以做股權眾籌公共平台。「電商本身流量大,進入股權眾籌市場一定會加速行業的發展。」

當然,最大的推動力還是來自政策的鼓勵,2015年3月11日國務院辦公廳發佈《關於發展眾創空間推進大眾創新創業的指導意見》,特別提出「要發揮多層次資本市場作用,為創新型企業提供綜合金融服務,開展互聯網股權眾籌融資試點,增強眾籌對大眾創新創業的服務能力。」

在各方力量的推動下,2014年到2016年這三年間,中國股權眾籌行業走上風口,迎來高光時刻。互聯網巨頭中,除了騰訊,幾乎所有巨頭都進軍到股權眾籌行業。

2014年7月,京東眾籌作為京東金融第五大業務板塊誕生。次年3月,京東正式上線股權眾籌平台」京東東家「,劉強東親自站台,他說,「我自己就是草根,京東金融股權眾籌的上線,就是為了幫助草根。同時,給中低收入者創造一個風險投資的機會。」

2015年11月,高喊着「國外有納斯達克,中國將有螞蟻達客」的口號,螞蟻金服旗下股權眾籌平台——螞蟻達客測試版上線。該平台首批挑選了連咖啡、人人湘、零碳科技、芥末金融四家公司在平台上發佈融資需求。2016年3月,小米旗下互聯網股權投融資平台米籌金服上線。4月,蘇寧金融旗下私募股權融資平台上線,同月百度旗下私募股權眾籌平台百度百眾也上線。

根據眾籌家旗下人創諮詢統計,2014年到2016年間,包括股權眾籌在內的眾籌平台數量激增,這三年裏上線的平台數量為分別為169家、289家、283家,這三年上線的平台累計佔所有的平台的比例為86.77%。

股權眾籌就這麼火了起來。

極速跌落

今年上半年,王維從國內某知名眾籌平台高管位置上離職了。「操着賣白粉的心,掙着賣白菜的錢「,他說,眾籌平台這個生意既要在C端獲取投資者,又要在B端拓展融資項目,既要對融資項目進行盡調和風險把控,還要對投資人進行審核,出現問題還要幫助投資人一起維權,鏈條太長,模式太重,而眾籌平台能賺的只有一點服務費。

另外,在王維看來,在中國開展股權眾籌還要面臨的一個現實是,融資方和投資者不成熟,導致融資方誠信問題和投資者不能榮任項目虧損或失敗的現象時有發生。

當股權眾籌真正的進入商業化運作的時候,融資方的道德風險讓參與者們始料未及。

在「糖果大師」項目中吃虧的劉勇並非投資新手,作為一個有經驗的投資人,他信奉「雞蛋不能放在一個籃子裏」,選擇分散在多家眾籌平台進行投資。但他最終發現根本無濟於事,多數項目最後都有問題——很多項目利用信息不對稱欺瞞投資者,手法包括包裝一些貌似回報很誘人的垃圾項目來吸引投資,拿到錢之後就迅速退出。

「股權眾籌里根本不可能有好項目「劉勇後來總結,」好的項目VC機構自己都搶不過來,憑什麼會放到眾籌平台上?「

張燕投資的一個客棧類眾籌項目也遭到了項目方的蓄意欺詐,項目方在宣傳時拿別家的客棧圖片冒充成自家產品進行宣傳,而且創始團隊在獲得眾籌投資款後就清空股份退出了。

「事後大家才反應過來這是一個『扣』」張燕認為,道德風險和投資風險是兩回事,」風險很高我們都認了,正常經營導致的不善我們也認了,但是我們不能容忍的是被騙」。

股權眾籌的商業模式缺陷和投資人的專業性不足的雙重疊加為其埋下了「雷」。投壺網CEO趙妍昱曾撰文指出,一些股權眾籌平台的盈利模式是收取融資中介費,因此利益驅動下,可能會對創業項目過度包裝,並引入一些不具備投資價值的項目,當項目到達退出期,平台無法兌現對投資者的承諾時,必然產生大量糾紛。

為了解決這些問題,行業內也有人進行了摸索,「領投+跟投」模式曾被視為一種解藥。如是金融研究院院長、首席經濟學家管清友曾表示,股權眾籌平台通過「領投+跟投」的模式,吸納有豐富經驗和戰略資源的優質投資者作為領投人,最大限度地提高項目選擇的成功率。

但事後證明,「領投+跟投」模式又出現了新的問題——在實際的運轉過程中,有些領投機構利用少量的資金撬動投資者入局從而放大資金槓桿,甚至高達上百倍,反而加劇了這種模式的風險。在張燕投資的項目上,投資人發現,除了眾籌者共同成立的合夥企業實繳,其他股東全是認繳。

商業世界的殘酷往往出乎參與者的預期,即便拋卻道德風險,眾籌項目的成功率也非常低。

2018年8月,互金行業知名大V「江南憤青「眾籌後運作已經超過三年的「江南1535」茶館發佈公告,宣佈由於茶館自身盈利能力較弱,累年虧損,維持艱難,因此要給會員安排退款。「時刻記住創業就是創業,它是一條九死一生的道路,不可能有任何的幻想式的激勵和呵護,能活下去就已經是非常的不容易」,江南憤青感嘆道,創業一定不是一路鮮花和微笑,「那是幼兒園和夢裏才會有的東西。」

圖片來源:「江南1535」茶館微信公眾號公告

另有投資者告訴全天候科技,螞蟻達客首批號稱從4000家企業中篩選上線的四個項目之一目前境況也不如人意。除了芥末金融在2017年11月進入破產清算程序外,其它項目實際發展情況跟路演PPT差距甚大。「當初想投可惜沒錢,還好沒投。」這位投資者慶幸地說。

大量出現的失敗案例和分險事件讓監管層和眾籌平台們開始警覺。先是監管層開始出手,2016年10月,證監會等15部門聯合發佈《股權眾籌風險專項整治工作實施方案》將互聯網股權融資活動納入整治範圍,嚴禁出現虛假宣傳、挪用或者佔用投資者資金等六類行為。

意識到風險的眾籌平台們也開始逐步撤退。「在互聯網整治的大背景下,股權眾籌已經失去了原有的商業效益,並且還需要承擔道德、合規、法律等方方面面的風險。」在接受媒體採訪時,米籌金服CEO吳立峰認為,股權眾籌已經不具有可操作性。

從2017年上半年開始,蘇寧私募股權融資平台將官網直接下線,而京東東家也停止發佈新的股權項目;當年3月,京東金融股權眾籌負責人、京東金融集團副總裁金麟宣佈離職,並遠走國企浙江東方,外界意識到眾籌行業「尷尬」了。

螞蟻達客在上線了八個項目之後也再無更新,官方公告停留在2016年,螞蟻達客的論壇目前已經被各種小廣告所佔據。「打電話給支付寶居然沒有人知道螞蟻達克,難道我上了個假網站?」有投資者疑惑地表示。

百度百眾和小米旗下的米籌金服都選擇了轉型,米籌金服已開始圍繞小米生態體系內的企業提供融資併購、供應鏈金融等方面的服務。

人創諮詢統計,截至2018年6月底,全國共上線過眾籌平台854家,其中正常運營的為251家,下線或轉型的為603家;其中,股權型平台80家,權益型平台75家,物權型平台48家,綜合型平台34家,公益型平台14家。與2017年同期相比,2018年上半年股權型總項目數有所增加,不過成功項目數、實際總融資額、總投資人次均有所減少,成功項目數減少了同比下降41.71%;成功項目實際總融資額同比下降16.22%;成功項目總投資人次減少了1.84萬人次,同比下降54.74%。

股權型眾籌2018年上半年與去年同期對比

將迎春天還是終局?

有人堅信「春天快要來了」,有人大膽預測「股權眾籌已死」。

2018年9月9日下午,一場20多人參加的小型論壇在北京召開,會議的中心議題是股權眾籌和互聯網非公開股權融資,參會者除了股權眾籌的「鐵杆粉絲」姚余棟之外,還包括京東金融等多位眾籌平台的負責人。

在這場會議上,姚余棟依然表達了對股權眾籌的看好,並不遺餘力地呼喚股權眾籌融資試點的到來。「春天快要來了」他連着說了三遍,他在黑板上推算了一組公式,認為未來市場大約可以容納50-100家股權眾籌平台。

讓姚余棟如此興奮的原因很簡單——自2017年底以來,監管層對股權眾籌的態度正在變得積極。

2017年11月,在證監會舉辦的某輪培訓班上,證監會主席劉士余指出,「積極探索股權眾籌試點。」隨後在證監會發佈的2018年度立法工作計劃中,制定《股權眾籌試點管理辦法》被列入「力爭年內出台的重點項目」。

但是,對於劉勇和張燕這種曾經的股權眾籌參與者來說,政策什麼時候出台他們已經不太關心了,他們對股權眾籌已經失去了信心。

「不要再做股權眾籌了「,劉勇認為,」目前缺少股權眾籌生存的土壤,在股權眾籌行業里,好項目連十分之一都不到,而且散戶對股權眾籌也是希望保證收益,至少不能虧,散戶肯定接受不了虧損這事兒。「

張燕則認為劉勇的看法還是太樂觀了,她認為,沒有問題的股權眾籌項目不是連1/10都不到,而是可能只有1%—2%,我們所投的眾籌平台在國內是數一數二的,這家平台都成這樣了,我們還敢投誰?」

責任編輯: 楚天  來源:全天候科技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18/1119/12059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