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 言論 > 正文

馬雲被退休 「國進民退」的時代標誌

作者:

近幾年經常聽到馬雲的科網巨子語錄。從前我們說科技巨子,不是說微軟的Bill Gates,就是蘋果的Steve Jobs;近年還加上Facebook的Mark Zuckerberg。對馬雲的吹捧,其實是中國影響力擴大工程的一部份。成功名人的故事,從來都很吸引大眾的眼球,他們都希望從中找到一些成功人士為何成功的蛛絲馬跡。對中國來說,有一個中國的現成版本,總好過去吹捧Bill Gates和Steve Jobs。

馬雲從底層爬到億萬富翁的故事,也十分偉光正,側映了中國商業世界有巨大潛力。你今日是一個鄉巴佬,明天可以是世界知名的創科巨頭。懷有發財夢、創科夢的很多年輕人,還有對中國市場野心勃勃的外國人,都從馬雲那張不漂亮的臉,看到漂亮的中國夢

然而,馬雲卻在最近突然表示要退休,這退休來得既急且猛,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收到他的申報資料,顯示他已將阿里巴巴的經營牌照及大部份資產交出,一切由五個「未透露姓名」的神秘人接收。這五個人是誰,在全國捲起「國進民退」風潮的中國,已不言而喻。

不久之前,馬雲還十分活躍,今天上台唱歌,之後就灑錢幫自己拍功夫短片,現在竟突然說要退休,表示要專注教育慈善工作什麼的,有一種李嘉誠一邊說自己深愛祖國,一邊將資產轉移到歐洲的既視感。

中文地區的輿論機器,只會宣傳馬雲如何苦學英文、如何奮鬥,但不會鼓勵大家去探究他背後的政商關係網。西方的科技巨子自然也不是每個都百份百白手興家,他們也有各自的因緣,但畢竟是在一個政商界限分明的世界;馬雲的崛起史,說到底並不是一個像Bill Gates或Steve Jobs那種充滿個人英雄色彩的史詩,而是由始到終無法離開官僚資本主義的陰影,是一卷改革開放以來的政治社會史。

三十年來,中國有很多像馬雲一樣的成功例子,然而這些財富和地位能持續多久,都是我命由天不由我。馬雲的生意涉及中國政府視為最具戰略價值的網絡和數據,他要不是從頭到尾是政府的代理人,就是在最後關頭被迫將畢生心血「國有化」。從馬雲的收場看出一點啼笑皆非的荒謬,體現到那荒謬是Jobs或Gates在美國不會遇到的,那才是閱讀馬雲「成功故事」所需要的現實主義導讀。

自由主義之父洛克(John Locke)講,人類結社乃至建國,幾乎都是為保護私產而來。保護私產就像言論自由、宗教容忍之類,現在被視為西方文明的核心,神聖不可侵犯。馬雲退出,卻是應了「富不與官鬥」的千古鐵律。在美國講求貿易平等的當下,全球化的紅利消退,中國政權也露出真面目。既然外國不再讓利,中國政權也不會再給那麼多空間予民間發展「市場經濟」。中國改革開放,鄧小平指導的「黨政分家」、「政企分家」,在習近平上台之後已經被一一推翻。據說阿里巴巴內部黨員就有六千人,與所有中國大公司一樣都有黨委,而黨的控制在這幾年急速加強。說到底阿里是屬於股東還是黨,落到現實中很難說得清。

雖然習近平在文革時期上山下鄉,吃了不少苦頭,但他也可能是極少數真心信仰毛主義的人。「市場」、「私產」對紅色官僚來說,是要克服的病毒,而不是豐饒和自由的起源。中國固然是有亂象,但政權自然不會認為自己是亂象之源,他們會認為是「市場」這頭怪獸沒管牢。所有腐敗、貧富懸殊、發展不均,都是他們放任市場上的人自行其是所致。

中共中央官方刊物《求是》這樣說:「一些國有企業存在腐敗問題,其根本原因就是黨的領導弱化。」同樣邏輯,他們也會認為,中國有腐敗,也是因為黨的領導弱化。

但經典的西方人會說,政府的領導不斷強化,才是腐敗的根源。美國總統雷根當年有一個演說,講到60年代世界有一股潮流,各國政府在不斷強化法律、管制和徵稅,使人民越來越不自由。市場是否健康,到最後是一個文化問題﹐是一個政府和人民如何看待「管制」和「介入」的問題。

很明顯,中國將出現更多介入和管制,包括企業收歸國有、國企與民爭利、政府苛征雜稅等等。曾經有民主學者期望中國的民主發展,他們失望了;而下一批失望的人會是商人、資本、經濟學家等等,他們會發現中國的改革開放,在習近平上台的那一年已嗄然而終;過去的一切只是南柯一夢,中國並沒有改變過,而問題明顯不只是國家主席任期的問題,我相信中國人其實並不在乎誰人做國家主席。但是關於經濟、產權的事,卻將是之後的洪水滔天。

洛克強調的生命、自由和財產,在布爾什維克的世界並沒有那麼絕對。馬雲退休,敲響了喪鐘,說明中國並沒有「正常化」,真正的共產黨仍然統治着中國。

責任編輯: 趙亮軒  來源:上報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18/1005/11843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