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玄學風水 > 正文

看懂命運的必備知識——陰陽

作者:

第一節、陰陽

要看懂命運走勢,我們就不得不先了解陰陽的概念。

什麼是陰陽?

陰陽這個概念,最早產生的時候,描述的是一種動態的形象。是我們的祖先在對自然界的觀察中,從不同的自然界現象中發現它們具有相同的某種規律,即,體會到自然界中的一切現象都存在着相互對立、相互作用又相互消長的關係。並由此規律去推想,宇宙的本源,生命的產生;孔子在《易·繫辭上》中說:「一陰一陽謂之道」;就是認為陰陽的對立和消長是宇宙的基本規律。

陰字,古字亦寫作:從阜(fù)侌(yīn);侌yīn字從今從雲。「今」意為「當面的、正當時」,「雲」指「霧氣」。「今」和「雲」聯合起來表示「正在環轉團聚的霧氣」。

陽字古作昜,(yáng)昜字族本字。本義為「播散、散開」。「昜字族」漢字有如下這些:場、楊、腸、餳、鍚、煬、暢、揚、糃、瘍、鰑、湯、碭、暘、陽等。說明:關於「昜」字本義的舉例說明。例如「揚」向上播散;「楊」的種子帶毛,可以乘風播散;固體食物可以在熱水中化開,這就是「湯」;「瘍」就是瘡的潰爛(在皮膚上大面積潰爛也是一種「播散」);「糃」就是把碾過的穀粒朝空中揚起,風就會把穀殼吹散,留下的就是米;「暘」就是日光的發散、四射等等。

侌和昜是一對相反相成的概念。「侌」本義指「氣」的聚合,聚合到一定程度就成了質。「昜」本義指「氣」的發散;所以,「侌」和「昜」本質上都是動態的概念,前者是不斷的收攏氣體,後者是不斷的發散氣體。沒有運動,就沒有「陰」、「陽」概念。(註:部分解釋來源於百度百科)

古人是從物質世界的本質——「氣體」和氣體的「運動」這兩個角度定義「陰陽」的。後來衍生到把運動中的萬事萬物高度概括為「陰」、「陽」兩個對立統一的範疇,並以雙方變化的原理來說明物質世界的運動。比如:日月、寒暑等;後來才慢慢衍生到,表示自然界中各種對立又相關聯的現象及事物。比如:天地、男女、凹凸、律呂。

一般來說,凡是劇烈運動着的、外向的、上升的、溫熱的、明亮的,都屬於陽;相對靜止着的、內守的、下降的、寒冷、晦暗的,都屬於陰。以天地而言,天氣輕清為陽,地氣重濁為陰;以水火而言,水性寒而潤下屬陰,火性熱而炎上屬陽。

奇妙的螺旋形是自然界中最普遍、最基本的物質運動形式。這種螺旋現象對於認識宇宙形態有着重要的啟迪作用,大至旋渦星系,小至DNA分子,都是在這種螺旋線中產生。自然界所有物質的基本結構都是曲線運動方式的圓環形狀。從原子、分子到星球、星系直到星系團、超星系團無一例外,毋庸置疑,浩瀚的宇宙就是一個大旋渦。

從宇宙的產生與消亡來理解「陰陽」的內涵

先來看看星系圖

圖一

我們的祖先在通過對自然界陰陽運動關係的觀察之中,領悟到陰陽二氣運動及相互關係的精髓,並用簡單的太極圖來表明「陰陽」二氣之間的運動及變化。我們來看下圖:

圖二

這陰陽魚的太極圖,其實就是宇宙中最普遍存在的渦旋的簡化及提煉。太極圖用白色代表陽性力量,黑色代表陰性力量。而實際上,陰陽二氣不是這麼明顯地、決絕得分開的;因此先賢在白中畫了黑色的魚眼,黑中畫了白色的魚眼。白中是有黑的,黑中也是有白的;白中,黑色是核心,是陽性力量的源泉及根源;同理黑中,白色是核心,是陰性力量的源泉及根源。

只有迴旋的陰性力量時,氣旋會越來越小,越來越集中;集中到最小時,當陰性的力量到了一個頂端,就產生了陽性力量,爆發出強有力的陽性力量,新的一輪「生」就開始了。

圖三

橢圓星系,是陰性力量即迴旋的力量大於陽性力量即發散力量時,星系開始收縮,陽性力量在減弱,星系向外發散的力量在減弱,無法形成有力的向外拓展的迴旋尾巴,所以形成了橢圓星系,這樣的星系一般是特別衰老的星系。

為什麼說一陰一陽謂之道呢?

道,宇宙的基本規律。

黃帝內經》中《素問·陰陽應象大論》說:「陰陽者,天地之道也,萬物之綱紀,變化之父母,生殺之本始」。陰陽的對立統一運動,是自然界一切事物發生、發展、變化及消亡的根本原因,陰陽的運動規律是自然界一切事物運動變化固有的規律,世界乃至宇宙本身就是陰陽二氣對立統一運動的結果。

《荀子·禮記》說:「天地和而萬物生,陰陽接而變化起。」又說:「天地感而為萬物化生。」西漢京房以「二氣相感而成體」、「不可執一為定象」解釋「一陰一陽之謂道」。周敦頤的《太極圖說》(陰陽)二氣交感,化生萬物。萬物生生,而變化無窮焉。

「交感」即交互感應,是指陰陽二氣在運動中處於相互感應相互作用的過程之中。萬物的產生源於陰陽之間的相互作用,陰陽交感是萬物化生的變化和根本條件,其中的「合」,「接」,「感應」等都具有相互作用,相互影響之意。故又可以說天地陰陽之間的相互作用乃是萬物生成和變化的肇(zhao)始。在宇宙自然界,事物的形成規律亦確是如此。天之陽氣下降,地之陰氣上升,陰陽二氣交感,是不是能形成雨霧,雷電,雨露;在陽光雨露的沐浴下,在土壤不斷給生物提供養分滋潤下,生物得以發育成長。在人類,男女也是需要互相交合,新的生命個體得以誕生,代代相傳,人類得以繁衍。所以,如果沒有陰陽二氣的交感運動,就沒有自然界,就沒有生命。可見,陰陽交感又是生命活動產生的基本條件。

《淮南子.天文訓》道始生虛廓,虛廓生宇宙,宇宙生氣。氣有涯垠,清陽者薄靡而為天,重濁者凝滯而為地。清妙之合專易,重濁之凝竭難,故天先成而地後定。

《淮南子·天文訓》中的上述這段話,具體勾畫了世界從無形的物質狀態到渾沌狀態再到天地萬物生成演變的過程。在古希臘,也存在着類似的見解。例如留基伯就提出,由於原子在空虛的空間中作旋渦運動,結果輕的物質逃逸到外部的虛空,而其餘的物質則構成了球形的天體,從而形成了我們的世界。

陰陽五行學說,其根本理論基礎就是:世界是在陰陽二氣作用的推動下孳生、發展和變化;並認為木、火、土、金、水五行是其基本的變化關係。五行相互資生、相互制約,處於不斷的運動變化之中。我們古代的天文學、氣象學、化學、算學、音樂和醫學,都是在陰陽五行學說的協助下發展起來的。

陰和陽,既可以表示相互對立的事物,又可用來分析一個事物內部所存在着的相互對立的兩個方面。任何事物均可以陰陽的屬性來劃分,但必須是針對相互關聯的一對事物,或是一個事物的兩個方面,這種劃分才有實際意義。如果被分析的兩個事物互不關聯,或不是統一體的兩個對立方面,就不能用陰陽來區分其相對屬性及其相互關係。

事物的陰陽屬性,並不是絕對的,而是相對的。這種相對性,一方面表現為在一定的條件下,陰和陽之間可以發生相互轉化,即陰可以轉化為陽,陽也可以轉化為陰。另一方面,體現於事物的無限可分性。

陰陽學說的基本內容包括陰陽一體、陰陽對立、陰陽互根(相互依存,互為根本)、陰陽消長和陰陽轉化幾個方面。

陰陽消長是一個量變的過程,而陰陽轉化則是質變的過程。陰陽消長是陰陽轉化的前提,而陰陽轉化則是陰陽消長發展的結果。

在易學中,陰陽就是構成世界的基礎,八卦就是陰陽進行組合和再組合。用八卦來描述世界萬物的變化規律。在《易經》裏,我們知道所有的「卦」都是由「陰爻」和「陽爻」兩種爻來構成的,易學裏的「陰陽爻」不但繼承了自然界「陰陽」的符號,同時還複製了自然界陰陽能量對立統一的規律,並通過陰陽、五行、干支等文字符號以及「卦」的圖形符號模擬了陰陽能量的相互影響和作用。

如果我們利用二進制對陰陽概念進行置換,用「陰」來表示「0」,用「陽」來表示「1」,數的二進制就等同於自然界的「陰」和「陽」,就是自然界中存在的兩種對立統一的兩種能量。那麼同樣是二進制,同樣是陰陽,既然二進制的「0」和「1」通過計算機里能夠創造出一個虛擬的、紛繁的世界,自然界中的陰陽為什麼不能形成現實世界的萬事萬物呢?當然能,因為自然界中現實存在的陰陽兩種能量就是計算機世界中虛擬的二進制。所以說自然界中「陰陽」能量就像電腦中的「二進制」一樣,真實地構成了我們紛繁複雜的「萬有」世界。區別在於自然界的「陰陽」存在對立統一的關係,兩種「陰陽」能量存在着各自的特性和規律,並不斷地相互作用和影響,而計算機中的「0」和「1」只能按照我們人類給定的條件來運行,不能體現現實世界陰陽能量對立統一的特性,不能完全複製現實世界中「陰」和「陽」的全部特徵和規律。

陰陽、五行、干支等文字符號以及「卦」等圖形符號,雖然它不能象計算機一樣形象地、切實地給人們一種感性認識,但它能抽象地通過陰陽的變化規律和樸素的符號來告訴我們現實世界「萬有」的存在和演化規律。所以自然世界的「陰」「陽」作為基礎切實地造就了複雜的現實世界,

理解陰陽的要點:

理解陰陽這個概念,我們需要發揮自己空間及時間的想像力,因為陰陽不是單一存在的,也不是說某一個陰陽獨立存在於某一個方位上,每一個陰陽當中,還有很多小的陰陽涵蓋於其中。

比如:宇宙。我們遙想宇宙的初始,從靜變動,在陰陽而氣的相互作用下,宇宙誕生了,逐步成長,在成長的過程中,宇宙的面積在擴大;在成長的過程中,整個大的宇宙環境中,又誕生了無數小的星雲,無數小的星雲當中,在陰陽二氣的進一步相互作用、影響、運動下,誕生了銀河系,在銀河系中,太陽誕生了,地球隨之形成。地球是如何形成的呢?「清陽者薄靡而為天,重濁者凝滯而為地。清妙之合專易,重濁之凝竭難,故天先成而地後定。」地球大氣層的形成,對地球的形成有着很大的影響,大氣層的形成的特質,直接影響到地球上是否能產生生命,產生何種形式的生命。

一個星系的產生都是靜到極致而產生的大動,動到極致就開始歸於靜。當動靜平衡時,整個星系就處於平衡發展狀態。目前,我們的地球就是還處在一個動靜平衡的太陽系中,地球本身也處於動靜平衡當中。

而新的物質的產生和毀滅往往伴隨的是:動靜、陰陽不平衡到了極致,事物就開始朝着另外一個方向發展了。

責任編輯: 時方  來源:博客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18/1001/11824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