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 短評 > 正文

陶傑:撒幣總比撒尿好

作者:
中國遊客在全世界,終於建立了非常強大的形象,恐怕未來一百年難以消除。不過無論如何,不了解中國的境外知識份子時時說什麼雞蛋和高牆,證實是誤解一場。沒有什麼雞蛋與高牆之間,只有一隻LV包包和一堆歐元現鈔之間;或一個大媽、一個小孩,一塊打了蠟的地板,只有一堆大便和一灘小便之間。

約五年前,還記否中國大陸遊客來香港,攜幼子在商場撒尿,遭到香港人抨擊,香港特府官員、學者、左膠專欄作家,由他們的「文化研究」和人文角度,認為「在雞蛋和高牆之間」,應該維護雞蛋,遂抨擊香港人排外,不夠「包容」,對中國同胞有偏見……滿天神佛,慈光並照,為商場和迪士尼的小便和迪士尼的打尖喧譁,作「文化多元」的大愛護航。

五年之後,中國遊客「孔子學院型」的種種奇行,在大愛包容之下推向世界。終於連最左的瑞典,也掩鼻而衛國抗爭,對隨地大小便的中國人「法西斯」了一把,引起爭議。

相對最「包容」的反而是最早據說侵略中國的老牌帝國主義英國。牛津郡比斯特村之名牌巴寶莉商店,曾有大媽抱小孩大便,至今未聞有英國輿論和電視節目幽默評論。可能西方列強以英國與中國人打交道最早,於其民族性,了解最深,不會大驚小怪;或英國人視隨街大小便之動物,均同狗只,英國人對狗偏心,亦未可知。

令人比較擔心的,是中國人的祖先列寧的故鄉俄羅斯,卻也熬不住了:二〇一六年,一名中國遊客,在俄國聖彼德堡凱撒琳皇宮(The Catherine Palace),因幼兒便急,在人家明亮的宮殿地板,又撒下一泡照人的尿水。驚動館長出馬。俄羅斯報紙大嘩,聲稱這是歷史上從未有過的事,而中國人竟敢幹了。

由香港出發,大小便撒到英國歐洲,再回撒到「十月革命炮聲一響」的老巢,或許是「凱撒琳」這個漢譯名稱誤導,令中國人以為,旅遊購物,「凱」歌高奏,可以「撒」尿而「淋」一下地板。

須知凱撒琳皇后是俄國進入全盛期的人物,有如法國的路易十四。大媽抱兒撒尿,儘管在歐美撒,撒到老大哥的祖奶奶頭上就有點不應該了。即使文化隔閡,做一點功課才出國,對國家形象比較好。

中國遊客在全世界,終於建立了非常強大的形象,恐怕未來一百年難以消除。不過無論如何,不了解中國的境外知識份子時時說什麼雞蛋和高牆,證實是誤解一場。沒有什麼雞蛋與高牆之間,只有一隻LV包包和一堆歐元現鈔之間;或一個大媽、一個小孩,一塊打了蠟的地板,只有一堆大便和一灘小便之間。

中國人對外撒幣,至少非洲歡迎;撒尿則連俄國人也皺眉。共產黨管理中國人的大腦,很有成就;世界也希望共產黨管好大媽大叔的噪門聲帶、管好其子女之膀胱、尿道、直腸及括約肌。世界不指望中國人再有任何貢獻,管好人體此一二領域即可。

責任編輯: 江一  來源:蘋果日報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18/1001/11822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