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中國經濟 > 正文

取消預售?對開發商是滅頂之災 是空穴來風?還是對樓市已動殺機?

作者:

21日,樓市傳來了重磅消息,各媒體都在說,樓市即將取消預售,以後只能現房銷售,一時間風聲鶴唳,據說住建部向廣東、湖北、四川、江蘇、河南、遼寧等省住房城鄉建設廳下發文件,根據疑似住建部發文內容。其中第三點標明,對商品房預售許可進行深入研究,建議保留或提高許可條件的,充分論證繼續保留或提高許可條件的合理性、必要性;建議取消的,要同步研究提出事中事後監管措施。

對此,後來有媒體向住建部打聽到,取消預售,全面現房銷售並不屬實。具體情況還在調查當中,還不方便透露。

當天很多人都在分析,也有不少朋友在問,取消預售會怎麼樣,這可是一個天大的事,如果是真的,那麼對於開發商來說可謂是滅頂之災,相當於去槓桿做到了極致,以前開發商都是借錢拿地,然后土地到手蓋一點就開始預售,把購房人的首付款,以及銀行的分期拿到手後,歸還之前的土地款,然後這個生意就做成了,接着同樣辦法,借錢拿地,蓋一點開賣,這就增加了資金的周轉效率,也增加了槓桿,有幾千萬就敢做十幾億的生意,反正錢都是別人的,房子蓋得越多,規模越大,資金佔用就會越多。再加上房子永遠漲價,所以開發商這是一個空手套白狼的生意。一家小公司,只要敢擴張,幾年時間就能做到上規模,我們看到地產開發商的資產負債率奇高,這個其實我們也講過,按照會計準則,地產開發商預售收錢,只能計入負債,因為你還沒有交房子,也就沒有提供產品,說白了就是你把錢收上來,但欠了別人一套房子,所以算是負債。是不是很奇怪,也就是說預售越好,回款越多的開發商資產負債率也就越高。所以開發商很淡定,別人負債是欠錢,而我的負債是收了錢欠房子而已。

取消預售其實主要不是為了降房價,而是為了去槓桿,降低開發商和樓市對於銀行的綁架程度,上面我們也說了,預售制度,讓開發商幾乎都是空手套白狼,他資金轉動很快,自有資金基本只是過橋性質,先把項目啟動起來,之後就用購房人和銀行的錢全部替換了,等於他的風險就解除了,剩下就全是購房人和銀行的事了,這裏面購房人佔3成銀行佔了7成,所以如果以後房地產發生風險,損失最大的是銀行,而銀行的錢是誰的?是全體儲戶的,這裏面包含了絕大多數不買房的人,所以這個鏈條之下,少數人也就是開發商賺錢無風險,購房人賺錢低風險,絕大多數人不賺錢卻承擔高風險,顯然不合理。

如果取消預售,這一切都將終止,對於90%以上的開發商來說意味着商業模式崩塌,現在大家已經被要求自有資金拿地了,如果再自有資金開發,封頂之後再現房銷售,這樣回款就太慢了。以前半年資金就能轉動一次,現在弄不好要拖上2-3年,一下就成本大增,利潤就下來了,甚至可能都會是個虧損的生意。弄不好要死掉一半的開發商。所以這種事可不是鬧着玩的,對於樓市有利有弊,好消息是開發商慌不擇路,這下更不會拿地了,也不敢在捂盤惜售,而是會儘量處理手裏的資源,趕緊回款。在生死一線之際,打折促銷恐怕也是在所難免。但壞消息是,必然影響中長期的樓市供給。蓋房子賠錢了,自然也就沒人去蓋了,未來沒有增量,會讓樓市重新陷入恐慌。如果開發商大量倒閉,恐怕也會引發社會動盪。

正是基於這樣嚴重的後果,以及不可預知的副作用,老齊覺得這個消息估計也就是放放風,但很難一刀切,畢竟風險太大。但凡事都要兩面想,這個消息之所以出來絕不是空穴來風,幾個月前,深圳也流出一個文件,說要限制企業買房,也是徵求意見,但結果很快就公佈了正式的政策,所以既然已經有風吹出來,證明我們已經在動這方面的腦筋了,老齊認為比較合理的辦法就是區別對待,供應充足,且存量巨大的地方,停止預售,避免地方債務上升,確保金融安全,而對於一些人口流入的城市,恐怕還不能停止預售,但可以增加限制條件,比如自有資金比例提高,以及延遲發放預售證,或者提高預售貸款比例等等,總之就是不能讓開發商的資金鍊轉的太快,在不造成重大供給波動的前提下,儘量降低銀行的風險。

對於買房的朋友,老齊還是那個建議,很多人之前預期,今年下半年由於經濟下行,所以地產調控開始放鬆,但實際情況剛好相反,樓市不但沒松,反而在收緊和糾偏,棚改貨幣安置基本停了,人口落戶也不怎麼宣傳了,各地方土地流拍嚴重,開發商資金鍊緊繃,可見這次很可能要將調控進行到底,所以如果你必須買房,沒房日子就過不下去,那就儘可能的早買吧,任志強說的很對,未來兩年你買房可能會更困難,不是沒貸款就是沒資格,要不就是見不到好項目。但如果你是想炒房投資甚至在房子上理財的,現在樓市基本就是單行線,錢進去容易,再出來就困難了。炒股炒成股東很悲催,炒房炒成房東也同樣不怎麼樣,空有市值沒有流動性,這絕不是投資的目的。投資是要讓生活變得更好,有更多的錢流向你,而不是讓生活變得更糟,每月都得拿出生活費去填補這個窟窿。

責任編輯: 秦瑞  來源:齊俊傑看財經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18/0924/11789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