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史海鈎沉 > 正文

皖南事變實質就是平叛 項英一死恰好為毛背黑鍋

作者:
皖南事變根本的原因,在於新四軍不聽從國民政府的命令,任意搶地盤,壯大自己實力,攻擊友軍。換句話說,新四軍進入蘇南開始,也就決定了皖南事變幾乎是無法避免的,因為新四軍的本質其實就是和國民政府為敵。項英不應該背着個黑鍋,他根本不存在什麼右傾投降主義,聽信王明的一套。只是新四軍總部覆滅了,總該找個人背黑鍋,而當時葉挺並沒有死,如果推給他,他必然反駁,所以只能推給已經被副官殺害的項英。

皖南事變的綜述

上面說了,皖南事變本身就是一個異常複雜的事件,但經過老薩的敘述,大家應該看得比較清楚了。

首先,皖南事變根本的原因,在於新四軍不聽從國民政府的命令,任意搶地盤,壯大自己實力,攻擊友軍。換句話說,新四軍進入蘇南開始,也就決定了皖南事變幾乎是無法避免的,因為新四軍的本質其實就是和國民政府為敵。

其次,皖南事變爆發的直接原因在於黃橋戰役和曹甸戰役。本來新四軍在蘇南,皖東等地肆意搶地盤,攻擊友軍等等,由於程度較輕,國民政府尚且能夠隱忍不發。但新四軍公然進入蘇中蘇北,並且通過黃橋戰役,曹甸戰役幾乎殲滅國民政府江蘇省主席兼任蘇魯戰區副總司令韓德勤的主力,擊斃89軍中將軍長李守維,成功獨霸蘇中蘇北。

這就是國民政府,甚至任何一個國家的政府所無法容忍的。所以,黃橋戰役和曹甸事變爆發以後,國民政府必然會對付新四軍,即使不武力對付,也會政治對付。總之,黃橋戰役和曹甸戰役,其實就等於新四軍公然向國民政府宣戰,在蔣介石看來,這就是標標準準的叛亂。

再次,皖南事變爆發的導火索,並不是蔣介石處心積慮消滅新四軍,一味殲滅新四軍軍部,或者是什麼陰謀引誘新四軍南下然後包圍殲滅,而是新四軍一再觸及蔣介石底線。

本來黃橋戰役,曹甸戰役已經開打,蔣介石怒不可遏,就準備對新四軍給予報復。但出於抗戰全局考慮,蔣仍然試圖用政治手段解決八路軍新四軍問題,不願意火拼,導致國共徹底對抗,讓日偽漁翁得利。所以,蔣介石做出兩項命令,也是他的兩個底線,也就是第一新四軍要在12月31日前渡過長江,第二個就是新四軍必須走北線,不得走東線和南線從鎮江渡江,因為從鎮江過去極有可能是打韓德勤。

其中,第一個底線,蔣介石實際已經放鬆了。新四軍在1月4日還沒有撤退,蔣介石也並沒有命令部隊進攻,還是允許寬限一段時間,讓新四軍自己走北線。

所以關鍵的問題,在於新四軍擅自走南線,觸及了蔣介石唯一的一個底線。

無數資料證明,甚至我黨黨史專家在今天也認為,如果當時新四軍走北線就可以避免皖南事變的發生。

只是歷史沒有假設,面對新四軍公然違抗命令走南線,並且猛烈攻擊國軍40師,國民政府最終下達了全部殲滅的命令,由此新四軍軍部被粉碎。

還有,國內有一種極為普遍的官方謬論為,國民政府同意新四軍從茂林的南線移動,卻事後翻臉攻擊。

這主要是兩個新四軍將領的回憶,還有就是第三戰區參謀處處長岳星明的回憶。

新四軍將領的回憶不用提了,他們事後說什麼都是正常的,更何況兩人的回憶處處矛盾,甚至前後矛盾。

49年在雲南被俘的國軍將領岳星明,當時任參謀處處長。他在文革之前的回憶錄中,確實講到顧祝同曾經同意新四軍走南線,但岳老先生明確說明這是10月下旬,曹甸戰役還沒有爆發之前的事情。

當時,鎮江還不被關注,國軍是允許新四軍走東線和南線經過鎮江北渡的,但曹甸戰役之後,無數證據可以證明東線和南線已經被國軍明令禁止了,根本不存在同意新四軍走南線的說法。

事實就是這麼清楚,那還有什麼好說的。

所謂國民政府同意新四軍行軍路線,隨後又故意出兵埋伏殲滅,根本就是無稽之談。

老薩為了拆穿這個無稽之談,費了好大的力氣找到了岳星明原始的回憶錄。

岳星明在1963年文革之前的這份回憶錄,雖然在最後因為極左的影響,寫了一句攻擊顧祝同的話:顧祝同還無恥的用人格擔保,保證盡力掩護新四軍北移。照商定的北移路線,必須先向南開,經過旌德,轉向東開再經過寧國以南和廣德附近,才能在所謂的掩護之下,安全北移。而顧祝同竟背信棄義,污衊新四軍的照約南開為南竄,並實現散步三山計劃的謠言,而且始終堅持不發彈藥……趁新四軍北移,猝然進攻,反無恥的說成是自衛還擊……但回憶事變中我的所作所為,已充當了工具,成了主要的幫凶,心情萬分沉重,更感到罪魁無已。

顯然,岳只是一種單純的懺悔和根據上面的意思攻擊國民政府,在當時他作為一個投誠人員,本來就是鬥爭對象,恐怕不這樣說命都會不保,可以理解。

但岳老對於皖南事變的描述絲毫不含糊,實際上已經明確說明了所謂同意北移,以後翻臉的說法是荒謬的,只是基於當時的環境,他說的很隱蔽而已。

岳老也不容易,他雖然在一些地方沒有說真話,至少他沒有說假話。

搞笑的是,我們無數作品中,卻引用岳星明的這種說法,說這是國民黨的陰謀等等。

我說,大哥們,人家只要能夠找到岳星明的《有關「皖南事變」反動陰謀的回憶》,看看也就一目了然了,誰也不是智障。

也許,這就是市面上絕對沒有《有關「皖南事變」反動陰謀的回憶》原文的根本原因吧,又是一個掩耳盜鈴。

最後,皖南事變其實對於新四軍來說,對於國民政府來說,意義卻有極大的不同。

國民政府殲滅新四軍軍部,主要的目的並不是消滅新四軍實力,因為新四軍當時就有7個師和一個獨立旅,近9萬人。此次軍部被殲滅的7000人不過佔10分之一還不到,算不了什麼。至於新四軍皖南的地盤,本來也就是朝不保夕,丟了更不算什麼。國民政府打新四軍軍部的目的,其實就是懲罰和威嚇,給新四軍一個教訓,讓中共以後不敢隨便胡來。

其實早在1937年開始,中共在全國各地的所作所為,擺明了就是同國民政府對着幹。到了1940年更是肆無忌憚,前後殲滅國軍不下10萬人。到了這個地步,如果再不給予懲罰,國民政府的威信和聲譽完全掃地,以後也不用指揮全國軍民作戰了。

所以,隨後國民政府又取消了新四軍的番號,給予嚴厲批評。

但實際上,這麼做就軍事上來說是沒有什麼用處的,新四軍事後更加肆無忌憚的發展,並且最終在抗戰結束時候,跟隨豫湘桂會戰進攻的日軍,將實力滲透入南方各省。到了抗戰結束,新四軍已經發展到主力25萬餘人,地方武裝10萬餘人,計35萬餘人;另有民兵自衛隊96萬餘人。

所以,皖南事變對國民政府來說,軍事上似乎成功,但實際上卻是失敗的,因為他們根本沒有通過這一事件控制中共。

對於中共一方,新四軍軍部的覆滅,其實影響並不大,反而讓他們有藉口公然和國軍作戰。在皖南事變之後,中共幾乎完全和國軍為敵。至於項英的斃命,對毛澤東甚至是一件好事,因為皖南事變之間,毛已經做出將項英解職的事情。而葉挺本來就不是共產黨,是否被國軍抓住根本沒有什麼關係。事實上,皖南事變只是幫助新四軍換了一個班子,而且讓他們更為肆無忌憚的行事而已。

新四軍軍部覆滅到底是誰的責任

皖南事變以後,所有的責任推給已經被殺的項英,這也是毛澤東決定的。

官方的說明是:項英執行王明的右傾投降主義路線,導致皖南事變慘敗。

但項英只是新四軍的指揮官,並不是皇上,他也必須服從中共中央的命令,如果亂來,也會被撤職。

我們仔細分析一下,大概如下:

第一,對於新四軍東進北上,和國軍搶地盤,毛澤東等中共領袖是非常堅決的。項英也不可謂不堅決,但因為他作為一線指揮官,必須考慮到各方面的影響,所以很多時候出了緩招。這讓毛澤東他們極為不滿,但客觀來說,項英仍然指揮新四軍東進北上,事實上都成功了,所以,就這一點來說,項英並沒有什麼錯誤。而且這同皖南事變只有內在聯繫,沒有直接的關聯。

第二,對於新四軍軍部北撤上,項英才是需要承擔一定責任的。他對於軍部北撤始終猶豫不定,害怕半路遭受襲擊,出現潰散,所以一拖再拖,一直拖到1月初。但這並非項英一個人的決定,毛澤東他們也是支持新四軍拖延時間的,直到12月25日因為李品仙修築工事,毛澤東才轉而嚴厲要求項英率部北撤。項英在接到這個命令以後,在一周後的1月4日則率部撤退,還是比較及時的。所以說,撤退的延時,項英和毛澤東各有一半的責任。

第三,對於撤退路線的選擇上,項英和毛澤東仍然都是各一半責任。選擇南線撤退,導致新四軍軍部全軍覆沒。但南線撤退是項英匯報給毛澤東,並且受過明確批准的,並不是項英自己胡來,所以這個責任,不能推給他一個人,不然就太不公平了。

第四,對於皖南事變中指揮上,項英才有比較大的責任。在和中共中央聯繫不上的情況下,項英猶猶豫豫,沒有及時轉移從其他方向突圍,也沒有及時選擇分散突圍,甚至在目睹新四軍傷亡過半,就要覆滅的時候,自己居然帶着袁國平,周子昆開溜跑了。雖然2天後他們又回到部隊,但這2天內葉挺獨木難支,最終導致部隊潰散,徹底覆滅。這才是項英最大的責任。

總之,皖南事變的責任,項英最多只能佔到一半,毛澤東為首的中共中央則佔到另外一半。如果不是毛澤東一次次判斷失誤,皖南事變也不可能發生。至於葉挺,他沒有實權,其實處於幕僚的角色,不應該承擔責任。

關於所謂項英執行王明的右傾路線,現在看來也是無稽之談。

就項英和王明的關係來說,項英早在紅軍長征期間在敵後三年游擊戰,已經失去和中共中央的聯繫,自然不存在受王明的影響。

在國共合作以後,項英僅僅1937年11月和1938年9月兩次趕赴過延安,一次趕赴武漢,同王明有過三次接觸,但均是多人參加的大會,不存在所謂的暗中勾結。而且就時間來說,第一次項英還在延安,王明已經匆匆趕赴武漢,第二次雙方在武漢見面,也僅僅草草談論一些新四軍的情況,第三次則是項英先行離開,王明才在11月5日和毛澤東發生爭論。

所以說,就歷史上來說,項英和王明短短的三次接觸,均是短暫和公務性質,根本不存在什麼暗箱操作,勾結也無從談起。

再從領導上來說,王明其實並沒有實權,項英的一舉一動均是向中共中央負責,王明根本不可能控制項英。從整個新四軍的動向來說,項英還是相當服從命令的,不存在聽信王明的主張,故意和中央為難的情況。

從組織上來說,中共中央如果認為項英右傾,根本不可能讓他繼續擔任新四軍的領袖。連四支隊的隊長都可以輕易處死,罷免一個政委又算得了什麼?難道項英還能起兵抵抗?就算他有這個心,下面人也不會聽他的。

況且項英自己也有過辭職,如果真的不想讓他幹了,完全可以順水推舟。

1939年5月9日,在接到4天前中共中央的嚴厲批評後,項英發電要求辭職。

電文為:為了保證中央方針與黨及革命的利益,我鄭重請求中央,立即派一政治局委員到新四軍及東南局負領導之責。目前鬥爭局勢正是緊張複雜,為了不致使鄙人重演1927年之錯誤,而影響黨與革命之發展和勝利,應公開宣佈撤我之職,是屬必要。

而毛澤東卻在隨後的指示中說:此指示,在皖南由項英同志傳達,東南地區的軍政工作仍有相應通知按照中央方針統籌辦理。

隨後項英再次表示辭職,仍然沒有獲准。

綜上所述,項英不應該背着個黑鍋,他根本不存在什麼右傾投降主義,聽信王明的一套。只是新四軍總部覆滅了,總該找個人背黑鍋,而當時葉挺並沒有死,如果推給他,他必然反駁,所以只能推給已經被副官殺害的項英。

歷史的真相就是這麼簡單。

責任編輯: 東方白  來源:博客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18/0917/11754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