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 對比 > 正文

丁咚:馬雲要走 霍華德來了 厲害國往何處去?

作者:
霍華德的任職,足以讓那些宣揚"厲害了我的國"者羞慚無地。他來到中國擔任中興公司合規協調員,至少說明了以下事實:在事關國計民生的關鍵核心技術上,中國仍較落後,離不開美國的支持;美國為維繫超級大國地位,保持對華高科技優勢,決定對以往的強制高科技轉讓或剽竊行為"零容忍",所以中國要在高科技領域趕超美國,最終還是要靠自己。

京東創始人劉強東被美國警方拘捕事件鬧得沸沸揚揚之際,另一電商巨頭馬雲卻宣佈將於明年9月10日正式辭去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職務。

與此差不多同時,受美國政府任命的中興公司特別合規協調員(SCC)羅斯科•霍華德也在悄無聲息之中來到中國,開始履行職責。

接受美國商務部派遣的特別合規協調員常駐中興公司,是中美貿易對抗以來的第一個結果,是中美妥協達成的第一筆"交易"。

霍華德的任期十年,對中興的運作擁有"前所未有"的獲知權限,負責協調、監測、評估中興公司、其附屬公司和在世界各地的子公司遵守美國出口管制法律法規的情況,並向美國商務部報告。

在十年觀察期內,美國商務部工業安全局若認為中興公司發生違規行為,將可重新啟動對中興公司的"拒絕令"。

由霍華德不由得想到英國人赫德,兩人的漢文名中都有一個"德"字。赫德在晚清擔任海關總稅務司職務長達46年,從其承擔的職責又不由得想到霍華德來華任職的背景,就像赫德任總稅務司時的母國是世界性的霸權國家一樣,霍華德代表的美國也是當今世界唯一的超級大國。

雖然兩人任職時間相差已過去一百五十餘年,但都是由於中國在與世界強國對抗的產物。

中美當前貿易對抗的焦點就是關稅稅率問題,美國對中國商品的關稅稅率為零或很低,而中國對美國商品則徵收較高稅率的關稅。

現在,川普政府認為美國吃虧了,不願繼續下去,要求中國按照公平和對等的原則行事。中國截止目前不答應美國的要求。所以貿易對抗仍在持續。

霍華德的任職,足以讓那些宣揚"厲害了我的國"者羞慚無地。他來到中國擔任中興公司合規協調員,至少說明了以下事實:在事關國計民生的關鍵核心技術上,中國仍較落後,離不開美國的支持;美國為維繫超級大國地位,保持對華高科技優勢,決定對以往的強制高科技轉讓或剽竊行為"零容忍",所以中國要在高科技領域趕超美國,最終還是要靠自己。

從美國加強對外國投資加強管控,到霍華德在中興親自監督,說明中國從外部獲取高科技的渠道越來越窄。

那麼中國有無可能從別國獲得相關技術呢?我們聯繫另一件事來看。俄羅斯政府官員新近宣佈,它已經做好準備,向中國出口最先進的火箭發動機RD-180。

這一方面說明在軍工高科技領域,在重要的核心設備方面,中國也是技不如人,受制於人,另一方面,中國僅可能獲得進口此類產品資格,但並不能得到技術轉讓,在相關技術領域自主研發相關技術產品仍需很長時間。

很多人可能都知道的是,作為"厲害了我的國"的一個標誌性項目——國產大飛機首飛曾讓一些人激動,然而你一旦了解了這架飛機的背景:其多數關鍵零部件均為進口,自主生產的多為次要零部件。只要外國像美國那樣進行出口管制,所謂國產大飛機就會變成一堆廢鐵,恐怕心裏立馬就變得拔涼拔涼的了。

說一千道一萬,中國在一些重要核心技術領域,與美俄等國家存在很大差距,少了它們,就會影響國民經濟,影響人民生活。正因如此,美國開出了極為苛刻的條件,中方還不得不同意,以保證中興公司正常運轉,向國民經濟和人民生活提供支持。

該事件本該激勵人們認清現狀和形勢,自力更生,依靠自主發展路線來增強本國高科技水平。但現實可能令人沮喪。建國近70年來,中國擁有龐大的國有部門,在當今世界,可以說是最強大的國有部門,卻在諸多技術領域,尤其是涉及到國家運行根本的重大技術領域,未能趕上美俄等大國的水平,不得不依賴進口。這就說明,國有經濟部門創新能力不足。

如何解決問題?一方面可以從內部着手,增強企業創新能力;一方面就是應鼓勵私營部門發展。過去,國有部門得到了強大支持,科技創新也喊了很多年,但卻缺乏關鍵進展。在此情況下,希望主要在私營部門。

美國科技之所以多年來獨佔世界鰲頭,就是因為其擁有健全而發達的私營部門,源源不斷地提供創新產品,支撐國家發展。私營部門在高科技研發及參與市場競爭方面的能力,決定了美國經濟的持久發展和繁榮。

在改革開放前的三十年,已經給了國有經濟充分的機會;改革開放後,又在一片"國進民退"浪潮中重新得到發展的空間。但近些年來,中國經濟增速下行、高科技研發難以突破等事態,都無不說明,國有部門的創新能力薄弱,亟待釋放私營部門活力,支持私營部門自主進行科技研發,為國家發展開闢一片新天地。

但就在這當兒,年僅54歲的馬雲"主動"宣佈將辭去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職務,強化企業的社保責任,中美貿易對抗背景下股市、匯市持續低迷,正在到來的企業關閉潮、裁員潮,都表明市場的預期很是黯淡。

在中美貿易戰烏雲壓頂之下,霍華德到任,馬雲辭職,以及多年來民營企業家中日益普遍的移民現象,都帶給人們憂思:中國究竟要往何處去?從改革開放中得益的數代人,是否真要過上"消費降級"的苦日子?

從前我曾專門研究過企業家移民問題,發現安全感缺失、私有財產保護及教育、醫療和養老等社會保障問題,是移民或計劃移民的企業家最關注的三大問題。

中國會不會走回頭路,私營部門負責人的人身安全、財產安全能不能得到保障,家人能不能享受優良的教育、醫療和養老條件,這樣的擔憂揮之不去,使得很多企業家心生去意。

事實上何止是企業家,社會各階層,只要有能力移民的,就都已經在行動,或者躍躍欲試。

一個正常發展的國家,誰都不願意看到這些,誰都希望自己的國家欣欣向榮,"招蜂引蝶",吸引世界各國的優異人才來到本國。

一些情況反映了現實並未朝着私營部門所希望的方向而去。

美國的貿易戰威脅,是一個極好的警示,國家的興亡成敗可能就存於倏忽之間的決定。在一個國家發展的歷史轉折時刻,優秀的領導者會以人民和國家利益為重,作出明智的抉擇。

前不久,一位副總理說要給予民營經濟平等地位,顯然是在危機之際的安撫之舉。但更重要的是要落實到法律、政策和行動中。

一個具體措施比一萬句口號都要有用。

向私營企業家提供法律地位、保護私有財產神聖不可侵犯,切實"精兵簡政"、減稅減負,釋放私營部門身上的種種束縛,提高其活力,並承擔起建設社會保障體系的"主體責任",可能是當前情勢下挽救困局、拓寬國家發展局面的必要之舉。

皮之不存,毛將焉附,若國家陷入衰敗,人民生活困苦,一切都是沒有意義的。

責任編輯: 江一  來源:微信公眾號PAIR_Dongding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18/0912/11728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