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軍政 > 正文

習近平為何派栗戰書去朝鮮

作者:

習近平這次不去訪問平壤(路透社

中共派出習近平身邊的高級官員栗戰書朝鮮訪問。這是習近平主政以來派出的最高官員訪問朝鮮。有專家分析,原本計劃親赴朝鮮的習近平,在最後關頭改派政治局常委栗戰書赴朝參加其建國周年紀念活動,顯示出此舉是為了照顧目前非常緊張和微妙的美中關係。

中國為何在此時派高級官員訪問朝鮮?從中國方面的公告可以看出點什麼端倪。這次中方宣佈,政治局常委、人大常委會委員長栗戰書,作為習近平的特使將在本周末出訪朝鮮,出現朝鮮建國70周年紀念活動。

朝鮮金日成政權1948年9月9日宣佈立國。今年是朝鮮勞動黨政權立國70周年,平壤稱之為九九節。

栗戰書其人

栗戰書在中共黨內排名第三(僅次於總理李克強),是習近平的左右手、政治「發小」和堅定盟友。他比習近平大三歲。30歲的習近平在八十年代初首次任地方大員--河北正定縣委書記時,身為鄰縣無極縣委書記的栗戰書就跟習近平相識並相熟。觀察人士認為,從那時起兩人就建立了良好關係,為栗戰書後來的提拔和重用打下堅實基礎。

栗戰書後來從河北到陝西、黑龍江、貴州、中央工作,習近平2012年中共18大當了總書記後,栗戰書進入政治局和書記處,成為黨和國家領導人,「成為習近平結交最久、最信任的心腹之一」。習近平在80年代首次率團訪美,其河北農業代表團中就有栗戰書的身影。習近平主政後每次出國,栗戰書作為「大內總管」的辦公廳主任都在習近平的身邊。中共十九大之後,栗戰書成為常委並成為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

韓國的朝鮮日報9月5日周三說:栗戰書與習近平是30年之交,「關係甚好,可謂是親信中的親信。」

訪朝,國事黨事?

中共對外聯絡部周二(9月4日)宣佈,栗戰書將作為習近平特使出訪朝鮮。從中方的宣佈來看,這次中方代表團是去朝鮮參加其建國70周年紀念活動。顯然,這是一次國事活動,而不是上次中共常委劉雲山訪朝是參加其黨慶活動。

有政治分析人士說,這是國家對國家的外事活動,一般來說,應由中共外交部出面宣佈。從其他角度來講,中國執行聯合國有關制裁朝鮮的決議,也是作為國家對國家之間的行為。從美中朝三邊關係來說,也是國家對國家之間的關係,而不是共產黨兄弟黨之間的關係,這次由中聯部出面宣佈,其實不大符合國際慣例,尤其是在目前非常微妙和緊張的東北亞國際關係和陰雲之下。

習近平為何不去訪朝?

早些時候有消息說,習近平將親自出訪朝鮮,因為今年金正恩曾三次訪問中國,習近平將回訪一次,作為回報,為何連僅有的一次回報,也都取消了?

總部設在北京的海外華文新聞網多維周三報道,這次栗戰書率領的代表團陣容強大,有多達一百多名黨政人士。韓國朝鮮日報報道,中方「最終選擇」了三號栗戰書,而不是五號人物王滬寧出席朝鮮建國活動。

該報報道說,習近平雖然不親自訪朝,但是通過派遣自己的最高級別的下屬,「向金正恩表達了最大的誠意。」

華爾街日報周二在一篇報道援引了卡內基清華全球政策中心研究員趙通的話說:習近平可能希望避免挑釁美國,他的「首要任務是解決跟華盛頓的貿易糾紛。」

該報道還援引韓國首爾延世大學研究員夫承燦(Boo Seung Chan)的話說,習近平試圖改善跟美國的關係。「如果習近平在特朗普警告之後訪問平壤,那可能惡化美國對華關稅情況。」這位觀察人士說:這並不表明朝中關係將會惡化。習近平選擇了他的『得力助手』代替他去平壤,也讓平壤感覺到自己對於北京的重要性。

華爾街日報的分析說,習近平這次不去訪問平壤,主要是想在華盛頓和平壤之間保持平衡。

南華早報周二報道,平壤官員曾告訴韓國媒體,平壤在7月曾邀請習近平訪問朝鮮,參加建國紀念活動。但中方並無對此加以證實。有分析人士說,這次習近平派出栗戰書作為特使訪韓,是最合適和得體的安排。

紐約時報周二一篇相關報道援引中國官員楊希雨的話說,習近平不去朝鮮,可能覺得此行不會有太大收穫。曾多次參與有關朝核問題會談的楊希雨說,有兩個重要問題:中朝雙邊關係還有就是核問題,只有這兩件事情有一件能取得進展,習近平才有可能去朝鮮,他說。

這位中國前外交官和研究員說,朝鮮和美國在朝鮮半島無核化談判進展方面「陷入僵局。楊希雨還對紐約時報表示,中國將在周日觀察朝鮮的閱兵式,看它是否和過去一樣,包含一系列洲際彈道導彈。

中方這次的宣佈只是說,栗戰書一行將在9月8日訪問朝鮮,朝中社也提到了這個日期。但是,中朝雙方都沒有說明,栗戰書將在朝鮮停留多長時間。

從兩千年以來,中國訪朝官員有主席胡錦濤(2005),總理溫家寶(2009),常委劉雲山(2015),外長楊潔篪(2007),中聯部長宋濤(2017(未見到金正恩、2018),外交部長王毅(2018)。胡錦濤、溫家寶和楊潔篪都見到了當時朝鮮領導人--金正恩的父親金正日

責任編輯: 夏雨荷  來源:美國之音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18/0906/11696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