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大陸 > 正文

打貿易戰中共「大放水」 物價開始瘋漲 民眾焦慮感爆炸

為應對中美貿易戰中國經濟的影響,中共要在短期內發行大約一萬億專項地方債券,大陸經濟師指,中共此舉會造成民生類商品漲價,通脹焦慮感開始爆炸。外媒指,近期中國不少常用藥近期出現大幅漲價的情況,有些甚至上漲了十幾、二十多倍。有評論認為,這與中國政府「放水」有關,擔心若持續下去會出現經濟滯脹的情況。大陸學者表示,「貿易戰無疑在民眾中引起了恐懼」。

中共放水」物價開始瘋漲

自由亞洲電台8月23日另一篇報道指,中國不少常用藥近期出現大幅漲價的情況,有些甚至上漲了十幾、二十多倍,蔬菜水果等價格也在上升。

上海的趙女士表示,「藥價最近已經公佈出來了,好多藥價漲了,而且是經常在用的藥,漲的幅度也蠻大的,有的漲十幾倍、二十多倍都有。昨天剛剛公佈,因為原材料都漲了。付出去的錢就比原來要多好多了。」

《21世紀經濟報道》日前的報道說,過去一個月,多種原料藥的價格暴漲數十倍。如一則主要用於鼻炎、皮膚黏膜過敏及緩解流淚、打噴嚏、流涕等感冒症狀的原料藥馬來酸氯苯那敏(撲爾敏),價格從400元/kg暴漲到23300元/kg。

報道引述專業人士表示,此次暴漲,除了環保和人工費用上漲外,主要是人為因素壟斷造成。經銷商通過壟斷抬升價格,最終全部轉嫁到下游製藥企業身上。

除了藥品外,水果蔬菜等食品價格近期也有不小幅度的上漲。趙女士告訴記者,火龍果的價格最貴的時候甚至達到了12元一斤,比幾個月以前上漲了近一倍。

北京經濟學家趙曉接受自由亞洲電台採訪時表示,物價的上漲與中國政府的「放水」行為有關:

「所有的通貨膨脹都是貨幣現象。中美貿易戰之後經濟出現了很多問題,然後這種情況下再次開始新一輪的放水,可以說是整個物價上漲的背景。不是所有產品一起上漲,可能糧食比較快一點,藥材比較快一點,然後一點點傳導到其他地方。」

中共央行、財政聯手超發貨幣

陸媒《環球老虎財經》8月23日報道,今年7月底,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提出了財政要更積極、貨幣「維持穩健」的「雙寬」格局。

8月初,中共央行部署下半年工作,對長期貨幣政策的措辭從「流動性合理穩定」改為「流動性合理充裕」。

報道稱,政府一手大量放水,一手指導地方債利率提升;中共財政部繼要求地方政府加快專項債發行工作後,更針對發行利率做出指導,要求地方債承銷商投標利率較相同期限國債前五日均值至少上浮40個基點。

短短一周內,地方債公開發行市場就印證了這一點:8月14日,廈門2到20年地方債利率較下限上浮1到40基點;8月16日,廣東發行5、6年期土儲債,利率上浮40個基點;8月17日,江蘇省3、7、10年債券專項地方債利率較下限上浮40個基點;8月21日,浙江地方債發行三期利率普遍調升40個基點。

此外,新增專項債還在發行節奏上作出嚴格規定:8月4000億,9月5000億,3季度完成全年80%,10月則需要全部完成專項債年度發行目標。

海通證券首席經濟師姜超認為,在生產力旺盛,需求卻沒有顯著提升的大背景下,以價格上漲驅動利潤率的做法,成了如今各路社會資本能夠想到的唯一出路,價格勾結成了通往價格上漲的捷徑。

報道說,這個結局無非是股票殘了,P2P爆了,房子不炒了,消費端的價格上漲卻如火如荼,民生類漲價,通脹焦慮感開始爆炸。

美中貿易戰升級中國學者:已引民眾恐懼

德國之聲8月23日報導說,中國民眾數周以來不僅僅一直在討論並緊張地猜測中美經貿摩擦可能帶來的後果,而且越來越多的人都在為最壞的結果做準備。儘管有嚴格的外匯管制,還是有很多人想辦法將手中的人民幣換成美元、歐元或黃金。

報導說,據稱有一名基金管理人試圖攜帶大量金條離開中國大陸,雖然官媒的宣傳在控制輿論,但諸如此類的案例在中國社交媒體上只會把焦躁不安的氣氛炒得更高。

報導援引人民大學教授黃衛平的話說:「貿易戰無疑在民眾中引起了恐懼」。

美中貿易摩擦以來,大陸的股市、匯市一直下挫;股市從4月至7月的4個月間暴跌27%,人民幣貶值逾8%;市場瀰漫着悲觀情緒。

據自由亞洲電台日前報導,中共廣電總局要求陸媒少報導股市,不唱空、不做現場連線、不深度解讀、不評股價走向、不渲染恐慌、不得用「暴跌」、「崩盤」等用語。

阿波羅網林億綜合報道

責任編輯: zhongkang  來源:阿波羅網林億綜合報道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18/0824/11630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