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史海鈎沉 > 正文

【微揭秘】抗戰老照片 國軍偵查員被處決前最後的凝望

在一個弱國遭遇強國侵略,屢戰屢敗,危急震憾之時,產生一位百折不撓的領袖,以超人的智慧,領導軍民,奔赴勝利,這種人物歷史上曾經有過,至於勝利之後,對於身受其橫暴侵略達半年世紀之久的世仇,竟採取「不念舊惡」、「與人為善」的寬大政策,這種人物歷史上未曾有過!前者是豪傑作的事,後者只有聖賢才能做到!

@張夫子談歷史:1937年6月,國民政府行政院副院長兼財政部長孔祥熙應邀訪德,到德國萊茵河畔的魯爾兵工廠訂購了軍火,包括單兵防彈背心、重機槍、防毒面具、戰防炮、榴彈炮、坦克、自動手槍、步槍、鋼盔等,加上之前裝備的德械師,一共武裝了20個德械師,並接受德國顧問的訓練,這些裝備使得中央軍煥然一新。不過經過南京保衛戰、淞滬會戰等戰役,20個德械師基本被打光了,特別是淞滬會戰後,德械師幾乎殆盡了,不過徹底粉碎了日本3個月滅亡中國的計劃。

俞大維:抗戰初期的困難,我們只有可以想像,難以實際了解。我當時擔任兵工署署長,只知道那時全國各兵工廠一個月所以生產的子彈,加起來不夠淞滬前線一天的消耗!就靠着蔣委員長政略戰略的運用,才能維持民心士氣,阻滯敵人前進,爭取興國,而卒獲勝利。在一個弱國遭遇強國侵略,屢戰屢敗,危急震憾之時,產生一位百折不撓的領袖,以超人的智慧,領導軍民,奔赴勝利,這種人物歷史上曾經有過,至於勝利之後,對於身受其橫暴侵略達半年世紀之久的世仇,竟採取「不念舊惡」、「與人為善」的寬大政策,這種人物歷史上未曾有過!前者是豪傑作的事,後者只有聖賢才能做到!

1938年徐州會戰中,國軍偵查員被日軍識破俘獲,審訊完畢後押往野地處決,他對着國軍守衛的臨沂城作最後的凝望……(編者:也許正是這些可貴的情報引領張自忠率59軍強渡沂河重創了板垣師團,解了臨沂之圍,取得了抗戰以來的第一個大捷。)

抗戰時,國民黨高級官員力挺教育。1938年3月教育部部長陳立夫說「縱在戰時,其可伸縮者亦至有限,斷不能任意廢棄,致使國力根本動搖,將來國家有無人可用之危險。」,陳誠批駁「教育無用論」:「一個國家,要建國,要強盛,就要培養無量數的人才,以為領導,以為中堅。」他還說「教育是立國的根本,尤其當國家臨到存亡斷續的關頭,成為絕對的需要,這是一個國家最強韌、最可靠的生存力量」。

畢唐書:戰爭爆發後,國民政府有計劃地將大學遷往大陸,淪陷區90%的高級知識分子、50%以上的中級知識分子和37所高校都轉移到了大後方,這是一個奇蹟。陳誠時任軍事委員會政治部主任,其演講完全贊成學校內遷,將學生譽為國寶,鼓勵他們於國家危難之際努力完成學業,因為十年之後,國家的命運就掌握在他們手裏。(抗戰時期一項偉大的教育決策)

責任編輯: 白梅  來源:阿波羅網東方白編輯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18/0824/11629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