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 驚人之語 > 正文

哈佛學者:習思想面臨嚴峻國際考驗?

習的意識形態目標是強化個人統治,以一套原則定義黨,指導政策制定,從而影響現實。然而這裏有兩大問題:一是習思想是否實際上能強化黨和習近平本身,一是得到強化的黨和習近平,反過來對實現中國「偉大復興」的政策目標,是有利還是不利。

美國《外交政策》網站刊登哈佛大學學者、《中國改革者和西方經濟學家不可能合作打造全球性中國》(Unlikely Partners: Chinese Reformers, Western Economists, and the Making of Global China)一書作者格維茲博士(Julian Gewirtz)的文章說,習近平認為只有中國共產黨才能完成「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恢復中國的歷史地位。

這種意識形態已經寫進中國憲法,被稱之為「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簡稱習近平思想。習曾明確表示,無論經濟、外交還是其他政策,只有建立在這一意識形態基礎上才有意義。

習的意識形態目標是強化個人統治,以一套原則定義黨,指導政策制定,從而影響現實。然而這裏有兩大問題:一是習思想是否實際上能強化黨和習近平本身,一是得到強化的黨和習近平,反過來對實現中國「偉大復興」的政策目標,是有利還是不利。

習近平指望靠他心目中的核心目標之一——技術創新來迎接這些挑戰。如果中國不能成為世界創新的領袖,習思想就撞南牆了,整個復興計劃可能破產。「毛澤東思想」原則在前一個世代被拋棄,就是因為未能兌現承諾。習思想可能遭遇相同的命運,所以習近平的中國必須創新。

然而,中國的研究人員現在必須花大量時間跪拜習思想,大學校園的習思想研究成為頭號顯學,2017年的熱門課題。中國學術界越來越受到習思想束縛,幾十年來相對獨立的學術空間明顯收緊。強調「政治和意識形態表現」意味着國際協作和合作面臨新的障礙,但習近平在所有重要的經濟領域都是信心滿滿,不理會債務如山,人口老化,美中貿易衝突等一系列問題。習思想甚至暗示中國模式「為其他發展中國家實現現代化展示了新的路徑」,「提供了中國智慧和解決人類面臨問題的中國方法」。然而意識形態本身不能夠解決經濟問題。解決經濟問題需要調和複雜的,往往是相互矛盾的數據和分析報告,辯論政策選項。

但由於習思想載入了憲法,批評由習拍板的政策,風險巨大。習的發展道路,沒有提倡自由理念的經濟學家容身之處。寒蟬效應已經顯現,有助於糾正中國領導層錯誤的理性辯論,已經充滿風險。那些曾一度對政策選項提供過重要意見,甚至只是參與過公開討論的個人和組織,都面臨更強大的威懾。

對習近平來說,不幸最重要的問題是,他提出的意識形態是否實際上有助於實現中國「偉大復興」的目標。為技術創新投入大量資金,的確可能在短期內使中國取得有限的經濟效益,但並不能確定永葆黨的強大生命力和能力。

習近平對中國實力的意識形態炒作,可能引起其它國家的警惕,使各國對習違背鄧小平的「韜光養晦」政策,作出破壞性的抵制。屆時習及其意識形態加上中共,將廣受各方譴責。

觀察家們必須小心理解今天和明天的中國,不能簡單地接受習那一套觀念和話語表面的價值。他們必須嘗試理解,習那一套如何與現實世界互動。他們必須明白,中共領導人每天都在打着黨的意識形態的幌子做違法違規的事情。

責任編輯: 江一  來源:萬維讀者網江夏編譯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18/0822/11618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