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 民意 > 正文

許章潤:關心政治是法律人的天職

作者:
逐漸鬆綁社會,開放政治,而培育配套條件,特別是公民的言論自由和結社自由,才是大是大非。大經大法。畢竟,沒有這一合法性主權加冕儀式,則人民主權猶托空言,毫無實質意義。一日無此程序,一日無真正的人民主權,《憲法》文本寫得再漂亮,頂個球。

今日北國大寒,天地凍徹。各位懷揣心事,聚攏一堂,心中火熱。一路之上,我在想,如此不避嚴寒,是為了什麼。朋友,月總有虧,風豈無悲,置身當下,所慮所言,不外乎家事國事天下事,而總歸於此時此刻我們最為憂心之事。所以才會如此風寒無阻,非為弔古,夢繞漢唐,毋寧,心心念念的是當下的安危生計。

那麼,當下中國,這關乎安危生計的最為憂心之事,是什麼呢?剛才二老已然揭示,題旨深遠,多所啟發。從國棟君開頭致辭的一句話中,亦可引申出一脈線索。國棟說,每年聚會,並非基於什麼不可告人的「政治目的」,似乎也無多少特別的「政治思維」,只是出於知識興味和學術追求,在聚議切磋中激勵思想,而品味家事,回味國事,暢想天下事,盡一份公民之責,也盡一份公民的興味,不脫這一大框架,總圍繞着這一大哉問,而為這個叫做家國天下的一方水土上億萬國民的和平共處、共存共榮,牽腸掛肚,想方設法。究其實,法意人心,家國情懷,所謂務虛者也。是人就要說話,不是自言自語,而是交談,在交談中敞開自己,擁抱對方,而涵養人生,而保持人性。

我尋思,國棟所說的「政治目的」或者「政治思維」,實際上講的是,心逸日休,大家並無個人政治野心,也沒什麼額外的政治算計,同時,並不認同宮廷政治、秘密政治和王朝政治這一套,當然也拒斥基於市儈政治、民粹政治與爭權奪利的官場傾軋之沐猴而冠。凡此種種,非政治,解政治,反政治,腐化政治,非為吾儕所當摻和的勾當,也是今日作育社會、建設政治所當避免的取向。毋寧,生為市民,首先必得操心柴米油鹽;身為國民,隨祖國的脈動而動;既膺公民,則當關注和參與公眾之事。而但凡只要是個人,首先總會縈縈念念於一己的生存安危,謀求安寧、自由、平等與福祉。無他,就因為我們生活在也不得不生活在這一叫做社會和國家的時空,因而,社會如何,國家怎樣,關乎身家性命,連接着柴米油鹽,規定了我們的生聚作息,則怎能不掛念,怎能不揪心,怎能不嘰嘰喳喳。

因而,關心政治,乃至於參與政治,一種公民政治本身,是生而為人的人性,是啟蒙了的國民的公民自覺,更是法律人天然的稟賦,而構成了法律從業者須臾不應忘懷的天職。從而,它牽扯到法律與政治的關係,特別是強烈凸顯出現代政治的開放特性和平等價值,要求法律理性、法律治理聯通政治理性,縱貫於公民理性,而合力營造出一個首先是安全,繼之以愜意的家國天下。另一方面,政治必得託付於法制並規範於法治,經由法律安排而鋪設落地行走的程序肉身,以彰顯其開放平等特質。因此,法律人以法律為天下之公器,講程序,憑證據,討公道,構成了將政治法律化的特有路徑。其實,這是老掉牙的話題,隨人類之來而來,但卻並非是舉世落地的事實,甚至,是非常晚近出現、而吾土尚在奮取之人世景觀。故而,仍需深究,不懈追索,世世代代追索,時時刻刻盯緊。否則,一不小心,政治變成反政治,統治蛻形為壓迫,法律搖身一變成了打手,那時節,「驚起匆匆,劍倚西風」,大家都要遭殃。

說來有趣,P案審理之際,《環球日報》這家著名紙媒發表了一篇評論,其中一句話,其邏輯,其義理,實在令人哭笑不得。大意是,「此君執業律師,卻對政治很感興趣」。就是說,奇怪呀,一個吃法律飯的,不好好打官司,卻搗鼓政治,好比開飯館的廚師不好好埋頭炒菜,卻老問這蔬菜作料里有無殘留農藥,這食油料酒里可曾添加致癌成分,豈非多管閒事。

朋友,除非黑了心,否則,開飯館的廚師哪能不管蔬菜作料的品質呢?!民以食為天,人命關天,開店掌勺的連這都無所謂,還怎麼整嘛!因此,這篇評論的作者要麼確實無知,或者,裝作無知,要麼顛倒黑白,混淆視聽。各位,律師對政治感興趣,律師作為法律共同體一員,以法律思維臨床應對社會苦痛,而借法律理性來運作落實社會政治理想,是一切現代國家治理的通則,也是現代國家與現代政治、現代法律的高妙所在。小至一案一例,大至立法治國,君不見,無論是美利堅還是歐羅巴,東洋西洋,一俟非常政治結束,社會進入常態政治,那政治場上博弈的,多半都是學法律出身的嘛,做律師磨練出來的嘛!而且,多半是名牌學府法學院的產品呢。就是當今中國,一二把手,頂呱呱,響噹噹,亮堂堂,來自那一條馬路相隔的兩所名校,也都有法律學位呢!

其實,這其間沒啥子神秘嘛,就在於現代治理是一種法律治理結構,而法律治理,是法律人的治理。法律人的治理,是一個將政治理想轉化為法律規範,將法律規範付諸法權程序,而用法律理性來運作政治理性的這一複雜過程。頂細緻的技術活兒,利弊俱來,均在於此。但是,至少,它避免了神秘政治的詭譎和宮闈政治的殘酷,給人以預期,從而,給人以安全。因此,不是別的,恰恰是政治,我再說一遍,是政治,構成了我們律師、法學家、法學教授,和所有的共和國的公民,應當關心,應當思考,應當長夜縈懷的犖犖大端,是我們理應分享並必須承擔的公共事業。換言之,法律和政治是孿生子嘛,從來有分有際,卻又不離不舍。就算「法律是政治的晚禮服」,穿上它,穿到法治這個份上,總是雙方的體面,更是萬民的福分。不是別的,就在於它可能雖無輝煌,也不轟轟烈烈,但卻首先滿足了對於柴米油鹽過日子最為緊要的安全感這一需求。畢竟,億萬國民活在這一方水土,安全和安全感總是最為要命的事。而確定不移的法制和法治,順應人性卻又調理人慾,規範政治的同時又用法律理性制衡永恆衝動的政制,特別是那隱藏冠冕堂皇背後的永恆貪婪而囂張的人性,在此現代人世間,是最不壞的提供安全的公共產品嘛!至於其他,一件一件,一樁一樁,做一件是一件,料理一樁算一樁,慢慢往這個叫做社會和國家的大廈上加添吧,再說。

那麼,緊扣刻下中國的情形,法律或者法治能為政治做什麼呢?其間頭緒甚眾,其實,這幾十年在「法制建設」或者「建設法治國家」的名義下,一直在做,做的就是這一套。公私兩法,於公共生活和市民生活,齊頭並進,連接縫綴,成績不小呢!但就刻下而言,着眼大處,還是在於保衛社會、建設政治,而首要在於落實主權,「讓人民出場」。此為根本,亟需提上議事日程。

所謂「讓人民出場」,意思就是說,讓籠而統之的集合概念的億萬人民,成年明理、守法慎行的百姓,還原為個體選民,以具體個別的選民身份,合法有序,理性和平,每個幾年,行使回普選權,從日常的市民和國民這個狀態,經由當回選民而當回公民。進入公共生活的國民才算是公民,而自由在於通過分享公共權力而存在於,並且僅僅存在於公共生活之中。否則,只能任人宰割,總是朝不保夕。為此,逐漸鬆綁社會,開放政治,而培育配套條件,特別是公民的言論自由和結社自由,才是大是大非。大經大法。畢竟,沒有這一合法性主權加冕儀式,則人民主權猶托空言,毫無實質意義。一日無此程序,一日無真正的人民主權,《憲法》文本寫得再漂亮,頂個球。

「讓人民出場」,意味着經由可操作性法權程序表彰主權,從而奠立落實政權的政治正當性。論本質,論主旨,現代政治旨在「建構主權,分清敵我,劃分公私,進行決斷,提供和平」。——注意,是「提供和平」,而非僅只「維護治安」。沒有一個主權體的確立,各位,難以確定全體公民分享的共和國之為一個公共家園,這所謂的家國天下就有可能成為一黨之天下,一派之庭院,一家之私宅,一姓之私產,則共和國形同匪幫,人民無以措手足。

有鑑於此,今天還要重申這一普世大白話,即共和國是我們分享的公共家園,而非一黨一派一家一姓的天下。其實,此亦並非新意,只是「照章辦事」,實為1911後新中國的政治遺產和文化傳統,早為國共兩黨所接受,所奮鬥。早在1912年的中華民國約法,1947年的中華民國憲法,1982年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分別是第一條和第二條,都曾規定和依然規定着國家主權屬於中國人民這一條,如今之讓人民出場這一法意措置,不過是要把它坐實了而已。不管這個國家叫做中華民國、中華人民共和國還是其他什麼,其為全體國民分享的公共家園,國家的主權屬於全體國民之全體,這一條,總是政治的根本,需要通過人民之以選民身份出場來確定下來。這一條坐實了,庶幾乎,人民身為主權的一統代表,才能真正挺直了腰杆;也只有如你我一般的千千萬萬的具體的個人,這個「人民」的具體肉身,作為一介市民、國民和公民,作為一個個體,在公共生活中分享權力而活得像個人樣,這國家才不至於淪為匪幫。

從國家理性而言,自現代早期地中海文明以還的「權勢國家—權力政治」這一國家1.0版,進至大西洋文明往後之「憲政國家—憲法政治」這一國家的2.0版,再到晚近「文明國家—文化政治」這一國家的3.0版,契合的恰恰是「富強、民主和文明」這一近代中國的奮鬥進程。今日中國初步度過追求富強的1.0版本,正需向國家的2.0版本升級,是再明顯不過的是,而亟需啟動這一進程也。所謂「現代中國」之最終成型落地,必須跨過這一門檻,跨過這一門檻,就在此一搏!

也就因此,還需強調的是,既然政治的主旨在於締造和平,那麼,它意味着不能「用治安對付政治」,而只能兵來將擋水來土掩,「用政治對付政治」。換言之,開放政治,開放權力,讓公民行使《憲法》第35條規定的各項權利,經由橫向聯合,有序參與政治,分享政治權力。倘非如此,視之為違法犯罪,甚至以敵我關係定位,以此種思維來處理一國之內的公民政治,則其之為反政治,一種前現代政治,將「提供和平」這一政治秉賦等同於「刑事治安」,意味着這個國家骨血孱弱,終究難以為繼。至少,保留異議,善待異議,是這個民族作育思想活力,是這個文明涵養強健魂靈的不二法門,也是它們之自信與自強之最佳表現,而在和而不同的眾聲喧譁中,凝練民族智慧,提澌民族思維,積攢公共理性,締造偉大共和國。所以,剛才二老所講的言論自由、表達自由、信仰自由、良心自由,我之作為一個人,天生德於予,因此我具有秉持一己之良知良能,來與天地對話,從而,對政治發聲和參與這樣一個位格和權能,是天造地設,任何人不可剝奪的。

從而,需要將政治進程轉換為行政治理,將行政治理納入法制體系,在透明法權中依法施治,而以立法來進行政治決斷。講到這個地方,我想再說一遍的是,迄而至今,中國的國家治理和政治轉型有待進入常態政治,一種以建構全體國民在政治上和平共處為目的國家2.0版本。那種以治安對付政治,以行政吸納政治,而以市儈主義民粹主義的小恩小惠,來收買政治的做法,不打自招的是政治的反政治,道出了號稱共和國的朗朗乾坤之下,政治僅為少數人壟斷,而未成為天下眾人之事這一雖說反諷但卻真實冷酷的現實。

一男兩女,三副肩膀,六隻手,連接法意與人心,貫通法制與政制,撐起一份刊物,也就是擎起一片天,而為此眾聲喧譁,而為此公共生活之營造,發一聲,喊一嗓子。不易,不易,實在不易。謹綴數語,聊表敬意,並祈平安,盼望大家一起安寧過好日子。

責任編輯: 江一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18/0806/11542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