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 動態 > 正文

楊寧:進不了世界盃 砸錢和派記者卻最多的國家

—世界盃中國媒體最多背後有說道

作者:
在投入了巨額金錢、花大價錢請來一個個大牌教練,派出龐大記者團隊後,中國足球依然很爛,依然沒有起色,真正的原因在哪裏呢?當局不願也不敢承認的恐怕還是自家的體制出了大問題吧。

圖為2018世界盃開幕式上的表演

四年一度的足球世界盃正如火如荼的在俄羅斯進行着,依舊是不見中國隊的身影。不過,中國隊的缺席,並沒有阻擋中國眾多足球迷的熱情,除了上億每日守在電視機旁觀看的球迷外,還有成千上萬的人飛往俄羅斯,現場為喜愛的球隊加油助威。據國際足聯統計,中國球迷購買的本屆世界盃門票數超過4萬張,在所有國家中排第九。

但讓國際媒體大為不解的是,在現場採訪的媒體大部分也都來自中國。而在四年前的巴西足球世界盃,中國派出的記者也是最多的,多達120人。沒有中國球員的世界盃卻湧來了大批中國記者,不僅很多外國人不理解,而且中國記者也免不了遇到尷尬事。

日本媒體「Sportiva」6月18日就報導了這樣一件事:在世界盃揭幕戰前的媒體大廳內,一位阿根廷記者和中國記者發生了矛盾,中國記者很生氣,但阿根廷記者的一句話「你們主隊都不在這,為什麼你還那麼神氣?」讓其選擇了沉默。據報,中國記者在巴西時也曾被問到「沒有中國隊來巴西幹嘛」,自然是無言以對。

的確,如此眾多記者花費不菲到一線,除了採訪不到自家的球隊,很可能也因各種限制無法接近參賽的球隊,偶爾採訪到什麼大牌球星,也未必有什麼出彩的內容。那麼,他們最可以報導的是各種花邊新聞,而這些對於那些關注比賽本身的球迷們,就顯得無足輕重了。

既如此,為何國內媒體還要派出這麼多記者,甭管能否搶到新聞呢?國內有眾多球迷是一個因素,當今最高層喜歡足球也是一個因素,但同樣不可忽視的一個原因就是:在中國時政、經濟、社會、娛樂等新聞被高度鉗制的當今,或許只有體育新聞還是一個避風港,而對世界盃的關注,可以在某種程度上轉移當下國人對中美貿易戰、國內此起彼伏的抗議等的關注。

旅美學者何清漣女士曾將中國記者比喻為是「帶着鐐銬跳舞」。事實上,在中國絕不缺乏有良知的優秀的記者,但隨着當局文宣系統的加強控制和打壓,這樣的記者越來越少,很多記者只能在無奈中掙扎求生,被迫炮製沒人看的假新聞、爛新聞、充斥着黨話的新聞。5月發生的北京《法制晚報》深度新聞部被裁撤就是一個很典型的例子。

北京《法制晚報》深度新聞部一向以調查報導、深度挖掘社會問題受到社會重視。據海外媒體報導,自從今年1月,北京市團市委委派《北京青年報》副社長、全無新聞從業經歷的彭亮接管《法制晚報》以來,《法制晚報》內部人事遭到清洗和整肅,引發員工嚴重不滿。報社先後有4名編輯和記者離職,以抗議整肅行動。亦有記者抱怨無所適從。但可以想見的是,未來的《法制晚報》將變成一份更加平庸、完全聽從黨話的報紙。

此外,隨着中共政府《網路安全法》的實施,被指「傳播低俗內容」及「造成負面社會影響」的60多個經常報導名人緋聞的社交媒體賬號被關,南都娛樂周刊、芭莎娛樂、男人裝等幾十個娛樂公眾號也同時被封。另有快手,火山小視頻,今日頭條、抖音等因內容「低俗」、「暴力」、「血腥」被廣電總局約談,今日頭條旗下的「內涵段子」更是被突然宣佈永久關閉,引起軒然大波,全國各地的段子用戶抗議聲不斷。

如果說記者報導時政類、經濟類、社會類新聞,中宣部有着諸多的限制,那麼不涉及政治的娛樂、八卦網站為何被中共封殺呢?筆者推測,這極有可能是因為當局擔心這些公眾號和網站的影響力,因為他們的粉絲有幾百萬、上千萬。在中共內外交困的今天,一旦社會出現變局,這些公眾號和網站將發揮怎樣的作用,如是否成為反政府力量,難以預料,因此當局要防患於未然。

而且,公眾號披露的娛樂資訊背後難保不牽涉到某些官員,甚至某些高層。根據以往的報導,落馬的不少官員都和娛樂圈的明星們保持着曖昧關係,而這樣的醜聞暴露的越多,對中共越不利。如最近崔永元曝出的演藝圈「陰陽合同」牽出的不僅僅是一個個大腕,還有富豪和背後的高官。不過,其曝料未被封殺的一個可能是,其所牽涉的並非是現任高官。

在中國記者無法按照新聞規律、新聞自由撰寫有價值的真新聞的情況下,大陸各家報社、媒體網站為了不「惹麻煩」,也只能聽從中共的指令,只能在中共尚未大加限制的領域加大報導力度,足球世界盃就是如此。同時,媒體對足球的持續不減的熱情,當歸功於中共想打造「足球超級大國」和主辦世界盃的夢想。而當局在困境面前,應該也樂見一場足球盛宴轉移了國人的注意力,自然也鼓勵媒體的高調報導。

只是在投入了巨額金錢、花大價錢請來一個個大牌教練,派出龐大記者團隊後,中國足球依然很爛,依然沒有起色,真正的原因在哪裏呢?當局不願也不敢承認的恐怕還是自家的體制出了大問題吧。

責任編輯: 江一  來源:中文大紀元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18/0622/11331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