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大陸 > 正文

華誼兄弟的「至暗時刻」

「中國影視娛樂第一股」華誼兄弟(300027.SZ)迎來「至暗時刻」。

「質押套現、洗黑錢……」面對諸多質疑,華誼兄弟近期接連發佈公告進行回應。面對記者的採訪,華誼兄弟公關方面僅表示:「請以公告和官方發佈新聞為準。」

6月14日,記者來到位於北京朝陽區新源南路的華誼兄弟總部。在一樓大廳內,循環播放的宣傳片展示着華誼兄弟的發展歷程。畫面中不時閃現着馮小剛周迅李冰冰、廖凡、張涵予等影視明星的身影。如今,這些人當中,有的已經相繼出走,有的則與華誼兄弟一樣,被推上輿論的風口。

「兄弟」出走

1994年,34歲的王中軍從美國紐約州立大學畢業,與兄弟王中磊共同創辦華誼兄弟廣告公司。四年後,華誼方面投資了馮小剛影片《沒完沒了》、姜文影片《鬼子來了》,正式以投資方式進入電影行業。

2001~2010年,馮小剛導演的《大碗》《手機》《天下無賊》《非誠勿擾》等多部賀歲電影,這些影片幾乎都成為了當年賀歲檔的票房冠軍。華誼兄弟也逐漸在電影行業確立了龍頭地位。

除了馮小剛之外,早年華誼兄弟旗下還包括了周迅、黃曉明、李冰冰、范冰冰等一眾知名藝人。最輝煌之時,該公司周圍捆綁着近80%的流量明星。

2014年,華誼兄弟迎來20周年慶典,包括成龍、馮小剛、劉德華葛優張國立、宋丹丹、李冰冰、姚晨等近百位明星助陣。

本報記者查閱華誼兄弟上市時的招股說明書獲悉,當時華誼兄弟的製作人及導演隊伍中包括了馮小剛、張紀中等一批知名電影人;簽約藝人76位,包括李冰冰、周迅、黃曉明、張涵予、陸毅鄧超、任泉、王寶強等一大批影視明星均與其簽訂了獨家演藝經紀合約。

但從2005年開始,華誼兄弟旗下藝人紛紛跳槽,一線明星如陳道明、夏雨、胡軍、周韻、佟大為、任泉以及楊紫瓊關之琳劉嘉玲、吳君如、袁詠儀等,跟隨華誼兄弟經紀公司原總裁王京花轉投橙天娛樂。當時,王京花的出走被認為是華誼兄弟史上一大危機。之後,范冰冰也離開並成立工作室。2010年黃曉明、周迅又相繼離開。

2013年,因影片《西遊降魔篇》的票房分紅問題,華誼兄弟與周星馳的控股公司崴盈投資有限公司間的矛盾升級,最後甚至對簿公堂。與華誼兄弟分道揚鑣後,周星馳的影片《美人魚》選擇了光線傳媒作為合作方。《美人魚》在中國 大陸獲得了34億元票房,這讓光線傳媒的市值反超華誼兄弟,成為業界龍頭。

併購爭議

2009年,華誼兄弟成功登陸創業板。但此後發生的多起併購也成為了如今外界質疑的焦點。

上市後,華誼兄弟曾以1.48億元收購掌趣科技22%股權。此後的8年間,通過減持掌趣科技股票,華誼兄弟累計套現接近20億元;2013年,華誼兄弟斥資6.72億元收購銀漢科技50.88%的股權,2017年6月,華誼兄弟出售銀漢科技25.88%股權,轉讓價格為6.47億元。

2015年10月22日,華誼兄弟宣佈以7.56億元收購浙江東陽浩瀚影視娛樂有限公司70%股權。當時,後者僅成立一天時間,明星股東包括李晨馮紹峰Angelababy、鄭愷、杜淳、陳赫。如按上述收購價格計算,標的估值高達10.8億元。

一個月之後的2015年11月19日,華誼兄弟以10.5億美元收購馮小剛和陸國強為股東的公司東陽美拉70%股權。彼時,標的公司所有者權益為-0.55萬元。這意味着一家淨資產值為負的公司被華誼兄弟給出高達15億元的估值。

一位前華誼兄弟研究院人士對本報記者說道:「這是資本市場的邏輯使然,認為明星就是資產,能夠持續產生價值,所以上市公司如此操作,以期獲得資本市場認可。」在其看來如今明星並不一定需要依賴作品,明星的價值在於注意力。

在一系列的併購之後,截至2018年一季度,華誼兄弟的商譽達30.47億元,占歸母淨資產比例30.75%。對此,王中軍在6月11日晚間的公開信中稱:「所謂商譽,也實在不必放大到洪水猛獸的高度。華誼的商譽在影視行業處於中等水平。」

對此,長江商學院教授薛雲奎對記者表示:「王中軍這樣的回應有些過於輕描淡寫。畢竟是30億元的資產,而且,它很可能會成為未來的潛在經營風險。這30億元商譽還只是明面上的商譽。華誼其他參股的股權投資溢價在長期股權投資項目中表達,尚未在商譽項目中表現。這部分包括投資溢價在內的長期股權投資累計超過70億元。若加上這部分資產中的溢價,相信華誼實質上的商譽恐怕要遠大於30億元。當然,由於缺乏公開資料查證,具體數字難以準確確定。」

薛雲奎認為,華誼自上市以來總共控股和參股的公司超過120家,其中有像銀漢科技一樣的成功案例,但也有諸多失敗案例。比如2016年報中披露,巨資投資港股超凡網絡(GURU online),而超凡網絡股價暴跌不止,致使當年其所投資股票公允價值變動損失13.15億元。「如果董事長眼裏只看到成績,而看不見風險,這樣的公司實質上已經非常危險了。」他說道。

值得指出的是,在2014年,王中軍曾提出「去電影單一化」戰略。當年,光線傳媒投資發行的電影實現票房約31億元,票房金額位居國內電影集團的第一名,而華誼兄弟的影視娛樂板塊業務投入同比減少38.37%,該項業務的毛利率同比減少4.76%。

薛雲奎對記者表示,投資收益大過主營業務對利潤的貢獻,說明公司電影主業不賺錢或賺錢不易。影視公司利用資本市場平台和自身品牌知名度從事股權投資獲得收益,本無可厚非,只是這樣的盈利模式難以持續。不能說明公司的核心競爭力。

質押風波

如今,「二王」(王中軍、王中磊)股權質押,再次讓華誼兄弟深陷輿論旋渦。

6月12日,華誼兄弟公告,截至該公告日,王中磊持股份占公司總股本的6.19%,累計被質押共計約1.47億股,占公司總股本的5.30%。而王中軍累計被質押共計約5.23億股,占公司總股本的18.85%。

根據公告,王氏兄弟質押股票的資金用途為個人融資需求,以及擬用於項目投資及股權投資等。但是公告一出,有關「二王」套現跑路的傳言四起。王中軍回應稱,股權質押不是拋售股票,更不等同於「套現」。

薛雲奎對記者表示:「股東質押股權屬於股東的個人行為,與公司資產或現金無關。由於大股東股權鎖定不能從二級市場減持,質押融資便成為另外一種變現的手段。」

雖然王中軍稱2014年以來未減持過公司股份,但記者梳理發現,實際上在2014年以前,「二王」曾多次減持。

2012年的禁售期過後,王中磊於2013年5月24日、27日通過競價交易分別拋售公司股票457萬股、117.56萬股,累計套現1.77億元。王中軍隨後於8月16日、20日合計減持1100萬股,套現4億元。

在此次減持後,王氏兄弟共計持有華誼兄弟31.64%的股份。對於兩大股東的連續減持,華誼兄弟解釋稱,減持主要是為孩子工作、理財、投資新項目等原因。

除此之外,在2013年11月28日,王中磊還減持公司無限售流通股456萬股,減持均價為30.32元,套現1.38億元。僅在2013年期間,王氏兄弟共減持套現7.15億元。

責任編輯: 秦瑞  來源:中經e商圈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18/0617/11309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