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 好文 > 正文

沉雁:中國高考 逆人性反真理

—中國式高考 既是獨木橋更是奈河橋

作者:
燒書,無疑是對高考前純潔賽跑所積蓄的憤怒的一次集中宣洩,這憤怒里包含了對知識的苦大仇深和對真理的不再嚮往,從這憤怒,你能說這賽跑還是純潔的?考試理當是對個人掌握的知識真理的考核,如果參考者能從考核中產生對知識和真理的更加興趣,至少也不厭惡,說明考試就是健康教育的重要環節。但中國式考試尤其高考卻與之相反,中國式高考反而激發了參考者對知識和真理的極端憤怒,說明這高考本身就是逆人性的反真理的。

大陸高三生瘋狂撕書釋放壓力(大紀元圖片庫)

早上醒來,有微友發來邀請一道祈禱的段子,祈禱所有參加高考的學生順利考出滿意的成績,我才知道今天又是一年一度高考的第一天。

我對高考並沒有特別的回憶,因為體院招生文考比例很低,所以就沒有那種過獨木橋的難忘記億。但我的所有同齡親戚基本都參加過高考,當然他們大多數都因高考獲得了他們想要的成功,每每聚在一起都能念念不忘當年的黑色七月,現在叫六月。但從他們眉飛色舞的回憶看不出任何痛苦,簡直就是他們最美好的人生時光。所以,他們最喜歡的是高中同學聚會。

我發現大多數人都喜歡高中的同學會,據說那是一場純潔的賽跑,尤其對高中時的老師特別放在心裏,隔三差五都有成功的同學組織感恩老師栽培的歡樂總動員。大學同學會其實就很應付了,一般十年二十年才有一次參與不多的同學會。到了研究生博士生就更少同學會了,尤其長期工作一起的同事更不會聚會,大多數人離開原單位都把同事全拉黑,恨不得老死不相往來。

從天天想聚的高中同學會到老死不想往來的同事黑,為什麼發生了這麼大的急轉彎?問題出在哪裏?我在設想這樣一個情景,如果所有同窗三年的高中同學又恰好同時工作在同一個單位,三五年後,他們還想不想同學會?答案估計很不樂觀。但事實上,所有的同齡同事都是曾經不同學校的高中同學,他們都經歷了曾經相同純潔的賽跑,但為何不能將曾經的純潔延續到後來的同事賽跑中去呢?可想而知,曾經的純潔是多麼脆弱得不堪一擊,再可想而知,高中同學的純潔回憶是多麼自欺欺人。

高中三年之所以給人感覺很純潔,這是中國人的純潔觀念出了大問題,只要看不見錢和權參與的賽跑,中國人都稱之為純潔的賽跑,這是對高中尤其高考的莫大幻覺。就在昨天晚上,有微友發來幾個視頻,全是即將參加高考的學生燒書的壯觀場景。我相信,凡是經歷過高考的人,一定都有燒書的豪情或衝動,這應該是全世界獨一無二的中國風景。

燒書,無疑是對高考前純潔賽跑所積蓄的憤怒的一次集中宣洩,這憤怒里包含了對知識的苦大仇深和對真理的不再嚮往,從這憤怒,你能說這賽跑還是純潔的?考試理當是對個人掌握的知識真理的考核,如果參考者能從考核中產生對知識和真理的更加興趣,至少也不厭惡,說明考試就是健康教育的重要環節。但中國式考試尤其高考卻與之相反,中國式高考反而激發了參考者對知識和真理的極端憤怒,說明這高考本身就是逆人性的反真理的。

逆人性必然反真理。但是,有人恨高考嗎?沒有,越是底層出身的學生越是認為高考最公平,社會越是不公平,高考越是公平的象徵,因為高考是無權無勢的孩子的唯一上升通道。但凡考上大學的孩子,無論是否燒過書還是沒燒過書,十年,二十年,幾十年後,越是成功的孩子越是感謝高考,曾經燒書的憤怒反而成了自己難以忘卻的紀念。中國式高考所蘊含逆人性反真理的仇恨教育,就是這樣通過高考成功者的鳳凰涅槃,輕輕地深深地並快樂地根植於主流社會和精英群體。

美國著名社會心理學家奧爾波特說:「越是快樂地獲得越是與人分享,越是痛苦地獲得越是排他地固守」。中國最難改變的原因也許就在這裏,恢復高考四十年來,用煉獄般痛苦的高考競賽流水生產的精英成功者,已經固化了整個國家的意識形態和人文道德,他們曾經的痛苦最需要更多的後來者痛苦買單,這就叫排他性固守。因為他們的成功是痛苦地獲得,所以他們一生的幸福就是,不是給他人創造快樂獲得的輕鬆而是給他人製造更難獲得的煎熬。

一個人活着不是給人創造快樂而是製造痛苦,這就叫逆人性,而中國式高考完美完成了青少年人性逆轉的臨門一腳。如果把中國教育看作是一條通向人性地獄的路,中國高考就是人人必經的奈河橋,所有教育工作者呢?他們全都是慈祥的孟婆婆,都在精心熬製叫你忘掉天性童真的孟婆湯。無論是誰,只要上了中國教育這條路,人性就開始逆轉;只要喝了中國老師的孟婆湯,人性就加速逆轉;只要過了中國高考這座橋,立馬人鬼兩重天。

教育和高考本身就逆人性,如果還公平,這是最恐怖的。中國式高考的真正魔力就在這裏,它比其它任何賽跑看起來都公平,從奴隸到將軍,從鯉魚躍龍門,從草根升鳳凰,人人都有逆人性賽跑的平等機會。平等性是高考的獨木橋,逆人性是高考的奈河橋,一路上暢飲著老師的孟婆湯,將自己變成鬼的同時,也把一個國家變成了人間煉獄。

責任編輯: 江一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18/0613/11289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