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國際新聞 > 正文

擊落了馬航客機 真相背後的全球信息戰

「假如真相對俄羅斯不利,俄羅斯就讓真相不存在」

2014年7月17日當地時間下午五點,從荷蘭阿姆斯特丹飛往馬來西亞吉隆坡的馬來西亞航空公司MH17客機在烏克蘭東部頓涅茨克地區上空遭導彈擊中,因劇烈爆炸引發空中解體,機上298人全部遇難。

2018年5月24日,五國聯合調查組(JIT)再次召開階段性新聞發佈會。在會上,除了已被確認過多次的事件經過,調查組還公佈了事發前後負責運輸和操作防空導彈系統的俄軍部隊番號——俄羅斯駐庫爾斯克部隊第53防空旅。第二天,調查機構Bellingcat進一步將指控具體到了個人。至此,對MH17墜機事件本身的調查已近尾聲,結論並不出人意料:MH17上的近三百人死於俄方的「山毛櫸」地對空導彈。

5月24日,荷蘭檢方在通報MH17中期調查報告時展示「兇手」導彈;

而在另一邊,俄羅斯政府照例否認了所有指控,並將全部調查指為「不客觀」。俄羅斯國防部聲稱在Bellingcat的報告當中「發現了SBU(烏克蘭國家安全局)的痕跡」,身在聖彼得堡經濟論壇的俄羅斯總統普京則回答說,請大家不要忘記烏克蘭曾在黑海上空擊落過俄羅斯圖-154客機。

荷蘭政府網站公佈的聯合聲明

發佈會後第二天,荷蘭與澳大利亞政府聯名發佈聲明,將俄羅斯指為擊落MH17的直接責任人並要求俄方對相應調查結果做出解釋,「兩國均認為俄羅斯要為擊落MH17承擔責任。」荷蘭政府在聲明當中說,「(如果溝通失敗,)可能的下一步是將此案遞交國際法庭或組織進行裁決。」

5月30日,俄羅斯駐聯合國大使瓦西里·涅邊賈對此給出了一個同樣並不新鮮的回答:「沒人有資格向俄羅斯下什麼最後通牒。」

MH17事件:一個信息戰標本

全世界範圍內,MH17墜機事件恐怕是普通網民第一次目睹俄式信息戰的現場實況。大部分人並不關心基輔獨立廣場上的狙擊手或敖德薩工會大樓的縱火犯,烏克蘭危機也可以被套進某些萬能的解釋模板,但對於MH17,全世界眼睜睜地看着俄羅斯在7月17日當晚不到四小時的時間裏提出了至少四種對事件的解釋,其中甚至沒有任何兩種能夠同時成立。

MH17墜機事件當晚俄媒報道版本匯總

顯而易見,擊落MH17的只有可能是戰鬥機或地對空導彈二者之一。如果烏克蘭軍機已經逼近MH17,誤將民航客機當作普京專機的說法就難以成立,而如果烏克蘭軍方真的相信那是普京專機,攻擊的目的就顯然不會是嫁禍烏克蘭東部武裝分子。與此同時,如果MH17是因為收到(烏克蘭軍方的)惡意指示而在錯誤的時間出現在了錯誤的地點,那麼擊落飛機的就不會是烏克蘭軍方——在俄羅斯各路官媒的敘述里,2014年7月17日的頓涅茨克上空仿佛出現了幾個異次元空間。

7月17日當天俄新社新聞:「航空局消息人士:烏克蘭導彈的目標可能是普京專機」

而這不過是個開始,之後的幾天內,圍觀群眾的想像力極限被一次又一次地刷新,從「MH17從荷蘭起飛時就滿飛機死人」,到「根本不存在什麼MH17」,很少有什麼事件能在引爆的信息混亂程度方面與MH17相比。儘管基礎事實清晰直白到了一目了然的地步,但在事發當時,試圖解釋發生了什麼卻幾近沒有可能。

俄羅斯國防部從7月21日起提供的試圖同時支持相反結論的各項證據幾乎立即就被證明造假,俄羅斯政府整整一年裏在「空對空」-「地對空」之間搖擺不定,針對MH17的信息轟炸則一直持續至今。或許更簡潔的例子更具說服力:早在2014年7月18日,自稱在基輔機場工作的「西班牙空管員卡洛斯」就已承認造假並註銷了推特賬號,同天西班牙駐烏克蘭使館也已聲明查無此人。但對於俄羅斯政府高層,「西班牙空管員」的故事依然流行——直到2017年9月的採訪當中,普京依然在重複它。

講述真相的權力

MH17被擊落以後的四年,「信息戰」成了國際政治中的核心關鍵詞,從美國大選到英國脫歐,從加泰羅尼亞公投到德黑蘭街頭抗議,俄羅斯或真或假的影子無處不在。而如果真的將這一切視為俄羅斯與整個外部世界的一場戰爭,那麼MH17必然是其中繞不開的那場戰役:正是在MH17的悲劇發生以後,雙方的真正角力不再圍繞着對真相的調查展開,而變成了對講述真相的權力的爭奪戰。

路人在阿姆斯特丹機場為MH17死難者獻花致哀

顯而易見,四年來俄羅斯在這一目標上投入的人力物力無法計數:短期內集中生產出來的相互衝突的海量敘述,通過偽造身份形成的虛擬人格,由各種「內部消息人士」組成的媒體報道,負責推波助瀾的網絡水軍,不止一種陰謀論猜想,還有最重要的,以國家身份公佈的虛假證據。事後回顧,MH17無疑觸發了堪稱陣容空前的信息攻勢,其中的不少手法還將在未來幾年中反覆出現,成為某種固定套路:兩個月前在英國遭毒殺(未遂)的前俄羅斯特工斯克里帕爾一案當中,俄羅斯的幾乎全部反應就都與MH17事發當時如出一轍。

問題在於,MH17事件的基礎事實是如此清晰簡單,甚至可以說,只要曾看到過東烏武裝分子頭目斯特列科夫在7月17日當天下午發佈的「成功擊落烏軍安-26運輸機」的消息,就足以讓任何人在一分鐘內得出與如今聯合調查組同樣的結論——當晚該帖以及俄羅斯各大媒體轉載該帖的文章均被刪除,沒有任何人曾找到過這架傳說中的安-26,而同時同地墜毀的正是MH17。但事實上,聯合調查組一直在竭力爭奪真相講述權,並且還經常處於下風。

東烏武裝分子領導人斯特列科夫當天關於擊落安-26的「捷報」

2015年10月,當時的美國總統候選人特朗普公開表示,「沒有證據證明應當為MH17事故指責俄羅斯」。這並不值得意外,關於MH17「內幕」、「真相」的陰謀論故事在全球各語種網絡當中都長期存在,當開展調查的各方用越來越多的細節將同一個結論變得越來越難於讀完,另一邊的陰謀論故事卻推陳出新,源源不斷。

而俄羅斯國內的民調數據表明,重塑現實的戰術至少取得了部分的成功:2014年11月的調查結果顯示,超過90%的俄羅斯民眾相信擊落MH17的是烏克蘭政府,而在2016年進行的另一次調查中,這一數字雖有所下降,依然超過了半數。顯而易見地,信息壟斷條件在其中起到了決定性作用——在這種條件下,外界任何一方對於俄羅斯的指責,與雙方的認知偏差本身一起,都將成為現成的「恐俄症」、「反俄勢力」存在的證據。

「山毛櫸」地對空導彈;來源:維基百科

5月20日,多位MH17遇難者家屬聯名簽署致全體俄羅斯公民的公開信,呼籲理解、同理心、真相甚至是良知。這封信與幾天後聯合調查組與Bellingcat兩場接踵而來的新聞發佈會一起,在事實上形成了試圖打破俄羅斯信息壟斷、彌合雙方認知偏差的又一場聯合行動。但一如此前的無數次類似努力一樣,接收到這些信息的仍舊只有邊界幾乎已經固定的一小部分人。

MH17之後:全球信息戰的開始?

從目前已知的所有信息來看,導致MH17慘劇的最有可能的原因仍是誤擊——沒有任何一方有蓄意攻擊民航飛機的理由,其中當然也包括俄羅斯。但此後四年,這起意外帶來的影響已經超出了悲劇本身:MH17事件觸發的全面信息攻勢,在許多方面都可以看作是後來俄羅斯在境外進行的各種行動的一個母本。

在2014年7月之前,俄羅斯媒體已經操作過著名的「烏克蘭十字架死刑」事件:一位俄羅斯族母親在鏡頭前聲稱自己三歲的孩子被「烏克蘭法西斯」活活釘死在了十字架上。這起事實上並不存在的事件在動員俄羅斯國內戰爭情緒的過程中曾起到過關鍵作用,但在當時,克里姆林宮並未試圖將攻勢擴展到國境以外。

工作人員調查MH17墜毀現場

2014年9月,美國多州接連發生虛假信息攻擊,從「哥倫比亞化學品泄漏」到「黑人女性被警察擊斃」,這些從未在現實中發生、僅存在於社交網絡和新聞敘述中的虛擬事件拉開了「信息戰」的真正序幕。2015年,與MH17幾乎完全一樣的劇本在敘利亞化武風波中再次上演。2016年,一條「德俄混血13歲女孩遭難民強姦」的消息掀翻了德國,順便還橫掃了幾乎全世界。依靠大量相互牴觸的信息,它將「沒有人知道究竟發生了什麼」變成了唯一結論,真相不復存在,觀點則因此變成了立場本身。

2018年,所有的這些質疑、反轉和相互否定已經被人習以為常,烏克蘭和敘利亞的戰火仍未平息,俄羅斯之外的其他國家正徒勞地試圖捕捉信息戰的幽靈,而MH17的故事還在繼續。MH17墜毀後兩個月,俄羅斯國家電視台核心人物德米特里·基謝廖夫曾經說過,「信息戰現在是戰爭的主要形式」。

這是一個用表象取代實質,用敘述置換體驗的時代,時至今日,沒有人知道MH17事件距離聯合調查組計劃中的國際法庭還有多遠,留給圍觀群眾的幾乎是一個哲學問題:如此攻勢之下,你是否還相信存在不依賴立場依然能被認知的「事實」?

責任編輯: 時方  來源:搜狐軍事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18/0611/11280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