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中國經濟 > 正文

「違約潮」愈演愈烈 國儲能源被曝3.5億美元債違約

國儲能源今日被曝未能按時償還5月11日到期的3.5億美元債券,構成技術性違約,按西方會計準則視為技術性破產。該筆違約產生的交叉違約將會對2021及2022年到期的債券兌付產生影響。

國儲能源這樣的企業也難逃違約的命運,這讓投資者對中國債市的擔憂進一步升級。

國儲能源在5月27日向港交所提交的文件中表示,其全資子公司發行的美元債因未能按時償還本金,現構成技術性違約。按西方會計準則視為技術性破產。此批債券於今年5月11日到期,本金3.5億美元,票息5.25%。

對於債券違約,這家擁有18億美元海外債券的石油和天然氣生產商解釋稱,主要是因國內「信貸環境的收緊」。

不僅如此,公司計劃暫停2021年到期、票息為5.55%美元債券(4億美元)及2022年到期、票息為6.3%港元票據(2.55億美元)利息支付,意味着本次事件已觸發交叉違約。國儲能源目前正尋求出售資產和進行債券重組來緩解企業緊張的現金流。

彭博社報道,國儲能源執行總裁林建邦在上周五接受參訪時曾談到,由於資金尚未到位,國儲能源的海外子公司未能收到來自母公司的3.5億美元債券本金。此外,林建邦在今日接受彭博採訪時坦言,明年1月和11月到期的2019年票據也會觸發違約。目前正與受託人討論於5月25日到期的2019年11月債券,截止發稿前該筆款項尚未被支付。

彭博社援引澳新英航信貸策略主管Owen Gallimore稱,「違約增加了投資者對中國美元債券的擔憂。由於在岸融資已被限制有一段時間,現在其對企業再融資產生了不小的壓力。」

國儲能源的窘境表明,中國的去槓桿正對企業部門融資產生巨大影響。債券利率上看,3年期AA級垃圾債和最高等級債券的息差在今年上升了28個基點,已達2017年6月以來最高。

違約頻發的中國債市

由於國內政府鼓勵根據信貸風險來進行市場基準定價,近來違約事件頻發。今年國內僅信用債市場目前為止便有20支信用債違約,違約金額166億元。

當企業高槓桿遇上信用緊縮,其融資成本必然飆升,致使實體企業現金流極度緊張,極易導致信用違約。

彭博援引摩根大通亞洲私人銀行固定收益、貨幣和大宗商品執行董事Anne Zhang表示,

"國儲能源違約表明,在岸流動性環境確實非常艱難,發行人無法從市場或銀行中獲得資金。我預計中國的債券投資者今年將面臨更多的違約。從短期看,企業在海外市場受到了不小的衝擊。」

責任編輯: 楚天  來源:華爾街見聞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18/0528/11210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