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大陸 > 正文

「奧數天才」付雲皓們 都去哪兒了?

國際數學奧林匹克競賽(International Mathematical Olympiad,以下簡稱 IMO)2002、2003連續兩年的滿分金牌得主付雲皓,近日因為《人物》雜誌的特稿《奧數天才墜落之後》,被再度拽入輿論的漩渦之中。文章發佈次日,他本人撰寫了回應文章《奧數天才墜落之後——在腳踏實地處》,將圍繞「天才」、「奧數」、「數學研究」以及「成才」等詞彙展開的討論,推至高潮。

在各類學科競賽盛行的中國,儘管絕大多數人無緣參賽,IMO仍收穫了極高的關注度。拿下IMO獎牌等同於收穫進入國內外頂尖高校的敲門磚。而對於部分參賽者而言,這項榮譽的價值遠不止於此,當他們從名校畢業、最終選擇開辦第三方培訓學校時,IMO獲獎者或參賽者的身份仍會被添進簡歷的醒目位置。

這些從全國成百上千名中學生中精挑細選出的選手,在1985年首次代表中國參賽,在極短的時間內贏得了優異的戰績。

IMO的發展史很短。1959年第一屆賽事在羅馬尼亞舉行時,參賽國只有東歐七國。隨後每一年(1980年除外),這場競賽未曾中斷,影響力也在不斷增長——參賽國數目的攀上是一個例證。

這場「智力較量」的難度,通過其賽制即可窺探——

-參賽團隊:每支隊伍以國家或地區為單位組成,最多可派出6名參賽選手。參賽者的參賽年齡必須未滿20周歲,且最高學歷為中學,參賽次數不做限制。

考題:試卷共有6道題目,每題7分。比賽分兩日進行,每日上午9時至下午1時30分,參賽者有4.5個小時解決3道問題。

-命題範圍:一般落在代數、幾何、數論和組合數學四大類中,不超出公認的中學數學課程範圍。

-獎項評定:獲獎人數一般不超過全體參賽人員的一半,金、銀、銅獎的比例為1:2:3。特別將會給予使用了精妙解法的參賽者。

IMO對參賽團隊規模及評獎比例的限制,使媒體與大眾理所當然地將「數學天才」的稱號扣在了參賽者頭上。隨之一併投射在這個群體上的,是對他們利用其天賦繼續在數學研究領域發揚光大的期許。

而隱藏在這份期許背後的,則是一個不斷被重提的疑問:付雲皓們都去哪兒了?

通過公開信息,記者統計了付雲皓及其同屆和往屆中國參賽者的去向:

1985至2003年,IMO的中國參賽者共計97人,包括付雲皓在內的8人參與了兩屆比賽。我們一共追蹤到了其中74人從本科畢業至今的人生選擇:本科時選擇數學專業的個體有71.62%,如今從事職業仍與數學研究或教學直接相關的人數佔比縮小為48.65%;儘管本科學習金融專業的人數為零,但目前從事金融行業的人數僅次於高校數學教研。

圖2中沒有呈現的,是關於每位參賽者更具起伏的人生故事。

比如於1997年獲得奧賽金牌的安金鵬,被縣文化局炮製出了一個「努力擺脫窮困家境,奮力求學,終償所願的動人形象」。這段被虛構、誇張的「勵志故事」至今仍在網上流傳,而他本人撰寫的澄清博文則被淹沒在互聯網的喧囂之中。(注①)

1986年獲得金牌的張浩,在2014年因病離世。他生前是上海四季教育培訓有限公司的首席教師,據稱在離世前的最後幾天仍在為「亞太小學數學奧林匹克邀請賽」上海賽區決賽閱卷。2017年,上海四季教育成立十周年,在紐交所敲響了上市鍾。(注②)

責任編輯: 夏雨荷  來源:澎湃新聞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18/0516/11146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