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 驚人之語 > 正文

天狐行空:中美「貿易戰」與老百姓的關係 尤其「愛國者」要細細看

作者:
由於特殊的國情,我國的外貿企業出口越多,我們給它們買的單就越多、人民幣貶值就越多。比如你有100萬存款,2000年時在一個中等城市能買10套100平米的房子,但現在卻連一套甚至半套都買不了了。這就是貨幣貶值的功勞。而貨幣貶值又有外貿企業「出口創匯」的功勞。

最近中美「貿易戰」是個熱點,而且似乎越來越熱。

為什麼會成為熱點?因為大家都很關注,甚至有人憤慨,有人擔憂。

大家為什麼這麼關注呢?除了愛國熱情,可能大家都覺得與自己有關。但實際上並非許多人想像的樣子。

為什麼這麼說呢?

我們先不說中國進出口貿易的主體是國企,家大業大,有抗風險的能力,比如「兩桶油」,就是國際油價翻一倍它們也是穩賺不賠,因為它們在國內市場有絕對的壟斷地位和定價權,哪怕國際油價腰斬的時候都不降價或降得可憐,賺得盆滿缽的也不給你分紅,你操啥心呢?操也白操。你真正應該關注和操心的應該是我在下面要談的問題。那才是真正地與你有關,值得你關注和憂心。

沒錯,誠如大家所知,如果中美真的爆發貿易戰,因為我們的生活必須品進口很少,可以說對我們的生活影響不大,影響最大的是我國的出口貿易。而出口貿易與國內貿易對我們來說卻是完全不同的,甚至可以說是影響很大的,但卻可能不是你想像的樣子,甚至遠遠超出你的想像。這是許多人不知道或不了解的,也是筆者在本文中重點要說的,但卻是主流經濟學家們不會告訴你的。

那麼,我國的出口貿易與國內貿易對我們來說究竟是怎麼個「不同」法?對你我又有何實質影響?

這事說起來稍微有點枯燥,但攸關你的口袋的鼓癟,你可要仔細看喲。

舉個例子:你在國內買了1公斤蘋果,賣主的成本是每公斤6元人民幣,你和賣主以每公斤6.28元人民幣成交,他賺0.28元人民幣;但如果是這個賣主把這1公斤蘋果賣給了美國人呢,情況就完全不同了!因為按當前的匯率他應該換回1美元,但事實上卻不是。因為有出口退稅補貼政策的扶持,他為了提高在美國市場的「價格競爭力」,為了多賣貨和多領退稅補貼,就以低於成本價——比你買他的蘋果低得多的價格(比如說0.8美元,約5元人民幣)賣給了美國人(這就是為什麼同樣的中國貨在美國都比在國內便宜很多的原因),如果他同樣要賺0.28元人民幣的話,政府就得補貼他0.2美元(約1.28元人民幣),這其實就是讓全民替他買單了(當然也包括你和你的家人),因為全民都是納稅人(因為所有的商品價格都是加了稅之後的價格,所以人人都是納稅人,包括剛出生的嬰兒和剛去世三天的逝者,因為嬰兒和剛去世三天的人也要消費)。

換言之,如果他是賣給你,你付出6.28元人民幣,得到了1公斤蘋果;而他要是賣給美國人,你啥也沒有得到,卻要為他分擔每公斤1.28元人民幣的補貼。但這還沒完,因為你還要繼續為他分擔——由於外匯管制,外幣不能在國內市場自由流通和使用,這位賣主在美國賣出1公斤蘋果後,在進海關時要將這0.8美元兌換成人民幣5元才能在國內市場進行再採購或再生產。這5元人民幣是怎麼來的?當然是央行增發出來給他的,因為人民幣與美元人為地掛鈎(學術術語叫「美元本位」),即進來多少美元就要按相應的比例增發多少人民幣(同時將美元集中起來作為我國的外匯儲備)。反之,如果是將這0.8美元用於進口相應的美貨,就不用增發這5元的人民幣了,否則,這增發的5元人民幣就相當於是又讓你替這個賣主第二次買單了(因為增發貨幣就意味着貨幣貶值,而貨幣貶值貶的不僅是你現在掙的錢,連同你一生的積蓄都一起貶了,所以超發貨幣也叫「剪羊毛」)。

由此可見,同樣是這1公斤蘋果,同樣是這個賣主每公斤賺0.28元人民幣,如果是他出售給我們中國人,我國就不用增發人民幣,人民幣也就不會貶值;但如果是賣給美國人,不但會抬高蘋果的國內價格,而且我們除了替他買單1.28元人民幣的補貼,還要為他買單5元人民幣換外匯的錢(通過貨幣貶值的方式),加起來這連本帶利的6.28元全讓我們買單了,而我們卻啥也沒得到!換言之,他每賣給美國人一公斤蘋果,我們就會平白無故地出6.28元人民幣的錢!

算算看,以2017年我國對美出口2.91萬億人民幣計算,單是2017年我們全民就替我國的外貿企業出了2.91萬億人民幣的份子錢(按14億人口計算,就是人均2078元人民幣,三口之家就是6234元人民幣)!而且這還只是出口貿易中的對美出口一項!如果按2017年我國出口總額15.33萬億人民幣計算,就是全民替外貿企業出分子錢人均1.1萬元人民幣(三口之家就是3.3萬元人民幣)!而從貨幣貶值角度說,單是因為出口這一因素就導致我國2017年新增人民幣15.33萬億人民幣(相當於我國1990年貨幣總量的近13倍),比上年貨幣貶值9.89%(以2016年末我國M2是155萬億計算)。

從這個例子中可以看出,我國外貿出口企業賺的根本就不是外國人的錢(因為還賠本),其實賺的是我們中國人自己的錢。而且,他們出口了那麼多商品和資源卻沒有換回等值的物品(造成巨額順差的原因),只是換回了一堆外國紙幣和因大量出口而造成的環境破壞和嚴重污染。反過來說,如果能換回等值的物品就不會增發那麼多人民幣,人民幣也就不會貶值得這麼厲害,房價也就不會高得這麼離譜,也就不會有那麼多人成為「房奴」。因為超發的那麼多貨幣大都流到房地產上去了。

上述例子也說明了:由於特殊的國情,我國的外貿企業出口越多,我們給它們買的單就越多、人民幣貶值就越多。比如你有100萬存款,2000年時在一個中等城市能買10套100平米的房子,但現在卻連一套甚至半套都買不了了。這就是貨幣貶值的功勞。而貨幣貶值又有外貿企業「出口創匯」的功勞。

為什麼說是「特殊的國情」呢?因為其它市場經濟國家都不是這樣做的,台港澳地區也不是這樣做的。因為外幣在他們那裏是可以自由兌換和流通的,不能強制兌換成本幣,政府也不能補貼出口企業(因為違反WTO規則),也不用把外幣收集起來作為外匯儲備而另外增發本幣給自己的外貿企業(因為法律不允許),所以他們那裏就沒有「出口越多貨幣越貶值」的現象。當然也就沒有中國這麼多的外匯儲備。

說到外匯儲備,這又是中國獨有的一大特色。因為我們只是延用了「外匯儲備」這個名詞,但內涵卻完全不同。

怎麼個「不同」法呢?

了解國際金融和經濟的人都知道,所有市場經濟國家和台港澳地區的外匯儲備是他們的政府用財政盈餘從本國或本地區的市場上購買的,以備平抑匯率的大幅波動時之用(比如在美元過剩造成本幣升值過大時可以購入美元作為外匯儲備,讓本幣貶值;而在美元緊缺造成本幣貶值過大時可以出售美元、購入本幣,使本幣升值),以使本幣幣值保持相對的穩定。而我們不是用財政盈餘,而是用增發人民幣的方式從企業和個人(包括外資企業和外國人)手中換來的,所以溫總當年才說「中國的外匯儲備是央行的負債」(有學者也叫它「借條」,只不過這個「借條」是人民幣而已)。負誰的債?欠誰的借條?對外,當然是負外資企業和外國人的債,因為他們在離開中國時要用這個「借條」(人民幣)來換回當初他們來中國投資時的美元本金和利潤;對內,當然是負全民的債,因為增發人民幣就是向全民借錢(用人民幣貶值的形式),直到再全部註銷這些超發的人民幣(學術用語也叫「縮表」)才算償還了內債、撤回了「借條」。

換言之,央行當初用貨幣貶值的形式向全民借錢,最後就應該用貨幣升值的形式還錢——就象美國在年前所做的那樣,將三次「量化寬鬆」出來的2.725萬億美元(約16萬億人民幣)貨幣註銷了。我國雖然從未說過「寬鬆」,其實從1990年代起就一直在「寬鬆」,只不過我們不叫「寬鬆」,而叫「積極的貨幣政策」。那麼,究竟我們「寬鬆」了多少?這要看從什麼時候算起了。從央行的歷史數據來看,我國真正地開始「寬鬆」應該是始於1990年,因為在當年就「寬鬆」了43.78%(貨幣供應量M2從上年末的1.2萬億猛增至當年末的1.73萬億),之後逐漸減少到20%以下,2008年「4萬億」後,2009年又增至27.58%(比上年淨增13.1萬億),然後又逐漸減少到20%以下,直到降至2017年末的8.2%(是27年來增速最低的一年)。如果單從2008年「金融危機」後5年間(2008-2012)中美同期的「寬鬆」來看,美國三次QE共「寬鬆」2.725萬億美元(約16萬億人民幣),中國在同期內「寬鬆」了57萬億人民幣(是美國的3.5倍)這麼巨大的「寬鬆」量,如果要全部「縮表」,貨幣的升值將是非常驚人的,當然,難度也是可想而知的。所以,我們期待我國央行的縮表,但究竟縮不縮表、何時縮表,就很難預料了。至少目前還看不出來。

責任編輯: 江一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18/0508/11109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