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軍政 > 正文

習南海大軍演 川普再警告中共 韓突提議甩開中共三方先談

—美韓朝三方會談先行

4月3日,中共官方公佈,習近平將出席博鰲亞洲論壇2018年年會開幕式,並發表演講。同期中共海軍包括遼寧艦航母在內的40艘軍艦,在海南島附近海域舉行大規模軍演。4日港媒援引韓媒報道稱,韓方希望在美中韓朝四方會談之前,先舉行美韓朝領導人三方會談。周一,美國務院高官對自由開放的印太戰略,給出了比較詳細的解釋。美媒稱印太戰略定下了對抗中共區域野心的調子。時事評論員文昭表示,中共希望同時擁有海權和陸權,行不通。

習近平將出席博鰲亞洲論壇開幕式,並發表演講。

4月3日,中共官方公佈,習近平將出席博鰲亞洲論壇2018年年會開幕式,並發表演講。同期中共海軍包括遼寧艦航母在內的40艘軍艦,在海南島附近海域舉行大規模軍演。4日港媒援引韓媒報道稱,韓方希望在美中韓朝四方會談之前,先舉行美韓朝領導人三方會談。周一,美國務院高官對自由開放的印太戰略,給出了比較詳細的解釋。美媒稱印太戰略定下了對抗中共區域野心的調子。時事評論員文昭表示,中共希望同時擁有海權和陸權,行不通。

川普政府宣佈將對中國某些商品課徵關稅之後,中共在4月2號星期一宣佈對美國某些商品課徵關稅。同時白宮證實川普總統親口邀請普京訪美,可能在白宮見面。而日本首相安倍晉三也將來美訪問。

4日香港晴報引述南韓傳媒的報道說,一名青瓦台高官表示,首爾希望在韓朝中美舉行潛在四方首腦會談前,先舉行韓朝美三方會談,在中國加入前先行一步。

目前,南北韓分隔以1953年7月的「停戰協定」為基礎。該協定在序言中稱,此協定是「為停止造成雙方巨大痛苦與流血的朝鮮衝突,並旨在確立足以保證在北韓的敵對行為與一切武裝行動完全停止的停戰,以待最後和平解決的達成」這一目的而簽訂的。

自停止協定簽訂以來,至今仍未有任何的「最終和平解決方法」。因此,在法理上,韓戰目前仍是「停戰」而不是「和平」狀態。

川普政府再提印太戰略警告中共

川普總統去年11月訪問亞洲之前,首次提出了建立「自由、開放的印太戰略」構想,並以此替代奧巴馬政府時期的「亞太再平衡」戰略,但是他並沒有給出更為具體的解釋。

美國之音3日報道,美國國務院亞太事務副助理國務卿黃之瀚(Alex Wong)星期一在一次簡報會上對自由開放的印太戰略給出了比較詳細的解釋。他特別強調了「自由」和「開放」兩個概念。

他說,「自由」的含義有兩個層面。「在國際層面上,我們希望印太地區的國家不要受到強制威懾,可以按照主權國家的方式選擇自己的道路。在國家層面上,我們希望印太地區國家,無論從良政、基本權益、從透明和反腐方面來說,越來越自由。」

關於「開放」,黃之翰說,我們首先指的是「開放的海上通道和空中通道」。他說這些開放的海上通道是該地區的生命線。他說開放的海上和空中通道對印台地區以及全球都非常重要。

黃之翰說,開放的第二層意義指的是基礎設施建設。

黃之翰在講話中沒有提到中國,但是,媒體指出,他說的這兩點是針對中國的。第二點更是針對中國的「一帶一路」計劃。美國《商業內幕》的報道說,川普政府的印太戰略定下了對抗中共區域野心的調子。

文昭:中共海洋做法行不通

時事評論員在3日自媒體節目中表示,近代想同時擁有海權和陸權的國家,並且當成國家戰略去實施的,一個是一次大戰以前的德國;另一個是二次大戰前的日本。

中國大陸目前的海軍擴軍計劃,從規模上和速度上都可以與日本明治維新之後的行動相比擬,顯然志在成為一個海權國家。同時一帶一路,向中亞和東歐延伸影響力的計劃,又是傳統的陸權思維。它正在實行一個同時擁有陸權和海權的方案。只不過和二戰一戰前的情況不同,不完靠軍事力量要競爭世界領導地位。

文昭認為,排他性的海權在當代已經不可能實現了。中共領導人頭腦中的戰略觀念有相當陳舊的部分。當今的海權國家,如美國,它其實是扮演的角色是:制定海洋秩序的領導者、和維護者。

曾經擁有過全球性的、排他性的海洋霸權的國家只有一個,就是英國。在它的全盛時期那基本上真是幾大洋都是它說了算。英國為什麼能取得這樣的地位?出自於兩個原因

第一是它的工業化起步早於別的歐洲國家,同時它又擁有幾個世紀的航海傳統,在經驗和人才儲備上比別的歐洲國家有優勢。所以它就一騎絕塵,它的海軍力量一起步就有優勢。

第二個原因其實是更本質的是:就是英國具有達成獨霸海洋的歷史和地理條件——它的競爭對手少。主要就是三個:西班牙、法國和荷蘭。那個年代世界其他幾大洲的國家都沒有海洋意識呢,根本不可能加入海權競爭,這是歷史條件。

這幾個對手都擠在西歐和南歐,空間狹窄,有適合加以封鎖的地理條件,這是英國的地理優勢。

阿波羅網林億綜合報道

責任編輯: 林億  來源:阿波羅網林億綜合報道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18/0404/10946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