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 驚人之語 > 正文

和共產黨你儂我儂的假面李敖

作者:

一生狂放不羈、始終以鬥士罵戰形象示人的李敖去世了。從台灣到大陸,喜歡者喜歡,厭惡者厭惡,李敖當屬兩岸文化學者中少有兩級評價極其分化的一個,可謂蓋棺難定論。

李敖的親朋好友以及眾多讀者紛紛哀悼一個曾屬於他的時代消失了,他的狂妄,他的才氣,他的一生所罵,他的反抗與妥協,他對兩岸政治關係的理解,一萬個人眼中可能有一萬種李敖。

不過,如果站在一個社會對知識份子的良心與誠實要求角度,在這個最基礎最樸實的價值觀層面,李敖的前半生與後半生正好嚴重衝突,畸形的李敖在晚年表現的尤其明顯。

李敖晚年似乎一直堅持這樣的看法:「台灣是假民主」;「大陸政治了不起」。包括對台灣、香港的學生運動,李敖也絲毫不客氣說,這是通往「假民主之路」。比如2014年4月份的「太陽花學運」時,李敖說,「學生壞蛋不可怕,學生渾蛋最堪憂。台灣學運領袖的底牌亮出來了:原來要求以『一邊一國』的『兩國論』,來與對岸談判!他們完全不知道自己是老幾!台灣學生運動證明了『台灣民主』是假的。」

香港2014年8月份佔中時,李敖又說,「一次佔中,香港的繁榮馬上就下來」,而香港將由此走上台灣的「假民主」之路。他說,港英時代香港人並沒有向英國人爭取民主,因為民主本來就是「空」的,而今天的香港人「變笨了」。

對民主的理解非常片面與狹隘

一邊說台灣假民主,一邊說大陸政權了不起,同時再痛斥美帝。李敖在政治層面的歇斯底里,總會給人一種脫離於現實的謊話連篇,或者是為說假而說假,尤其是對兩岸差異巨大的政治結構如此大言不慚,着實讓人跌落眼球。

台灣與大陸,任何正常人都知道到底哪個是真民主?到底哪個有自由?哪個地方的公民擁有真正選擇的權利?李敖滿口所說的「假民主」,如果是指民主制度對經濟社會方面所存在的不足,無疑對民主的理解是非常片面與狹隘的。

倘若台灣屬於假民主,沒有未來,則全世界的民主制度也同樣都屬於假的,沒有未來。李敖恐怕始終都不明白,任何的現存制度,一定會有缺陷,會有不足,經濟發展與社會狀況,一定有千差萬別。比如美國雖然經常遭受恐怖分子襲擊以及槍擊案事件,但關于禁槍與個人私隱權的爭論在社會從來都很大,一直到今天,都不可能為了要反恐與杜絕槍擊案,而施行禁槍或威脅公民自由。

台灣社會也是如此,與大陸龐大的人口、自然資源以及經濟發展相比,已經步入發達國家之列的台灣在經濟與社會方面,存在各種各樣的問題,實屬正常,也是必然。但政治層面的透明公開與反對派聲音,依然是台灣能夠實現良性轉型以及和平發展最為重要的因素。

有報導引述李敖最後接受採訪時說,「台灣關着門這么小,但以前人們還可渾水摸魚,現在被民進黨欺騙,年輕人連魚都摸不到,民進黨要負最大責任」。李敖還認為,「台灣的前途只剩高價向美國買武器,現在蔡英文還要跟美國買,美國會像果汁機一樣榨乾台灣地區,最後把台灣地區賣掉。」

虛無主義的老姿態

很顯然,從這些話語來看,晚年的李敖,既不懂民主制度的優勢精髓,也不懂民主制度存在的缺陷不足,或者說任何制度都存在先天不足,人類只能選擇優秀的民主制度來替代腐朽難以持續的專制獨裁,他更不懂台灣、香港年輕人所希望爭取更多的權利與自由,只能以一種不切實際虛無主義的老姿態說,這都是壞的,這都是錯的。

而如此簡單地論斷台灣會被美國榨乾,會被賣掉,這種似是而非的陰謀論說法,很難想像是出於李敖的智慧。

按說對民主與假民主的理解,李敖應該很有發言權,他前半生對國民黨蔣家父子的的反抗精神,由此坐牢,他很清楚台灣從沒有民主到民主化的過程中發生了什麼,他很清楚台灣那段黑暗時光是多麼沒有自由,也應該很清楚今天的台灣在政治制度上與一黨獨裁有着怎樣的天翻地覆變化。

可惜,晚年的李敖,在這一最淺顯最為常識的問題上越走越遠,以至於能得出大陸制度多麼了不起的論斷。

後半生的李敖,罵盡台灣一切,卻對大陸手下留情,甚至於他自己也變成了他早年所痛斥的人,比如他早年罵胡秋原是「馬克思主義」以及李濟兒子是共產黨,且已「潛返大陸」。

當然,李敖是公開與大陸友好,在你儂我儂交往中,李敖除了盛讚大陸外,對其專制獨裁的政治底蘊幾乎可以默然坦然接受。而他同樣作為歷史研究來說,對「文革」這一史學界公認的人類最黑暗歷史竟然也能以虛無主義來洗地。比如他在2015年接受《海峽導報》採訪時說:有人說文革怎麼樣,但你有沒有發現,從1948年到1978年,中國人平均壽命增加了30歲,這是共產黨的功勞。

他是鬥士還是小丑

李敖還經常用這句來高度讚揚:中國現在能富國強兵,這是共產黨的功勞。對兩岸政治生態與社會現狀睜眼說瞎話的李敖,縱觀他近些年的誇張言論,已經很難用簡單的誇張與謊言來評判,而這種畸形背後也襯托出他的可笑與可憐。

如大陸文化學者王曉漁所言:我所了解的是近一、二十年的李敖,所以主要把他當作娛樂明星。如果以知識人的標準衡量,李敖在近一、二十年是不太合格的。對李敖的評價在海峽兩岸、不同代際之間可能會有很大分歧,這並不奇怪。

這讓我想起前兩年去世的另一位台灣作家陳映真,對他的評價也是涇渭分明。對陳映真的分歧在於他是鬥士還是花瓶,對李敖的分歧則在於他是鬥士還是小丑。他們自身的複雜性,是分歧的根源。

所幸,即使一邊誇大陸一邊罵台灣,但李敖終歸還是聰明的,他晚年沒有選擇定居大陸,或老死大陸。即使一生罵死台灣,李敖現實的選擇依然是與台灣共存亡,因為他很清楚,台灣和大陸,到底哪裏有自由?哪裏有民主?

責任編輯: 趙亮軒  來源:上報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18/0324/10893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