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史海鈎沉 > 正文

「文革」禍亂的主要成因:劉少奇扯掉了毛澤東的遮羞布

作者:
於是,「文化大革命」這顆超級炸彈從「七千人大會」開始進入計時階段,三年半後由毛本人親自引爆!劉少奇倒了,「七千人大會」的參加者百分之九十都倒了,接着是清算、批鬥、精神打擊、肉體摧殘。很多人折磨致死,很多人自殺身亡,一場空前浩劫就此形成。

分析「文化大革命」的成因不能拋開前蘇聯

母庸諱言,毛澤東崇拜斯大林,這是全世界都知道的事情。斯大林死後,毛一心要做他的繼承者、接班人,做「國際共產主義運動」的第二代領袖。現存的上個世紀60、70年代的歷史資料,隨便翻檢都可以找到這個方面的證據,尤其到了「文革」期間,中國的國家宣傳機器甚至公開打出「毛主席是全世界人民的紅太陽」、「全世界無產階級的偉大領袖」的口號,引起了西方國家的嗤笑。

1966年,中共發動文革(網絡圖片)

然而,在20世紀50年代中後期,讓毛最為失意的是,赫魯曉夫卻開始揭露斯大林的罪行、批判斯大林,把斯大林剝得一絲不掛。毛所依憑的偶像被蘇聯人自己拉下了神壇,他承受不了這樣的閃失,於是就強力反對並試圖阻止蘇聯人對斯大林的反省。這是公然干涉別國內政,一向強悍的蘇聯人當然不會買他的賬,於是他就在中國國內發動了血腥的「反右鬥爭」,向中國的知識分子,也向所有的參與執政的人們顯示了他的不可冒犯。此類行徑的意義,如同一個蠢婦與鄰居爭執丟了面子,回家關上門暴打自己的孩子出氣以顯威風。

這,其實是「文化大革命」的第一道伏筆!

在當時的社會主義陣營中,蘇聯的工業發展的最好。毛知道,想取代蘇聯在國際共運中的地位,僅憑「小米加步槍」和一窮二白是不行的。為了這個,他籌劃出了異想天開的「大躍進」運動,喊出了「超英國、趕美國」的口號。當時的蘇聯經濟是不能與英國、美國倫比的,如果中國超過了、趕上了英國、美國,不消說也一定超過、趕上了蘇聯。有了經濟實力,中國就可以拋出大量的物資以「支援世界革命」的名義拉攏全世界的「革命」勢力,那麼蘇聯還算老幾呢?

大兵出身的彭德懷沒有弄清毛的心思,只是直言「大躍進」的哪些做法不利於國不利於民,於是毛在「反右」之後僅隔一年就掀起了「廬山斗爭」,創立了打擊、迫害黨內高層領導成員的先例。(「廬山斗爭」實際上是「文革」運動的小規模預演。)最終,事實證明真理在彭德懷一邊,毛的「大躍進」確實是一場極度荒唐的鬧劇,不但寸功未建,還嚴重地破壞了國民經濟,把整個國家建設摧殘的一塌糊塗,讓蘇聯,讓西方看足了笑話。讓全黨、全體中國人民瞠目結舌。他的治國能力暴露無遺,他的顏面一下子丟的乾乾淨淨。

在這樣的形勢下,赫魯曉夫進一步公開批判斯大林、全面否定斯大林。毛依然頑固地宣稱「斯大林是三分錯誤,七分成績,總起來還是一個偉大的馬克思主義者。」隻字不提斯大林屠殺蘇聯共產黨員的滔天罪行,罔顧蘇聯人民對斯魔的憎恨,直言詆毀赫魯曉夫否定斯大林就是醜化共產主義運動。「中蘇論戰」自此開始,毛大罵赫魯曉夫是「修正主義」,是「叛徒」、「反革命」,是「機會主義」、「投降主義」。他終於與「老大哥」徹底翻臉,由一貫媚蘇轉為公開反蘇。

從1959年開始,中國被毛澤東折騰出了可怕的大饑饉,到1962年,已經有幾千萬群眾被餓死。誇張一畝土地能生產數萬斤糧食的毛,依然一心要用中國的糧食支援「世界革命」,以博取那些彈丸小國的歡心,他認為農民家裏還應該藏有大量的糧食,於是就要求召開大區會議,叫大家來解決糧食的征繳問題。大區的領導們心裏清楚自己無法弄到糧食,只好提議讓下面的縣長也來參會。於是就促成了「七千人大會」。

參會人員實在沒有辦法變出糧食,於是把「大躍進」的惡果毫無保留地端上了桌面,毛這時才明白自己到底闖下了多大的禍端,而且已經無法規避。但是,他還是想出了一個委罪於天的花招,說是發生了「三年自然災害」,並不是「大躍進」的錯。

如果這個時候大家全部異口同聲贊成毛的這種推諉,或許「文化大革命」就不會發生,或者晚一點發生。但是,身為國家主席的劉少奇卻公開地宣告:「『三年自然災害』是三分天災,七分人禍!」

這句話等於乾淨扯掉了毛澤東的遮羞布。毛深信劉少奇一定是中國的赫魯曉夫,一定會揭露他「大躍進」的錯誤乃至所有的錯誤,一定會批判他。他最終完全可能落得斯大林那樣身敗名裂的下場。赫魯曉夫是他的敵人,當然,「中國的赫魯曉夫」更是眉睫之間的敵人。

毛澤東從來與不同政見者勢不兩立、不共戴天。對待這樣的人,無論黨外黨內,他的一貫對策是:政治上打倒,名譽上搞臭,肉體上消滅!

於是,「文化大革命」這顆超級炸彈從「七千人大會」開始進入計時階段,三年半後由毛本人親自引爆!劉少奇倒了,「七千人大會」的參加者百分之九十都倒了,接着是清算、批鬥、精神打擊、肉體摧殘。很多人折磨致死,很多人自殺身亡,一場空前浩劫就此形成。

責任編輯: 白梅  來源:來稿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18/0322/10883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