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軍政 > 正文

習取消任期有內情 中南海警醒 政敵激發國內外激盪?

北京當局的修憲內容被新華社提前曝光後,引發輿論巨大爭議。中共海外大外宣媒體宣稱,取消主席任期另有內情,內是薄熙來周永康、孫正才的事件警醒了中南海,外是中共有全球機遇,面臨國際格局大變,話語權重新分配的關鍵時期……。另有消息稱,新華社曝光當局修改國家主席任期的決定,並未事先得到上層的授意,新華社卻率先以英文短訊發佈上述消息,強勢引起國內外激盪。習近平震怒,該事件被定性為嚴重政治失誤,高層批示要查處。有分析認為,不排除是習近平在宣傳系統的政敵所為。

薄周孫事件警醒中南海取消主席任期另有內情

支持習近平的中共海外大外宣媒體27日,發佈一篇題為《觀察站:薄周孫事件警醒中南海,取消主席任期另有內情》的文章,表示北京當局取消主席任期,可能另有隱情,或許與薄熙來、周永康、令計劃孫政才等人〝陰謀篡黨奪權〞有關。

文章說,在宏觀層面,修憲當然是中國複雜又特殊的現實國情所決定的,本質上是中共一貫推崇的實用主義和工具理性的表現。但如上述事件的推動作用亦不可小覷,很可能是促成全盤行動的關鍵節點。

文章認為,前中央政治局委員、重慶市委書記孫政才的落馬,或許就警醒了中南海——看似有序穩妥的接班人制度,實際存在諸多漏洞,並不是非常可靠。而在他之前的薄熙來、令計劃、周永康等人,儘管不在接班人梯隊中,仍紛紛心懷異志,試圖挑戰甚至顛覆最高權威,這樣的黨內權力隱患,在過去至少二十多年內,一直是中共最為深刻的隱患之一。

文章稱,55歲的孫政才,在2012年不到50歲時便躋身中共中央政治局,成為〝中共黨和國家領導人〞。上升速度之快,在外界看來,顯然是受到中共高層的高度信任,令各方對他的政治預期不斷攀高。很多人也認為孫政才將接任總理。但2017年7月24日,孫政才突然落馬,緊接着十九大胡春華落選中央政治局常委,使外界對中共接班人制度穩定成型的想像,完全消失。

文章舉例分析,孫政才對其情婦為其製作的一件龍袍,時常供拜。令計劃透過運作賄選,竟致出現其全票當選十八大代表的情形。從兩項事例中顯示出以往選拔制度慣例的漏洞。孫的落馬和薄、令、周等人的倒台似乎為中共高層敲響了警鐘。

有北京學者曾言道,「從中共十八大開始,習近平的大動作不斷,被斬落的貪腐官員不計其數,包括一些政治排位靠前且比較年輕,被外界普遍猜測可能成為接班人的官員。這樣的大變局,是今次出現接班人真空的客觀前提。」

中共大外宣媒體強調:接班人真空、黨內權力隱患加上出現政治強人的客觀事實,是理解此番中共修憲的一個重要依照。

文章隱晦的說:中共又面臨國際格局大變,話語權重新分配的關鍵時期……面對難得的機遇期和複雜的內外形勢,未嘗不可再次打破慣例。

美國媒體人、阿波羅網特約評論員"在水一方"表示,這部分的意思是說,中共可以在世界範圍內,在這個關鍵時間,有很好的機會搶奪話語權,在全球範圍說了算。

英文新華社為曝出「刪任期」找藉口

新華社英文網25日突然發佈報道稱,中共中央委員會,將向中共人大常委會建議對憲法進行重大修改。其中有關刪除憲法中對〝國家主席和副主席任期的限制〞的表述,在海內外輿論場引起極大轟動,同時也惹來軒然大波。

香港蘋果日報27日引述消息透露,上述事件引起中共高層不滿,批示新華社查處,當局將事件定性為嚴重政治失誤。據指相關編輯及責任人被撤職處分,新華社領導要寫檢討。

報道說,有不願具名的北京消息人士證實,新華社有關中共領導人的報導,除中文稿和圖片需要中共中央辦公廳審定外,英文稿和其他外文稿通常由英文編輯部門自己定,英文稿並無問題,懷疑有人故意找事。

報道還說,新華社對外部從來有處理英文稿的自主權,這是工作性質和特點決定的,偏巧碰到領導作賊心虛,不願讓媒體關注或炒作此事,因此才處分媒體人。

消息人士認為,〝出事那稿子即便拿給中辦審批,也照樣會批准,何況新華社英文稿也不會給外人審批,他們看得懂英文稿嗎?〞

北京歷史學者章立凡分析指,新華社英文只摘報取消國家主席任期限制,未有報道其他修改,引發衝擊波,令當局輿論上陷入被動;其次,中共意識形態主管易主,或要藉機整肅前任班底;另外,不久前倒台的中央網信辦主任魯煒來自新華社,是否有「魯餘毒」肇事,暫不得而知。

美國媒體人、阿波羅網特約評論員「在水一方」表示,新華社作為中共的中央級喉舌,無論是英文還是中文,幾十年來專門為中共宣傳引導輿論,不可能連如此重要的信息漏審,編輯的政治敏感度也不可能很低。

蹊蹺的是,當時中文稿並未報道。該消息的公佈立即引來海外輿論譁然,且消息也通過海外發送到國內。後來中共才被迫在國內倉促發佈,但影響已經造成。

出現如此狀況,很可能是習近平的政敵所為。

阿波羅網孫瑞後綜合報道

責任編輯: zhongkang  來源:阿波羅網孫瑞後報道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18/0228/10770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