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史海鈎沉 > 正文

韓戰中五次決策:毛澤東全錯 彭德懷全對

—中國在韓戰問題上的教訓

作者:
毛澤東不僅是整個戰局的決策者,還是幾個戰役乃至某些戰鬥的具體指揮員。人們看到,儘管彭德懷在同意掛帥出兵上也負有責任,但在戰場指揮上,都是他對,毛澤東錯。這種情況貫穿於五次戰役。

毛澤東不僅是整個戰局的決策者,還是幾個戰役乃至某些戰鬥的具體指揮員。人們看到,儘管彭德懷在同意掛帥出兵上也負有責任,但在戰場指揮上,都是他對,毛澤東錯。這種情況貫穿於五次戰役。

朝鮮戰爭中,毛澤東與彭德懷就軍事指揮問題發生多次衝突。圖為1954年,彭德懷和毛澤東在中南海懷仁堂後草坪

韓戰停戰已經過去了一個甲子,很值得做些回顧和反思。六十年來,國內外對這場戰爭的資料收集和研究成果,可說早已汗牛充棟。我今天只是想換一個角度,着重談我國在這場戰爭中應該記取的教訓。

一、同意並支持發動戰爭

1949年3月11日金日成已經在蘇聯斯大林提出武力統一朝鮮的設想。斯大林沒有同意,只答應增加給錢和武器。但是金日成鍥而不捨,接連找蘇聯駐朝鮮大使和參贊談話,再三提出南下的要求,說南韓人民水深火熱,都盼着他去解救,看着一大半朝鮮人受苦受難,他不忍心;而且南韓人民信任他,拖着不打,他會失去朝鮮人民的信任。

斯大林一直不答應。二戰後頭幾年,斯大林非常謹慎,竭力避免同西方國家發生軍事衝突。為此甚至一時收斂世界革命追求,在國際共運中推行所謂「聯合政府」路線,就是要各國共產黨停止暴力革命,轉而求得同資產階級政黨合作,組成聯合政府。所以毛澤東在中共七大的政治報告也命名為《論聯合政府》。因為蘇聯在二戰中實在打得精疲力竭,死亡人數佔到全國人口的近七分之一,物質損失也很大,人民生活相當困難。在蘇聯,老百姓害怕戰爭到了什麼程度呢?當時在中國駐海參崴領館工作的一位蘇聯女打字員聽說韓戰爆發,竟當場暈了過去!

金日成為了解除斯大林對美國干涉的顧慮,多次向斯大林表示:他準備發動的是突然襲擊,四天即可拿下漢城(現稱首爾),很快就可佔領南韓,等美國反應過來,把遠東駐軍開到朝鮮,戰事已經結束。何況勞動黨在南韓還有20萬黨員會裏應外合,舉行起義。

其實,斯大林早有他的戰略計劃。根據蘇聯擴張勢力範圍和支援「世界革命」的外交路線,他先是集中力量在歐洲爭奪地盤。等在東歐的地位和影響基本確定並大體鞏固下來後,他就要騰出手來經略東方。所以金日成的統一計劃也合乎他的想法。但他主要顧慮美國干預。雖然形勢的變化表明美國干預的可能性在減小,但萬一要出兵參戰呢,總不能把蘇聯直接卷進去。怎麼辦?他設想讓中國頂住,至多發展成為中美之間的大戰,這樣正可把中國牢牢地和蘇聯拴在一起,把美國對外擴張的重點從歐洲引到東方,從而大大減輕在西線對蘇聯的威脅。所以,他後來同意金日成發動戰爭、武力統一朝鮮,先決條件也是必須取得毛澤東的同意,把中國拉進來。在斯大林並未同意金日成進攻南方時,就已要求金日成同中國共產黨協商,讓中國把它的朝鮮族部隊編進北韓軍。因此,金日成1949年4月底派金一作為特使到中國來,請求毛澤東同意把解放軍中的朝鮮族部隊撥給朝鮮。毛澤東當即同意,表示可以把東北軍區由朝鮮族組成的官兵成建制地撥給金日成。金一走後,毛澤東隨即指示高崗把駐紮在瀋陽和長春的兩個朝鮮族師兩萬多人送回朝鮮。這支在中國參加過抗戰和國共內戰、富有戰鬥經驗的部隊7月份就回到了朝鮮。

斯大林的謹慎態度也終於在1950年1月30日發生變化。他通過蘇聯駐朝鮮大使轉告金日成,說是由於國際形勢有了變化,他同意金日成統一朝鮮的計劃,並準備幫助他。發生了什麼變化,他沒有具體說明,不過從當時一個月內發生的事件或許可以看出促成斯大林改變態度的因素。這就是:

第一,杜魯門1950年1月5日聲明,美國不擬捲入中國內戰,意思是說不會幹涉中共侵佔台灣了。幾天以後,艾奇遜宣佈,沒人保證台灣不會受到軍事攻擊,但美國在遠東的太平洋防區不包括朝鮮和台灣。

第二,中蘇已談妥簽訂新的友好同盟條約。建政後,在對外關係上毛澤東要「一邊倒」和「另起爐灶」,所以爭取中蘇簽訂新條約和要求蘇聯援助,就成為他1949年12月訪蘇的主要目的。由於斯大林先還堅決維護雅爾塔協定,不準備廢舊約立新約,所以讓毛澤東到莫斯科後坐了好些天冷板凳。直到1950年1月中旬,他才轉而同意訂立新的條約。他這時改變態度的原因,一是在美國表示可放棄台灣後,斯大林擔心中國同西方國家尤其是同美國接近,而他卻是要讓中國成為蘇聯堅定的盟國,即西方當時所說的衛星國或附庸國的。二是有了條約,萬一金日成南下引來美軍,就便於把中國推到抗美第一線。三是新條約預示蘇聯將失去在中國東北的特權,包括長期使用旅順港,這也許使斯大林相應提高了朝鮮在蘇聯遠東戰略中的地位。

第三,金日成還利用毛澤東的積極性推動斯大林。在毛澤東從1949年底到1950年初訪蘇的這兩個月期間,金、毛都和斯大林談過朝鮮問題。金日成1950年1月17日向蘇聯駐朝大使什特科夫表示:如果沒有可能去莫斯科見斯大林談他武力統一朝鮮的計劃,那他就要去中國見毛澤東,「毛澤東將會對所有問題做出指示」。斯大林顯然不願看到出現這種情況。他了解,毛澤東一直認為應該先解放台灣,再幫金日成打南韓,但是解放台灣需要蘇聯給予海空軍支援,對此,蘇聯已斷然拒絕。如果現在中國人改變主意,先幫助朝鮮統一,蘇聯在朝鮮問題上就會陷於被動。斯大林早就了解,毛澤東對金日成一直採取主動積極幫助的態度。毛澤東以前就已經把一批朝鮮族解放軍撥歸朝鮮,還準備繼續撥。1月2日毛澤東又把林彪的一份電報當面交給斯大林看。電報說解放軍中還有一萬六千多名朝鮮人,建議把他們合併成一個師或四五個團送回朝鮮。

簽訂中蘇條約剛於1月30日基本談妥,斯大林立即給金日成南下開了綠燈。

金日成自認為早已準備好了,從1950年4月8日到4月25日,就一直在莫斯科同斯大林和蘇聯軍方討論進攻南韓的具體部署。斯大林雖然批准了他的行動計劃,但是仍然不放心,一定要他再次去和毛澤東商談,告訴他:「如果你們遇到強大的抵抗,我一點兒也幫不上忙,你們必須請求毛澤東提供所有的幫助。」

金日成原先有事只找斯大林,沒把毛澤東當成亞洲革命領袖看待,也沒想讓中國幫他打仗。因此,他當場就向斯大林表示,他不需要中國的援助,因為他的一切都已經在莫斯科得到滿足。只是因為斯大林有指示,他才不得不來找毛澤東。

5月13日金日成秘密來到北京,向毛澤東傳達了斯大林的指示:「現在形勢不同了,北韓可以開始行動;但是這個問題必須同中國同志和毛澤東同志本人討論。」毛澤東不太相信,因為斯大林以前和他談到朝鮮的時候,一直都說不忙打,還同意中共先佔領台灣再幫朝鮮。他當即中斷同金日成的會談,讓周恩來通過蘇聯駐華使館核實。斯大林5月14日致電毛澤東,證實他已經「同意朝鮮人關於實現統一的建議」,但是說明,「這個問題最終必須由中國和朝鮮同志解決,如果中國同志不同意,則應重新討論如何解決這個問題。」

5月15日,毛澤東對金日成做了這樣的表示:既然斯大林已經做出決定,他沒意見;中國準備在鴨綠江擺三個軍,美國一旦干涉並且跨過三八線,就一定打過去。金日成說,只要中國同意就行,不用中國出兵。

當時同意金日成南下顯然是個重大錯誤。這就涉及中共建政後兩條外交路線的鬥爭。一條是毛澤東執行的推進世界革命的外交路線,一條是張聞天所主張的適應時代潮流和為本國建設服務的和平共處外交路線。這一點在韓戰問題上表現得非常明顯。革命勝利和建立新政權後,下一步該往哪兒走?是推動世界革命呢,還是集中力量於國家建設?毛澤東雖然也要抓建設,但他注意的重點,無論對內還是對外,都是繼續革命。

對外也要繼續革命,還應加上1949年7月劉少奇訪問蘇聯時得知斯大林對中國的一個見解,也就是一個指示。斯大林說,鑑於中國共產黨指揮的成功和革命的勝利,今後在世界革命上要搞一個分工,蘇聯管西方,也就是歐美;中國管殖民地和半殖民地,因為中國在這方面有經驗。這就等於封毛澤東為第三世界革命的領袖和導師。不過當時中國實際上還只能管一點亞洲近鄰,而且斯大林還不完全放手,例如,他就不支持毛澤東建立東方情報局的設想。其實,在日本投降後,中朝之間就很快建立起了緊密的關係。在國共內戰期間,東北就得到過朝鮮多方面的支持和幫助,朝鮮曾是運送物資的重要通道。那時我在安東,也就是現在的丹東工作,對情況稍有了解。中共佔領北京後,中朝兩黨也就建立起了直接聯繫。1949年4月底5月初金一來中國時,毛澤東還主動向他提到建立亞洲共產黨情報局的問題,表示希望兩黨建立更密切的聯繫。這說明他對當東方革命領袖的興趣很大。

金日成南下是斯大林同意在先,但他又把決定權交給了中國。只要中國稍微具備一點獨立自主精神,不完全「一邊倒」,跟着別人的指揮棒轉,就有充分的理由,用委婉的方式提出自己的不同意見。比如講,我們覺得現在還不是時候,朝鮮同志要打,中國就一定得幫助,但中國還面臨奪取台灣的問題;而且我們才打完仗,經濟上很困難,人民生活很苦,萬一美國人要干涉,中國就又得長期卷進去,那確實是一個相當大的負擔,等等。諸如此類的理由還有,而且都站得住。可是毛澤東一條也沒提。所以說斯大林想把中國拖下水,這沒問題;但不能說是斯大林「強迫」中國同意的。何況斯大林後來在一度以為中國不會出兵朝鮮時,曾要金日成準備撤出朝鮮,退到中國東北,在那裏成立流亡政府。這也說明中國就是不按他的要求出兵,他對中國也並沒意見。

毛澤東同意金日成南下大概並沒有召開中央會議同其他領導人商量。如果商量,多數領導恐怕不會同意支持金日成發動戰爭。後來要支持韓戰,絕大多數領導人反對,就是證明。

二、決定出兵介入韓戰

早在1949年5月金日成派金一來中國談把解放軍中的朝鮮族部隊撥給北韓軍的問題時,金一當時並未授權同毛澤東討論朝鮮統一的方案,毛卻主動談到並首次提出:朝鮮要實現統一,必須使用武力,一旦情況需要,中國就會悄悄派兵去和金日成並肩作戰,「都是黑頭髮,誰也分不清」。1950年5月金日成來北京向毛澤東傳達斯大林批准他南進時,毛即表示,如果美軍參戰,中國會派兵支援,因為蘇聯受制於同美國簽訂的以三八線為界的協定,不便出兵,中國則不受約束。

金日成是在1950年6月25日發動全面進攻的。一開始確也一帆風順,勢如破竹,一下子就佔領了漢城,一直打到朝鮮半島東南邊的洛東江北岸,佔領了90%的朝鮮領土,把李承晚部隊壓縮到釜山一角。但是金日成把戰線拉得那麼長,後方就空虛了。他並沒有估計到美軍會在後方登陸,進行干預。中國曾給他提過醒,只是被他當成了耳旁風。

金日成本來以為並不需要中國出兵朝鮮來幫助,直到他的進攻立即引來美軍參戰,他才開始向斯大林提出希望中國出兵。斯大林也是到7月5日才第一次談到這個問題。他以「敵人越過三八線」為條件,表示中國用志願軍的名義入朝作戰是正確的,屆時蘇聯將為志願軍「提供空中掩護」。但之後他卻猶豫了兩個多月。蘇聯駐朝鮮大使什特科夫1950年7月15日報告斯大林,金日成提出,美國等既已參戰,共產黨國家如捷克斯洛伐克、中國等也可用自己的軍隊幫助朝鮮。斯大林沒有做出回應。8月26日,金日成又向什特科夫提出請中國派兵相助,斯大林兩天後回電不同意。美軍在仁川登陸後,北韓軍被攔腰切斷,南下部隊立即兵敗如山倒。這時斯大林開始考慮讓中國出兵,但還是壓着。金日成9月20日向蘇方通報,周恩來已經問到朝方下一步對中國有何要求,他該如何應對。得到的答覆仍是無可奉告。金日成9月底同時緊急致函斯大林和毛澤東,要蘇聯提供空中援助並讓中國和其他共產黨國家以建立國際志願部隊的方式給予軍事援助。這才得到斯大林的最後同意。

毛澤東並沒等斯大林和金日成提出要求,美軍一參戰,就已着手準備入朝作戰。7月2日周恩來告訴蘇聯大使羅申,中國已經把三個軍12萬人集中到了瀋陽地區,如果美國人越過三八線,中國軍隊將扮成朝鮮人進入朝鮮境內;還問到,蘇聯紅軍到時候可不可以提供空軍加以掩護?7月7日,中共中央軍委開會決定成立東北邊防軍,準備日後變為「志願軍」入朝參戰。7月中旬,毛澤東向金日成的代表表示,朝如需援助,中國「可以派自己的軍隊去朝鮮。中國方面已為此準備了四個軍共32萬人」。毛澤東8月4日在一次會上說,「對朝鮮不能不幫,必須幫,用志願軍形式,時機當然還要選擇,我們不能不有所準備。」接着就在第二天指示高崗,邊防軍應準備於9月上旬能作戰。高崗隨即在東北邊防軍幹部會議上說,「我們必須主動幫助朝鮮人民……讓朝鮮成為一個統一的國家」。8月19日和28日,毛澤東兩次會見蘇聯的尤金院士,說如果美國繼續增加在朝鮮的兵力,只靠北韓是對付不了的,他們需要中國的直接援助,而最新情報又表明,美國決心大規模增加在朝鮮的兵力。美軍在仁川登陸後,毛澤東立即致信高崗,說:「看來不出兵不行了,必須抓緊準備。」劉少奇也於9月21日告訴羅申,如果美國在朝鮮佔了上風,中國有義務幫助朝鮮同志。

由此可見,毛澤東打算派兵赴朝作戰有很大的主動性,是早就下了決心的,比金日成通過斯大林向中國求援要早得多。

金日成9月底緊急求援,10月1日斯大林致電羅申,叫他轉告毛澤東,要中國立即派五六個中國師去朝鮮,即刻向三八線開進。

派兵出國打仗,毛澤東不能不先召開中央會議討論。現在只知道當時政治局多數人不同意,包括劉少奇、張聞天等。林彪、粟裕兩員戰將也以有病為由沒有接領帥印。當場表示同意馬上出兵參戰的只有周恩來,但他提出要蘇聯同時出動空軍。毛澤東第一次徵求彭德懷的意見時,彭一開始也不同意,說:「蘇聯完全洗手,我們裝備差得很遠,只好讓朝鮮亡國,是很痛心的。」後來他被說服同意領兵,但同樣以蘇聯出動空軍掩護為前提。在這一情況下,毛澤東10月2日答覆斯大林:暫不出兵,立即派周恩來赴蘇同他討論朝鮮局勢。周恩來去蘇聯,主要就是談中國出兵需有蘇聯空軍掩護的問題。

斯大林收到毛澤東的電報,馬上打退堂鼓,準備放棄朝鮮。他一方面決定把在朝鮮的蘇聯機構和人員撤回蘇聯,但另一方面仍不死心。作為試探,他10月5日再次要求中國派兵,還特意表示,中國如果不出兵,以後就無法迫使美國放棄台灣。周恩來和斯大林就蘇聯出空軍問題談了兩天,沒有談成,兩人10月11日聯名發出電報,說:蘇聯暫不出空軍,中國暫不出兵,建議北韓軍隊一部分在平壤和元山以北地區組織防禦,另一部分轉入敵後打游擊,部隊中的精英分子及指揮員調到東北組成朝鮮師團。10月13日,斯大林把這個商談結果通知了金日成。

可是毛澤東卻不等待周恩來和斯大林商談完畢,不管蘇聯是否提供空中支援,已經決定出兵。就在周恩來動身前往蘇聯的10月8日那天,毛澤東發佈了組建中國人民志願軍的命令,並準備立即入朝。10月13日毛澤東又召開政治局緊急會議,說服彭德懷和其他人,說即使蘇聯空軍暫時不進入朝鮮,也必須馬上出兵。

斯大林得知中國決定出兵後,當即取消讓金日成撤退的決定。

由此可見,在金日成進攻失敗後,韓戰還打不打得下去,決定的關鍵,已從斯大林轉變為毛澤東。

進行抗美援朝,會不會把戰火燒到中國,導致美國對中國開戰,這個風險是存在的。彭德懷在接受出兵作戰的任務時就說,我們準備打爛了再建設。毛澤東對這一點也並未忽視,但他估計可能性不大,並在儘量避免,所以他把赴朝作戰的軍隊稱作中國人民志願軍。

問題是,美國並不想打爛中國,這是毛澤東當時就比較清醒地看到了的。

但在決定介入韓戰的同時,毛澤東卻提出了「保家衛國」的口號,其實這只是為了說服和動員全國人民的一種策略手段。事後,毛澤東自己就承認並作了說明。1970年10月10日他和金日成談話時就說:「你如果不提『保家衛國』,他(指中國人民)也不贊成啊!他說,只為了朝鮮人,不為中國人,還行啊?所以我說,是為了保家衛國嘛!就是你要保家,你要衛國,要到那個地方去保,那個地方去衛。你不支援朝鮮人民保衛朝鮮,還能保自己的家?衛自己的國?這樣,戰士就理解了。」所以,毛澤東是為了推進「世界革命」,為了「解放」全朝鮮,讓中國軍民做出重大的犧牲。

三、拒絕聯合國的停戰和談建議

我國沒有在極其有利的條件下同意進入和平談判,特別是拒絕聯合國政治委員會1951年1月13日通過的解決朝鮮問題的議案。這是一個非常嚴重和使人感到十分痛心的錯誤。

美國軍隊在仁川登陸後不久就跨過三八線,之後又佔領了平壤。1950年10月19日悄悄入朝的志願軍沒過幾天就打響了第一次戰役,到12月24日第二次戰役結束時已基本上收復了三八線以北的全部朝鮮國土。兩次戰役取得巨大成功,大出美國的意料。在第二次戰役還沒結束時,12月5日美國就有過在體面條件下進行和談的考慮。第二次戰役結束後,美國進一步產生撤出朝鮮半島的想法。參謀長聯席會議12月29日指令聯合國軍司令麥克阿瑟和第八軍軍長李奇微,只有在不會造成巨大傷亡的情況下才應繼續組織戰鬥,否則要做好從朝鮮全面撤退的準備。幾天之後,杜魯門再次考慮撤退。同時,在聯合國內出現了矛頭越來越多地指向美國而有利於中國的外交努力,包括恢復我國的聯合國席位。

但是,就在這個時候,李奇微看到了中朝方面的弱點,已經開始準備反攻,華盛頓也隨即打消了撤退的考慮。中國更在談判問題上採取了極為強硬的態度,這就使聯合國內的調停活動只能以失敗告終。

印度是調停活動的帶頭國,從一開始就把恢復中共聯合國席位和台灣問題同朝鮮停戰聯繫在一起。金日成進軍南韓半個多月後,尼赫魯在致美蘇領導人的信中就提出了這個問題;美軍仁川登陸半個月後他又一次提出。美軍越過三八線,印度在聯合國內正式採取行動,呼籲的主要對象從中國轉向美國。12月7日,印度代表13個中立國家提出關於朝鮮停戰的提案,包括以三八線為界實行停戰、外國軍隊撤出朝鮮、美艦撤出台灣海峽等內容。12月14日,在暫時擱置解決遠東現存問題這一條後,聯合國大會通過了這個提案,建議在雙方以三八線為界停戰的先決條件下,舉行由中共全權參加的朝鮮問題大國會談,商談內容除朝鮮停戰還包括中國台灣和中共的安理會席位問題。在中朝軍隊跨過三八線的新形勢下,聯合國政治委員會1951年1月13日通過由聯合國大會主席、印度和加拿大駐聯合國代表組成的三人委員會提出的新提案,又撿回了被擱置的遠東現存問題,基本點是:立即實現停火,舉行政治會談,分階段撤出外國軍隊,由朝鮮人民選舉自己的政府、為統一和管理朝鮮做出安排,停火後召開英美蘇中四大國會議以解決遠東問題,包括台灣的地位和中國的聯合國代表權問題。印度向中國通報時指明,這一建議對中國有利,不能被認為是支持美國的。

這的確是一個符合中國利益而違背美國意願的決議,只在幾個小時之前才得知決議內容的美國並不想投贊成票,但它又不能不顧及國際上包括英國等盟國要求舉行朝鮮停戰談判的壓力,只好投下了贊成票。美國是把寶押在中國會拒絕上,這是艾奇遜出的主意。他在《回憶錄》中說,國務院「熱切地希望並相信,中國人會拒絕這個決議」。這個寶,美國押對了。

對於印度等國的調停活動,中方的態度實際上是斷然拒絕,所以一開始就為談判設置嚴重障礙,如反對先停戰後談判,不再承認三八線等。1950年12月5日印度、緬甸等11個亞非國家呼籲中朝軍隊不要越過三八線。對此,中共在蘇聯支持下提出五項條件:所有外國軍隊撤出朝鮮,美軍撤出台灣,朝鮮問題由朝鮮人民自決,中共進入聯合國並驅除台灣,召開中蘇美英四大國會議準備對日和約。除此之外,中共還一再聲稱:美軍跨越了三八線就宣告這條分界線已不復存在,先停戰後談判是陰謀、是騙局。毛澤東1950年12月29日更提出,志願軍不消滅敵人不回國,三八線在人們頭腦中的舊印象,經過第二次戰役,也就不存在了。這都表明,印度等國的調停活動在這裏只能碰釘子。

當時形勢和事後發展都表明,這只是顯示中共領導者缺乏知己知彼之明,因而導致中朝付出更加慘重的代價,所得反而更少。志願軍人員傷亡被俘,物質損失和朝鮮的城鄉破壞,絕大部分都發生在這次拒絕談判之後。這還使中國在外交上從主動變為被動,從得到國際上特別是第三世界,還有英聯邦各國以及一些西北歐國家的同情和支持,變成了多數國家的不理解以至反感。果然,1951年1月30日聯合國大會政治委員會以壓倒多數通過了美國提出的認定中共「政府在朝鮮從事侵略」,譴責中共為侵略者的提案;過了三個多月,又通過提案要求成員國對中共實行禁運,這樣做的國家數目很快達到45個。中共一下子就在國際上孤立了。

如果在當時軍事和政治都有利的形勢下就此轉入謀求政治解決朝鮮和遠東問題,那麼,在犯了前面的兩大錯誤之後,不僅可以體面地挽回局面,還很可能由此走上在朝鮮半島實現和平、並開啟解決聯合國席位和台灣問題的談判。

但是,毛澤東的革命外交路線,加上他的過分自信,決定了他不可能這樣做。戰場上的初勝,更增強了他速戰速決地儘量多殲滅美軍、由此把美軍全部趕出朝鮮,完全消滅韓軍、解放南韓的信心。他對聯合國席位素無興趣,也不想用和平方法特別是通過國際協商途徑解決台灣回歸問題,而認準只能用槍桿子去佔領台灣。

拒絕談判後又未能在戰場上取得一些較大的勝利,也應由毛澤東負主要責任。他屢屢駁回彭德懷根據戰場實際情況和出於愛惜指戰員生命而提出的意見。但毛的意見是必須執行的,因為他是最高統帥。彭德懷和毛澤東雖然都是志願軍的指揮者,作用卻大不相同:彭是親臨實戰的司令員,毛是遠離戰場的軍事統帥;毛不僅節制司令員,還可直接指揮軍團司令和軍、師長。毛澤東不僅是整個戰局的決策者,還是幾個戰役乃至某些戰鬥的具體指揮員。人們看到,儘管彭德懷在同意掛帥出兵上也負有責任,但在戰場指揮上,都是他對,毛澤東錯。這種情況貫穿於五次戰役,茲簡述如下:

(一)志願軍準備和入朝之初,彭德懷主張穩紮穩打,先防後攻,以阻攔美軍北進為目標,不忙於大規模進攻;毛則急於誘敵深入、聚而殲之。毛澤東1950年10月14日致周恩來電中轉述彭德懷的意見是:志願軍進入平壤元山以北地區使之不被敵占,爭取時間裝備訓練。他還主張公開入朝,使美軍有所顧慮而停止繼續前進。彭10月22日致毛澤東和高崗電,提出「爭取擴大鞏固平壤元山鐵路線以北山區,發展南韓游擊戰爭」,以防禦戰形式尋機反攻或政治解決。他還建議先構築陣地,組織一個時期的防禦以站穩腳跟,對敵形成壓倒優勢,6個月後再實施反攻。這一套沒被接受,毛下令儘快開戰。第一次戰役隨即打響,直到戰役結束的1950年11月5日才對外公佈志願軍參戰,還有意不說明參戰的規模和意圖。這次戰役固然取得勝利,但是部隊損失很大。11月,毛澤東四次發電報催彭德懷,要求一次性殲滅美軍幾個師。結果第9兵團因倉促入朝,來不及換裝,致使志願軍凍死四千、凍傷三萬多,而殲滅美軍幾個師的目標當然更做不到。

(二)第一和第二次戰役取得重大勝利後,彭德懷建議在戰場上見好先收,毛催促不停歇地接着打。彭提出部隊需要進行較長時間的休整,再戰才比較有把握。他12月8日致信毛澤東,提出可暫不越過三八線,到1951年2、3月再進行第三次戰役。毛澤東過了5天回電,要他越過三八線,要他接着就打第三次戰役。彭德懷12月19日致電毛澤東,報告說雖已遵命越過三八線作戰,但存在受阻和勝利不大的可能性。1951年1月8日第三次戰役結束,中朝軍隊在十分艱苦的條件下再次攻佔漢城,推進到三七線。彭立即再次要求休整,而且需要休整較長時間。毛澤東1月11日雖然同意了彭德懷的部隊撤至仁川及漢江以北休整兩三個月的建議,但他仍然盲目樂觀,14日給彭打電話,說預計美或作象徵性抵抗後退出朝鮮,或則在大邱、釜山一帶進行頑抗而耗盡潛力後撤走;春季攻勢是進行「最後性質」的作戰,「保障最後勝利」,在1951年4-5月「根本解決朝鮮問題」。

(三)彭德懷建議把聯合國政治委員會1951年1月13日和談決議中「限期停戰」這一條接過來,毛反對。李奇微大規模反攻兩天後的1月27日,彭和金日成、高崗、鄧華聯名致電毛澤東,建議借這個限期停戰的決議,中朝軍北撤15-30公里,以贏得時間繼續休整。毛澤東第二天就回電,叫停止休整,「必須立即發起第四次戰役」,繼續南進,等消滅兩三萬美韓軍後再休整。2月毛澤東在北京會見專程回來緊急陳情的彭德懷,仍然要求全勝,只不過開始承認速勝不易,說第四次戰役辦不到就準備第五次。這樣一來,第四次戰役一結束,4月22日就接着打響第五次戰役,直到5月21日結束。在這次戰役中,中朝軍隊未能按計劃再推進到三七線,還丟掉一些地盤,而且邊打邊撤,成為歷次戰役中犧牲最為慘重的一次,減員8.5萬,被俘2萬多。這是繼美軍仁川登陸後被俘人員次多的一次戰役。只是上次是北韓軍,被俘10萬;這次被俘的主要是1.7萬志願軍。

四、在遣俘問題上好面子,長期拖延戰爭

第五次戰役後的5月下旬,中共中央多數領導都主張志願軍在三八線附近停下來,這才進入了邊打邊談的階段。也就是這個時候,駐蘇聯大使張聞天要時任使館研究室主任的我寫了一篇《關於朝鮮停戰的和談問題》調研報告上送到中央,並引起高度重視。

這個調研報告主要是說明,情況已經很清楚,聯合國軍很難打過三八線,中朝軍隊也趕不走美軍、消滅不了韓軍,再打下去已經沒有什麼意義。為增強中朝方面在談判桌上的地位而把戰爭拖下去,也得不償失。對這一陳述以及明擺着的朝鮮戰場形勢,毛澤東卻不為所動,仍然要用邊打邊談的形式把戰事拖下去。一直到停戰談判結束兩天之後,毛澤東還不無惋惜地對蘇聯駐華大使庫茲涅佐夫說,從純軍事觀點看,大致再用一年時間繼續打擊美國人,以佔領沿漢江更為有利的邊界,是可能的。

因此,毛澤東在停戰談判中就一直採取強硬態度。停戰談判從1951年7月10日開始,談完了三個議題,於1952年5月初便進入第四個議題——遣返戰俘問題。糾結於究竟是按我方主張的全部遣返還是按美方堅持的志願遣返,使談判陷於僵局長達15個月之久。直到斯大林去世後,蘇聯新領導決定推行緩和的外交政策,並對中國施加強大壓力,毛澤東才被迫同意按自願遣返原則最後結束談判,從而終止了韓戰。

按照國際公約,雙方戰俘本來應該全部遣返。毛澤東也曾認為,戰俘問題不難達成協議。事實上也正是這樣。早在美韓手裏有13.2萬中朝戰俘、中朝手裏有近4,500名美英戰俘、7,000多韓國戰俘時,美方曾提出有可能向中朝遣返11.6萬人(這個數字比最終被遣返回來的8.25萬人要高出很多)。問題是,出於所謂的「人權」考慮,美國同時表示,得對這些戰俘進行「甄別」,因為其中有1.6萬人不願被遣返。這可是影響中國軍隊聲譽的大問題,所以毛澤東從一開始就堅決反對「甄別」。後來在談判過程中,有一次問題已經接近解決,但最後又被毛澤東否決。1952年7月,美方同意向我方遣返8.3萬名戰俘。這與我方可同意接受遣返數字的底盤——「9萬人上下」相去不遠,因此我談判代表團認為,這代表美方的一種讓步,傾向於接受。但是這個意見被毛澤東駁回,說在敵人加緊向我施加壓力的情況下接受8.3萬這個數字對我不利,還批評代表團「在政治上太天真」。8.3萬這個數字也高於最後被遣返者的總人數。

毛澤東主觀地認為,志願軍戰俘願意回國是沒有問題的,障礙就出在美國和蔣介石對他們的脅迫上。但是他沒有想到,除美台方面的威脅勸誘外,也確實有許多戰俘不想回來。因為入朝參戰的部隊中有不少被俘的是原國軍經「教育」後編入共軍的,其中很多人容易動搖反水,所以最後還是有1.4萬人,即將近三分之二的被俘人員去了台灣。

毛澤東一直硬不讓步,主要是個面子問題,並不是真的那麼重視這些戰俘的權益。經過同美蔣進行英勇卓絕鬥爭最後才掙扎着回到了祖國的七千名戰俘,全部遭到嚴重的歧視和迫害。1954年2月,80%的黨團員戰俘曾恢復黨團籍和軍籍,但在緊接着發生的「高饒事件」後,中央又迅即下發文件,把95%的黨團員戰俘開除黨團籍。他們大都被遣返回鄉,從此長期成為當地被專政或監控的對象,一直被當作「怕死鬼」、「變節者」甚至是「投誠的敵偽人員」對待。

由於戰爭是在朝鮮土地上進行的,美國又掌握着空中優勢,每日的狂轟濫炸使朝鮮的損失極大。所以金日成從1952年1月底開始就想儘快締結停戰協議,把戰俘等有爭議的問題交給協議簽訂後由有關國家召開的政治會議去解決。毛澤東就是不同意,還一直得到斯大林的支持。斯大林1952年8月20日來電要毛澤東「對美必須強硬」,還再次斷言,「如果美國不輸掉這場戰爭,中國永遠也收復不了台灣」。在這種情況下,金日成有意見也沒有用。談判開始後,金日成就認為不值得為戰俘問題頂下去。美國提出自願遣返的問題後,他又主張妥協,1952年2月提出應該儘快結束談判,說志願軍戰俘的多數都是以前蔣介石的軍隊,政治上不可靠,「為他們去鬥爭沒有特別的意義」。金日成1952年7月14日致電毛澤東,主張接受美方提出的條件,立即停戰。毛15日復電反對,又於16日致電斯大林尋求支持。斯大林自然同意毛澤東的意見。所以一直到斯大林死後,局面才出現大變化。蘇聯新領導集團要求立即迅速解決問題,結束談判。他們提出,可從接受對方先交換傷病戰俘的建議入手,儘快解決整個戰俘問題,結束停戰談判。對於這一新方針,金日成不僅舉雙手贊成,而且極為興奮,當即向蘇聯方面表示,「朝鮮方面在前線和後方的損失非常大,每天幾乎有三百到四百人喪命,而與美國人進一步討論關於遣返有爭議的戰俘的數字不是十分明智的。」對於中國在戰俘問題上拒不讓步導致戰爭拖延的做法,他的不滿再次溢於言表。

在蘇朝特別是蘇聯的壓力下,尚未放棄「一邊倒」政策的毛澤東只好妥協。於是,歷時三年多的韓戰終於在1953年7月27日停了下來。

責任編輯: 白梅  來源:2013年第9期炎黃春秋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18/0226/10757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