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心靈之燈 > 正文

真正的成功 複製不出來

01

曾看過這樣一則寓言:

有一隻禿鷹飛過王宮,看見宮中有一隻黃鶯很受國王的喜愛,於是問黃鶯:「國王為何如此寵愛你?」

黃鶯回答道:「因為我唱歌十分動聽,到王宮後,國王非常喜歡聽我唱歌,還經常用珍珠來打扮我,用山珍海味來賞賜我。」

禿鷹聽後,心裏很是羨慕,它想:「我應該學學黃鶯,模仿它動聽的歌聲。這樣我也一定會受到那樣的待遇。」

於是在一天夜晚,它立即飛到國王的窗前,放開嗓子「唱」了起來。

國王剛好在睡覺,一下子就被禿鷹的叫聲所驚醒,感到十分恐怖。他抬頭望見了窗外的禿鷹,氣憤至極。立即叫部下把禿鷹抓起來,並拔光了它的羽毛。

看完這則寓言,我們都會認為這隻禿鷹一點兒自知之明都沒有,愚蠢至極,太可笑了。

但是仔細想一下,現實生活中,難道不存在這種「禿鷹」嗎?

有一些人,總想着要出人頭地,自己卻沒有具備成功所需要的努力和條件,只是一直機械地模仿着別人,以為這樣就可以減少阻力,結果往往弄巧成拙。

當他們達不到自己的目的時,不知道去反省自己,而是怨天尤人,責怪別人給自己的提議都是「謬論」,埋怨上天不公,自己時運不濟。

那些妄想着只要追隨前人的腳步,模仿別人的成功模式就可以達到人生巔峰的人,他們的愚蠢、麻木和懶惰,恰恰就是人生道路上最大的絆腳石。

02

刻意地去模仿別人,而不去考慮自己本身的條件和狀態,從而淪為笑柄的例子,不勝枚舉。

我將它分成兩大類:

第一類:「東施效顰」

醜女東施,看見鄰居西施因心口疼而皺眉的樣子很美,便去學着她的樣子矯揉作態。結果,反而因為看起來更難看而遭到全村人的唾棄和嘲笑。

東施的錯誤在於:她只是盲目地去追隨和模仿別人,而忽略了自己與別人自身條件的差異性。

西施的美,難道僅僅是皺眉時嗎?

當然不。

因為她本就傾國傾城,因此她的一顰一笑,一舉一動,都被認作是美的標籤,並流芳百世。

而東施卻把這種美的原因僅局限於她的「皺眉」,以為自己一旦皺眉也會達到同樣的效果。因此她淪為笑柄就不足為奇了。

生活中,也有許多「東施效顰」的例子,比如:

看見某某明星出席活動時的裙子,很好看,趕緊上網買了條一模一樣的;

看見別人報了各種興趣班,自己也不甘落後,不管自己手頭有多少工作要做;

看見別人整容成功,非常羨慕,自己也模仿着別人樣貌去整,結果導致臉越弄越僵……

任何人都無法避免先天條件的差異,如樣貌、天資等,但是消除這種差異的辦法,可以通過後天的努力去補足,而不是一味地模仿,失去自我。

每個人降臨到世間,都是上天的恩賜,都有存在的價值。善於挖掘出自己身上的閃光點,而不是將他人身上的閃光點強加到自己身上。這樣才能夠活出獨一無二的精彩,擁有充滿個性的人生。

第二類:「邯鄲學步」

故事講的是:一個燕國人聽說古都邯鄲人走路姿態很漂亮,便來到邯鄲學習邯鄲人走路,結果未得其能,又忘記了自己的走姿,最後爬着回到了燕國。

除了自身條件外,外部環境的差異也是造成人與人之間不同的一個重要因素。

邯鄲人走姿漂亮,取決於他們從小生活的環境影響。

這就好比語言,如果一個人從小耳邊就充斥着鄉味濃厚的方言,長大了又怎麼能輕鬆地說出一口純正的普通話?

許多名人也是一樣,他們的成功,與從小家庭背景的影響,家庭環境的耳濡目染是分不開的。

錢鍾書父親錢基博為國學大師,子承父業受益不少;

乾隆皇帝有了康熙的基礎,才能創造康乾盛世的局面;

沒有老布殊就不會有小布殊的輝煌;

昂山素姬能成為緬甸的良心和精神領袖,離不開父親昂山將軍的影響和聲望。

這樣的背景,這樣幾十年如一日的家庭薰陶和栽培,任何普通人都模仿不來。

如果你沒有出生在書香世家,就不要幻想自己可以輕易地在某個知識領域一舉成名;

如果你不是富二代或官二代,就不要指望自己在二十歲之前過上多麼奢侈豪華的生活。

主觀能動性固然重要,但是我們不能太過重視它而忽略了環境對人造成的客觀影響。

承認環境的差異性,才能更好地認清他人,認清自我,指引自己朝着正確的方向努力。

03

為什麼說成功是無法複製的?

因為每個人的「成功模式」都獨一無二。

在數萬起富豪起家史的研究案例中,沒有發現一個人是依靠複製別人的模式獲得成功的。

一個人成功的因素,不是簡簡單單幾句勵志名言和心靈雞湯就能概括得出來的,而是由許多因素共同決定:外貌、性格、勇氣、運氣、環境、他人的知遇之恩等等。

許多勵志成功類書籍,除了能給人打打雞血,充滿鬥志外,並不能提供任何切實的方法論。

因為書上所說的,都是成功人士身上的一些共性:勤奮,智慧,懂得抓住機遇,人際關係處理得好等等。這些因素,都是成功的必要不充分條件。

成功需要的,絕不僅僅是這些,更重要的是某些技巧。而這些技巧和手段,都是一些演講者和勵志書中不會提及的。你所看到和效仿的,永遠都是一些表面的東西。

馬雲的成功能複製嗎?傳奇股神巴菲特的成功能複製嗎?世界首富比爾蓋茨的成功能複製嗎?他們的頭腦、資源和機遇,一個人不是那麼輕易就同時擁有的。

真正的成功人士,他們不會迷信和追隨某種經驗,他們只會根據自己所處的環境和利用所擁有的資源來進行整合,切實地制定屬於自己的獨一無二的計劃。

而很多失敗者的失敗在於:

他們喜歡給自己樹立各種標杆,擁有一大批的榜樣,喜歡跟着榜樣們的腳步走,隨意地相信任何人,卻唯獨不願相信自己。他們兩眼只盯着空洞的未來,而喪失了許多身邊能夠決定自己命運的良好機遇。

曾經看過這樣一段話:

學習冒險家的後果,只能是充當炮灰,因為你雖擁有他的雄心萬丈,卻造不起那艘足以遠航萬里的堅固的帆船,即便你得到了這一切,當你航行到一半時,你才發現自己缺少一個指南針。更重要的是,當風浪襲來時,你沒有他的好運氣。

很多人的成功都是「十年磨一劍」,是經過長年累月的積累而沉澱下來的。但是許多人只根據那把「劍」的外形,得出一些粗略的結論,從而盲目地模仿。

所以,當一些「成功人士」讓你向東走時,你不妨考慮一下向西走的可能性。

當各種勵志類的書籍告訴你要不斷向前時,你應當想到,有的時候退一步,海闊天空。

04

在成功的道路上,不要去一味模仿別人,而是找尋自己的特色,堅持自我,這是毋庸置疑的。

但是,這種堅持自我不代表獨斷專行,剛愎自用。

成功不能複製,但榜樣不可不無。

借鑑別人是必要的,但是借鑑不是不經思考地全盤吸收,更不是將榜樣的一舉一動奉為真理,而是有選擇地借鑑別人的優點,將他人的優點和自己的實際情況相結合。

如何有效地取長補短?

在這裏我提出三點:

第一、選擇合適的參照對象

真正能對我們造成實質性心理衝擊,那我們覺得能夠做出改變的,不是遙不可及的偶像,而正是我們的身邊人。

參照對象太過遙不可及的話,會導致細節模糊,信息不全面。如果不考慮現實,硬作比較,甚至會讓我們產生自卑心理。

合適的參照對象,可以是我們的家人,朋友,也可以是工作中的同事,上司等等。總之是生活中便於接觸到的優秀的人。

因為他們與自己的生活環境相仿,日常生活中的交集可以讓你們之間有共同話題,相互了解和滲透,可以接觸到彼此之間最真實的一面。

在這種條件下,我們可以更全面地觀察到別人身上的優點,更方便地獲得他們提供的間接經驗

第二、記錄他人的長處,針對性地學習

天生我材必有用,層次越高的人,越是會觀察到別人的優點

細心地觀察周圍每一個人,與你自己進行平行比較,取長補短。你可以準備一個本子,或是在頭腦中記錄周圍人的發光點,比如:

A頭腦聰明,辦事靈活,以後關於一些工作技巧性的問題可以向她請教;

B品味不俗,審美能力強,對於家居設計、服裝搭配之類的可以跟她學習;

C愛讀書,知識文化豐富,想要好書的推薦和知識問題的探討可以求助於她。

杜威曾說過:

一個人應能利用別人的經驗,以彌補個人直接經驗的狹隘性,這是教育的一個必要的組成部分。

這樣有針對性地學習身邊人的優點,便於你完善自己,更好地利用人脈資源,同時也給彼此增加了相處和交流的機會。

第三、對自己的實際情況進行反思,將他人的建議進行「過濾」

借鑑過來人的經驗,可以避免走一些彎路,防止誤入迷途。

但是,經驗可以借鑑,但絕不能迷信。

因為你和經驗傳授者經歷的不同,所處的環境、背景及立場都不一樣,他們給予的建議就會迥然不同,他的經驗有時對你並不完全適用。

不要讓你的腦子作了他人的跑馬場。」把別人的學問和見解保存下來絕對不算結束,必須要把它們變成自己的。

因此,對於別人的建議,要「擇其善者而從之」、「取其精華,棄其糟粕」,結合自己的實際情況進行應用,有則改之無則加勉。

英國有一句名言:

一個人不聽勸告不好,但若不聽任何勸告,則是一千倍的不好。

當你心中有一個定盤針,而不是像船帆那樣隨着各方風向搖擺不定時,你的成功之路便打上了屬於自己的獨特標籤,熠熠發光。

責任編輯: 宋雲  來源:新浪看點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18/0216/10710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