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大陸 > 正文

中國電商銷售假貨 被指全軍覆沒 中資再獲德國「金鼻子剽竊獎」

中國仿冒產品充斥世界,日前再獲德國「金鼻子剽竊獎」(Plagiarius)。網購逐漸成為人們最常用的購物方式。但調查發現,中國大陸電商銷售假貨,被指全軍覆沒。

據德國之聲中文網2月10日報導,在第42屆德國反剽竊行動協會舉辦的「金鼻子剽竊獎」頒獎典禮上,中國企業一如既往地被頻頻點名。

「金鼻子剽竊獎」是由德國反剽竊協會每年為仿冒產品頒發的獎項,一個長著金鼻子的黑色小矮人,象徵着那些用仿冒的手段獲取高額利潤的廠家。據媒體報導,2010年「剽竊獎」頒發的11個獎項,中國企業包攬了其中的5項。

今年評委將第一名頒發給了來自中國浙江省溫州市平陽縣的一個禮品公司:Pingyang County Leyi Gift Co.。該公司仿造德國黑森州小鎮林堡一家企業製造的廚房多用切菜器,甚至將其品牌Genius和產品名字Nicer Dicer Plus都仿冒。評委稱,假貨的刀片很鈍、易斷,而且使用的材料包含有害健康的成分。

此外,德國傳統童車品牌Puky的幼兒滑行車和瑞士維氏Victorinox的軍刀等知名產品都被仿冒。中國一家企業從外形和技術上高度模仿Puky生產的幼兒滑行車,並將品牌名字改成Qidong。德國維爾夫拉特(Wülfrath)的Puky的一名質檢代表指出,這款產品原價66歐元,仿冒品售價僅10歐元,應該是因為用材低廉和做工粗糙。

報導援引出席「金鼻子剽竊獎」頒獎典禮的律師布瑟(Aliki Busse)的話說,剽竊者這種「拿來主義」節省了耗時耗資的研發步驟,大部分都是在非人的工作條件下進行生產。

布瑟表示,2016年歐盟海關繳獲了價值6.7億歐元的仿冒品。尤其是網絡電商簡化了仿冒者銷售假貨的途徑。剽竊者損害了原創企業的經濟利益和名譽,用低下的品質欺騙消費者,甚至對其健康造成傷害。

報導稱,中國的廉價贗品破壞了基本安全標準。一家生產電暖氣的德國企業代表抱怨,一些剽竊者不僅仿造相關產品,有時連證書和使用說明都一同複製,讓消費者難辨真偽。

布瑟介紹,至今為止沒有人來領獎。但宣佈獲獎名單已起到一定的作用,10%-15%被通知獲獎的企業和原創公司最終達成了和解。

中國電商銷售假貨被指全軍覆沒

2月7日,中消協發佈《2017年「雙11」網絡購物價格、質量、售後服務》調查結果。調查顯示,聚美優品、網易考拉海購、蜜芽網、拼多多、貝貝網、國美在線、京東、淘寶的相關店鋪均被發現涉嫌銷售假貨。

「海淘」商品涉嫌仿冒較多,仿冒樣品涉及化妝品、鞋類、箱包類等品牌。截止目前,在53個出具了鑑定結論的樣品中,16個樣品涉嫌仿冒,仿冒產品佔比超30%。

非「海淘」商品服裝也存在質量問題。101個樣品中,19個樣品存在質量問題。包括纖維含量檢測值與明示不符;面料色牢度不達標;嬰幼兒服裝樣品甲醛含量超標;毛起球指標等未達標;羽絨種類不符合相關標準等。

白酒樣品存在塑化劑殘留量超標等問題。如拼多多平台的福裕隆酒類專營店銷售的標稱「貴州茅台鎮」品牌白酒,鄰苯二甲酸酯類物質最大殘留量超標。

此外,通過截屏等取證方式做價格追蹤記錄,商家先漲價後降價、虛構「原價」、隨意標註價格的情況較為突出。宣稱參加「雙11」促銷活動的539個非預售樣本中,不在11月11日也能以「雙11」價格或更低價格購買到促銷商品的比例達到78.1%。

德國之聲此前報導,常常有被仿冒的廠家回收了仿冒產品。仿冒產品或者被清除出市場,或者廠家支付銷售許可。頒獎活動形成了對剽竊者的威懾。

也有報導指,進軍中國的德國企業如同行走在屋脊。中國的龐大市場可以帶來巨大的銷售額,但無處不在的刺探技術情報和仿冒生產也可能一下子使德國企業跌入萬丈深淵。在中國,藥品、汽車零件、甚至汽車都有人仿造。

《每日經濟新聞》的報導稱,中國的主流電商平台幾乎全軍覆沒。這些電商都在賣假貨,部分售假還出自該電商自營店鋪。

阿波羅網林億綜合報道

責任編輯: 林億  來源:阿波羅網林億綜合報道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18/0211/1068462.html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