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生態 > 正文

打造中國加州 這是誰瘋了?造5個三峽?耗萬億鑿穿青藏高原

—專家揭西藏高原種種危機

2018年一月以來大陸多家網絡媒體報導稱,中國工程師計劃打造一條長度達到1000公里的隧道,引150億噸雅魯藏布江水入西北,號稱能使「西北沙漠地區繁榮昌盛,讓新疆變成中國版的加利福尼亞」。這項工程需要將青藏高原鑿穿,打造一條從青藏高原延伸到新疆地區的超長地下隧道,相當於建造5個三峽工程,隧道長度也將史無前例。

這項最少耗資1萬億元的「逆天工程」如果得以付諸實施,不知將會給人類,給中國帶來什麼樣的災難。

水利專家王維洛博士撰寫的《亞洲水塔西藏高原的生態危機-----不是對未來的悲觀預測而是面臨的一個嚴酷事實》一文講述了其中的危害。

文章說,有個華人學者曾說西藏高原是中國的水塔。與南、北極一樣,西藏生態對地球的影響甚鉅,因而也被稱為「第三極」。發源於西藏的河流,包括西部的四大河流和東部的長江、黃河、瀾滄江等,流域範圍涵蓋中國、印度及東南亞,是幾十億人類或其他生命賴以生存的依託。」

一旦冰川塌落、冰湖潰決形成的涌浪超過意大利瓦依昂水庫慘案

文章披露,目前中國在西藏高原上大規模地建設水庫大壩工程,僅西藏自治區境內已經建成的水庫大壩工程超過110座。這些水庫的上游地區絕大多數是冰川或是冰湖,一旦冰川塌落或者冰湖潰決,大量的冰川塌落體或者冰湖潰決洪水進入水庫,形成涌浪,災難程度肯定超過意大利瓦依昂水庫的慘案。

輕者造成涌浪,越過大壩,造成下游洪水災難;重者水庫大壩在涌浪的壓力下潰決,冰川塌落、冰湖潰決和水庫潰壩洪水加在一起,以摧朽拉枯的力量,沖向下游。這就是一系列災害中最可能發生的一種。從目前評估來看,年楚河上的滿拉水庫大壩工程和上游地區的數十條冰川組成了最大的災難風險。

位於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境內的貢嘎山的冰川收縮速度驚人

根據百度百科的資料,該區的滿拉水庫上游冰川面積約130平方公里。如果1980年冰川面積為182.77平方公里,則減小52.77平方公里,減小了28.9%。

如果滿拉水庫上游地區發生冰川塌落或者冰湖潰決,冰川塌落體或者冰湖潰決洪水湧入滿拉水庫,將水庫中的1.57億立方米水擠出水庫,一場比瓦依昂工程更加悲慘的事故就會發生,可能直接危及到下游113公里之外的日喀則市。

2007年曾經專門研究過瓦依昂水庫大壩災難的意大利地質學家大衛.N.皮特利特意撰寫了《告訴三峽:瓦依昂大壩的教訓》一文,指出:也許瓦依昂可以為這座長江上的著名大壩提供一個可怕的前車之鑑。這裏引用文章的一些描述,讓讀者聯想一下,冰川崩塌導致水庫產生涌浪的這個可能性,以及它所能造成的破壞力量。

「1963年10月9日晚上10點38分,災難降臨,滑坡發生了。整個山體有5億輛標準尺寸的沙龍轎車那麼重,滑了大約500米拍進水庫。滑動不斷加速,就像賽車衝出起跑線時那麼快,山體進入水庫時的速度已經達到大約110公里/小時,把峽谷加深到400米。然後一部分山體一直衝上對岸,彈起140米高,把前面大量的水壓了出去。掀起的滔天大浪衝進了卡索村較低的部分,房子立刻被沖走,其實這裏比水面要高出260米。較高地方的房子幸運一些,但大部分也被滑坡所激起的空氣衝擊波嚴重破壞。」

根據事後調查,滑坡體的總重量為2.7億噸,死於瓦依昂水庫大壩事故的人數為1925人。

瓦依昂慘案中滑動的岩石和泥土的速度達到了每小時110公里,而阿里冰川崩塌的滑動速度是每小時300公里,是瓦依昂滑坡體運動速度的三倍。如果滑動物質數量相等,那麼阿里冰川崩塌的破壞力就是瓦依昂滑坡體的九倍。

2016年阿里地區的兩次冰崩可能是一系列災害的開始

文章提到,2018年1月26日紐約時報中文網發表的KENDRA PIERRE-LOUIS的《西藏兩座冰川接連崩落冰雪,氣候變化為元兇》文章,引起海內外華人的關注。文章指出:2016年,在西藏西部的乾旱山區,約699萬立方米的冰雪從一座冰川上崩塌,翻滾的冰流在三分鐘內以高達約300公里的時速奔涌了約8公里,導致9人和數百隻動物喪生。該事件令科學家們感到震驚,這樣大規模的迅速崩塌他們此前只見識過一次。兩個多月後,鄰近的冰川又發生了同樣的情況,不過這次沒有造成人員傷亡。冰川學家本來不太相信冰川會發生這樣的事情,但突然之間,他們在一年中便目睹了兩次類似的崩塌。

滿拉水庫(網絡圖片)

王維洛說,文章沒有指明冰川崩落髮生的具體地方和具體時間。這是發生在2016年7月17日西藏阿里地區日土縣東汝鄉的一次罕見冰塌。冰川塌落體的體積是約7000萬立方米,(約是紐約時報中文網文章的699萬立方米的10倍,這種錯誤可能來自單位換算,很容易發生),冰川塌落體散佈的面積為近10平方公里,相當於1400個足球場大小。緊接着在9月21日,附近的冰川又一次發生罕見的大範圍崩塌。來自中國科學院青藏高原研究所、俄亥俄州立大學伯德極地和氣候研究中心(Byrd Polar and Climate Research Center)等機構的研究者們認為,氣候變化極有可能是阿里這兩次冰塌的「真兇」,隨着當地氣溫上升以及降水增加,這兩次冰崩可能只是今後一系列冰崩災害的開始,對此,現有的科學還沒有足夠的研究和準備。(參見:石毅:西藏阿里接連發生罕見冰崩,科學家爭議是否系列災害的開始,澎湃新聞,2016年11月24日。)

高原溫度快速升高,凍土融化

文章提到,沈渭壽、劉波、顏長珍、張慧在《青藏高原——典型區生態狀況時空變化及氣候變化相應研究》一書中指出:

西藏高原的氣候數據統計時間比較短。從1961年到2010年的六十年間,西藏高原(青藏高原)的平均氣溫變化為每十年上升0.37攝氏度。西藏高原的南部,西藏自治區的平均氣溫變化為每十年上升0.58攝氏度。西藏高原六十年間的氣溫上升,已經超過《巴黎協定》確定的升溫控制在2攝氏度以內的目標。

中國氣象報社在2013年09月26日發表《青藏高原升溫最明顯》的報道,指出:青藏高原升溫最明顯,局部地區高達0.30~0.50℃/10年,是全國增暖幅度最大的區域之一。

西藏高原溫度的快速上升,導致了冰川的退縮。國際冰雪委員會(ICSI)的一份研究報告指出:「喜瑪拉雅地區冰川後退的速度比世界其它任何都要快。如果目前的融化速度繼續下去,這些冰川在2035年之前消失的可能性非常之大」。國際冰雪委員會負責人塞義德・哈斯內恩說:「即使冰川融水在60至100年的時間裏乾涸,這一生態災難的影響範圍之廣也將是令人震驚的。」

「西藏凍土」的圖片搜尋結果

文章說,由於西藏高原氣候寒冷,凍土分佈十分廣泛。凍土帶所包含的碳來自於西藏高原抬升之前生活在這裏的生物,包括植物的根系、動物的殘骸等。由於氣候寒冷,多年來凍土中的碳只有積累而沒有釋放,導致其土壤中碳含量很高。

由於氣溫上升,凍土層會變薄,甚至完全融化。凍土融化,西藏高原土壤中隱藏的碳就要釋放出來,這幾十年全世界減排溫室氣體的所有努力都會化為烏有。科學家稱凍土融化和碳的釋放,為定時炸彈。凍土中碳的釋放,又加速了氣溫的上升,氣溫上升又促進了凍土融化和碳的釋放,這樣進入一個惡性循環。

2015年3年23日世界氣象日,中國氣象局局長鄭國光發表了題為《科學認知氣候關注氣候安全》的致辭,指出:上世紀中葉以來中國的氣候發生了顯著變化。鄭國光認為,氣候變化對中國影響巨大。小麥、玉米、大豆等主要農作物單產下降,主要河流徑流量減少或變化不穩定,水土流失、生態退化、物種遷移等生態惡化程度加深,大氣環境容量降低,風能和太陽能資源的開發和利用受到制約,青藏鐵路、三峽水庫、南水北調、西氣東輸、三北防護林等重大戰略性工程的安全生產和運營遭受嚴重威脅。中國面臨的氣候變化和氣候災害風險可能進一步加劇。

為什麼鄭國光要說氣候變化影響到青藏鐵路、三峽水庫、南水北調等重大戰略性工程的安全生產呢?青藏鐵路是建造在西藏高原的凍土帶上。一旦凍土融化,土壤就像沼澤地一樣,沒有承載能力,青藏鐵路需要重新選線和重新打地基。氣候變化將影響中國極端氣候的分佈、強度和出現頻率。比如暴雨強度比以前更大,出現暴雨的頻率比以前更高,這樣作為三峽水庫、南水北調工程設計的氣候水文資料發生了根本的改變。按照過去的資料,這樣的工程設計可能是安全的。但是在新的氣候條件下,這樣的工程設計可能就是不安全的。

水庫大壩工程後面的貪婪

李治國等在《西藏年楚河滿拉水庫上游冰川變化及其影響》一文中已經明確指出了冰川變化會給滿拉水庫大壩工程帶來巨大的風險。而且預測冰川塌落或者冰湖潰決與預測滑坡相比,要困難很多,幾乎是不可能的,就像科學家根本沒有料到阿里的冰川會發生塌落一樣。

為什麼滿拉水庫大壩工程的決策者會不顧這些巨大風險而冒然建設這個工程呢?為什麼決策者要在西藏高原建設這麼多的水庫大壩工程呢?這是因為貪婪,要錢不要命。由於水庫大壩工程建造,使得大量錢進入了利益集團的口袋中,而失去生命的、要承擔災難風險的,卻是另外一群人,他們不屬於這些利益集團。

滿拉水庫(網絡圖片)

具體到滿拉水庫大壩工程,則是要控制農田灌溉面積40萬畝,其中的25萬畝土地需要新開墾出來,並配套灌溉渠道和設備。由於西藏高原的氣溫上升,農作物的生長上限也隨着上升。從理論上說,氣溫每上升0.6攝氏度,農作物生長上限的高程上移100米。中國政府和西藏自治區政府把氣溫上升和可耕種農地的擴大作為西藏生態環境變好的這個最重要指標來評估。通過水庫大壩的建設,把漢族人的農耕、灌溉生產方式以及定居的生活方式,推廣到西藏高原,去取代藏族傳統的遊牧文明。這不但是經濟上的貪婪,而且還是文化上的野蠻,所以他們是不顧一切生態環境後果的。

阿波羅網孫瑞後報道

責任編輯: zhongkang  來源:阿波羅網孫瑞後報道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18/0210/1067959.html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