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軍政 > 正文

劉鶴將任副總理兼兩個要職 專家披露中國經濟大真相

英媒消息稱,中共政治局委員、中財辦主任劉鶴除了將擔任主管經濟和金融的副總理外,還將兼任金融穩定發展委員會主任,港媒文章也持同樣觀點,而新加坡《聯合早報》則認為劉鶴同時還會出任央行行長。最近消息是,劉鶴將任副總理。此外,專家胡少江近日發文披露中國經濟存在的一些結構性缺陷。

劉鶴未來職務,眾說紛紜

1月26日,英媒路透社報導稱,劉鶴在中共十九大上晉升政治局委員,並深得習近平信任。

報導引述5位消息人士指,劉鶴將接替馬凱的中共國務院副總理職務,但與馬凱主管金融不同,劉鶴將全面掌管經濟和金融政策。

其中3位消息人士還表示,劉鶴還可能接任馬凱的國務院金融穩定發展委員會主任一職。

港媒也同樣認為劉鶴將出任國務院副總理。

港媒《星島日報》2月5日報道,張高麗、劉延東、汪洋、馬凱等四名中國國務院副總理將全部卸任,由韓正(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孫春蘭(原中共中央統戰部長)、胡春華(原廣東省委書記)、劉鶴(中共中央財經辦主任)擔任副總理。

此前已有多方消息指,劉鶴接任副總理和金融穩定發展委員會主任幾無懸念。

新加坡《聯合早報》指出,在中國高層高度關注金融穩定的背景下,中共政治局委員、中央財經領導小組組長劉鶴也有可能以副總理身份兼任央行行長,以增加央行權威,更好發揮央行在金融穩定和宏觀經濟調控等方面的作用。

胡少江:中國經濟存在結構性缺陷

1月19日,胡少江在自由亞洲電台發表題為《對中國2017年經濟數據的另類解讀》的評論文章,披露,中國經濟存在一些結構性缺陷。

文章說,在初步閱讀了中共官方資料之後,我在這裏想將體現在中共官方資料中、但是被中國官員迴避解讀或者有意錯誤解讀的一些負面資訊進行一些初步分析,以便讓讀者在看到中國經濟增長的同時,也對中國經濟存在的一些結構性缺陷有一個比較客觀的看法。

首先,中共官方對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的解釋互相矛盾。中國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名義增長率為8.3%,扣除價格因素以後的實際增長率為6.5%,比國民生產總值的增長低零點四個百分點。

雖然官方公佈的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實際增長7.3%,考慮到城鎮居民總數大於農村居民、城鎮居民收入水準高於農村居民,中國總體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增長應該明顯低於6.9%。這與中共官方公佈的總體人均可支配收入實際增長7.3%的資料是矛盾的。

第二,中國的消費增長低於總體經濟增長,消費還沒有成為推動增長的主體。2017年,中國全國居民人均消費支出為18,322元,名義增長為7.1%,扣除價格因素之後的實際增長率為5.4%,比國民生產總值增長速度低一點五個百分點。

其中,城鎮居民人均消費支出實際增長才4.1%,只相當於整體經濟增長率的60%左右;而農村居民人均消費支出的實際增長也低於國民生產總值增值率的零點一個百分點。

第三,從投資的增長資料看,中國主要依靠投資拉動增長的格局沒有變化。去年全國固定資產投資增長為7.2%,高於總體經濟增長。從結構上看∶國有控股企業投資的增長為10.1%,不僅高於總體經濟的增長速度,也大大高於民間投資的增長速度。相反,民間投資的增長則低於總體經濟的增長。

此外,在所有投資中,由各級政府主導的基礎設施的增長速度是總體經濟增長速度的三倍左右,而體現民間投資意願的製造業的增長速度則大大低於總體經濟增長的速度。

第四,在中國的宏觀調節過程中,市場並沒有真正發揮作用,相反,最立竿見影、最有成效的手段仍然是政府直接干預。例如,過去一年裏,中國政府主要依靠行政手段抑制了大中城市的房屋價格上漲,在這方面市場並不是主導者。

此外,中國的節能限產也基本上是通過政府直接命令來實現的,而在這個過程中,得到保護的通常是國有和國家控股企業,而經濟利益遭到比較大損害的則是那些沒有後台的民營企業。

對中國經濟資料進行全面和深入解讀還需要更多的資料。例如,在看到居民可支配收入和消費增長低於總體經濟增長的同時,人們理所當然地會詢問,究竟經濟中的哪一個部分的收入增長高於經濟增長呢?除了居民收入之外,其他的主要收入包括企業收入、國家稅收等。

我們目前還無法看到稅收增長的資料,但是我完全可以預期,國有企業收入的增長和稅收的增長應該是高於居民收入增長的,這對也是經濟資料對政府強勢主導經濟的一個證明。

阿波羅網孫瑞後報道

責任編輯: zhongkang  來源:阿波羅網孫瑞後報道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18/0206/10658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