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 外媒看中國 > 正文

再鐵的關係也扛不住中國的錢?

作者:

美國《華盛頓觀察家報》(Washington Examiner)發表評論員洛甘(Tom Rogan)的文章說,英國首相特麗莎·梅日前訪問中國,會見了中國主席習近平、總理李克強。她此行的目的,是為英國脫歐之後謀劃新的貿易發展。兩國簽署了價值130億美元的新貿易合同。特麗莎·梅對習近平說:「我很高興能來到中國,進一步推動我們已建立的全球戰略夥伴關係。」

對美國來說,這種英-中「全球戰略夥伴關係」的調情,代表着一種日益讓人關心的形勢。這意味着不管用什麼方法,英國都想努力贏得中國的好感。不僅在政治層面,英國陸軍參謀長卡特(Nick Carter)上周談到他的戰術觀點時說,有一個國家——中國,不是他認為的威脅因素。

他這番話引人注目。記者福克斯(Robert Fox)問卡特將軍,為什麼不把北京包括在挑戰性國家名單中?後者的回答相當令人吃驚。他說:「此刻我並不一定認為,中國是我們明顯的現實威脅。」

相較之下,美國國防部長馬蒂斯幾天前公佈的《國防戰略報告》,把中國描述為「修正主義」強權和主要威脅,指北京正努力獲得「對其他國家經濟、外交、安全決策的否決權」。他還引述了中國在南中國海和東中國海進行的帝國式的島嶼建設事例。

然而,英國和美國的分歧,不僅在於對威脅的評估不同,而且對評估的功用也不一致。英國軍隊曾經不情願地參加美軍騷擾中國的行動,如美國海軍穿過中國海域實行的自由航行巡邏等。英國為什麼對北京越來越恭順?你如果感到困惑,只需數數錢就行了。

更具體地說,英國迫切希望獲得中國投資,因為那將有助於英國經濟在脫歐後保持繁榮。而中國則積極招徠英國政府的前閣僚,現在包括特麗莎·梅的前任首相卡梅倫也赫然在列。中國人已經把英國的權勢人物培養到他們的圈子裏。對中國人來說,交換條件很清楚。

英國既然從中國得到經濟好處,那麼這個美國最親密的盟國,則必須默許中國的外交和內政政策。英國對北京鎮壓香港的抗議活動;在太平洋耀武揚威;威脅印度邊界;危及台灣安全;從事咄咄逼人的網絡間諜活動······在全世界注視下保持沉默。

反過來,這會鼓勵美國的其他盟國仿效英國的做法,因而削弱美國的影響力。這一切發展都將付出沉重代價。說到底,中國正在做的不是簡單地收買影響力,而是從根本上重塑國際秩序架構。目前,只有美國、印度、澳大利亞、日本在警惕事態的發展。

責任編輯: 趙亮軒  來源:萬維讀者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18/0205/10651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