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維權 > 正文

華春瑩憤怒發飆 駐華外國記者們尷尬沉默

幾天來,中共外交部例行記者會上,發言人華春瑩和駐華記者們就外國駐華媒體從業環境等話題發生了直接的言語衝突,可能是出於保住記者簽證的考慮,大部分駐華記者們保持了令人難堪的沉默。

1月30日,駐華外國記者協會(FCCC)公佈一份報告《A FCCC report on working condiitons in2017》。報告稱,在受訪的外國駐華記者中,超過40%的記者認為在華採訪環境惡化,而2016年這一比例為29%。

FCCC稱,「有力的證據表明,報告情況正在惡化」。在許多地區,報道越來越困難,尤其是在新疆。2017年前往新疆採訪的受訪記者中,有73%的受訪者被官員告知報道被禁止或限制,而2016年則為42%。」

本周二(1月30日),在外交部例行記者會上,有記者就提此提問,「駐華外國記者協會(FCCC)」剛發佈關於外國記者在華工作環境的年度報告,稱中國政府通過簽證續簽手續對發表令其不悅報道的外國記者施壓,禁止或限制這些記者到中國大部分地區採訪。你是否看到這個報告?中方是否計劃採取措施改善外國記者在華工作境況?」

這一提問受到到了中共外交部新聞發言人華春瑩直截了當,甚至堪稱粗暴的反擊。

華春瑩說,「我沒有看到你提到的這個所謂報告,也不知道誰能代表這個所謂的組織。你們在場的外國記者朋友都是它的會員嗎?都認可它的報告嗎?我認為你提到的這個報告中的指責是無理的。我想請問在座的各位,你們認為在中國採訪工作環境怎麼樣?外交部新聞司作為常駐外國新聞機構和記者的主管部門,是不是為大家儘可能提供了在中國採訪工作的各種必要便利和協助?如果你們誰認為FCCC代表了你們的觀點,或者贊同這個報告的內容,可以舉手告訴我。」

遺憾的是,「當場沒有一個人舉手」,中共外交部網站偶爾會將最敏感的一些提問刪除,但這次,外交部新聞官員帶着明顯的興奮和得意,用括號描述這一場景。

華春瑩乘勝追擊,「所以,你可以告訴FCCC,今天在場的外國記者朋友不認可他們報告中的觀點,所以它並不能代表常駐中國的近600名外國記者的真實觀點。我們將一如既往地為外國記者在中國的採訪和報道提供一切必要的協助和便利。」

環球網以《外國駐華記者工作環境險惡?華春瑩的反應太贊了!》報道了這場風波,華春瑩的霸道表現,在《環球時報》看來,自然是國家強大的絕好表現。

一位環球網網友跟帖說,欣賞這位女發言人(華春瑩),「睿智、機敏,綿里藏針,不迴避問題,平淡的語氣中透露着果敢、堅毅、不容置疑」;另一位環球網的網友則追問,「FCCC代表了誰?是那幾個國家牽頭成立的?要讓他們在中國無立足之地」。

又有小粉紅憤慨地質問,「 FCCC的意思是阿富汗,伊拉克工作環境更安全,更舒適,那它還是滾到那裏去呆着,別在中國。」

當天,在一些外國駐華記者及其助手的社交媒體群組內,就此事的討論頗為尷尬。一個顯然的問題是,這些駐華記者所以當場保持沉默,直接原因是擔心自己的記者簽證的安全,提問中和報告已經涉及了這個話題,卻被粗暴地無視。

此前提及的FCCC的這份報告訪問了一百多名現任外國媒體駐華記者,報告提及,中國政府加大了不更新記者簽證的威脅,試圖推動媒體撰寫更友好的報道,五家國際新聞機構遇到與工作有關的簽證困難。顯然,對外國記者來說,與外交部直接對抗是不明智的,畢竟記者並非社運人士。但在外交部的發佈會上,被新聞發言人如此羞辱,應該說頗為罕見。

2月1日,終於有勇敢的外國記者正面挑戰華春瑩。

當天,來自日本《產經新聞》的記者提了三個問題,分別涉及網絡審查和防火牆、中國對外國公司地圖的審查,以及FCCC報告等三個敏感問題。

「今天,新華社在日本開通日語版服務。國家政府或媒體加強對外發佈信息是自然、正當的,應當受到歡迎。但在中國,大部分西方媒體網頁和日本媒體網頁都無法預覽。這應該本着對等原則。中方對此有何回應?」

記者第二個問題和令外國公司如萬豪、無印良品等戰戰兢兢的地圖有關。但最有勇氣的還是第三個問題。

「最後,我想說明一下,關於你在1月30日對「駐華外國記者協會(FCCC)」報告的表態,你提到如果有贊同報告內容的記者請舉手,但是《產經新聞》的記者當天沒有參加記者會,現在我表示同意報告的內容,因為我們親身經歷過報告中提到的一些情況,我們此前也表示希望中方有所改進,這是我們對這個問題的立場。」

華春瑩以「來者不善」評價這位日本記者。

對網絡審查的問題,華春瑩回答說,「坦白地說,我沒有完全聽懂你的話。但你問的明顯不是外交部業務範圍。所以,該問誰,就請你去問誰。」

回應完無印良品地圖問題後,華春瑩憤怒地爆發了。

她說,「「駐華外國記者有近600名,我不知道屬於FCCC的到底有多少?你說你贊同FCCC報告,那你是它的一個成員,對嗎?我想請你回答幾個問題:駐華外國記者有近600名,為什麼其他媒體沒有遇到你這種問題?為什麼《產經新聞》會有這樣的感覺?你覺得《產經新聞》自己有的做法是不是值得反思?」

華春瑩最後總結,「我認為,當絕大多數外國記者和媒體在中國很順利地進行工作和採訪,唯獨你們《產經新聞》覺得有問題時,你們自己需要做出深刻反思和反省。」

新浪微博上,華春瑩的回應自然得到了一片叫好。許多網友義憤填膺,表示應該把這位日本記者「驅逐出境」。

不過難免也有人質疑,華春瑩的回應邏輯大概顯然是,「為什麼那麼多女人,就你被性騷擾了呢?是不是你穿得太暴露?你有沒有反思過自己身上的問題?

強大的邏輯,很難不讓人聯想起另一位女發言人姜瑜的名言:「法律不是擋箭牌」。

責任編輯: 李華  來源:法廣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18/0203/1064335.html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