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心靈之燈 > 正文

包容心是一種什麼心?

缺乏包容心的可能表現

生活中你是不是這樣的人:

受不了別人的缺點,一發現別人有缺點,立馬想迴避,所以在人際交往中不是因為利益需要,一般處於內心迴避交往的狀態;

在親密關係中,經常指責、嫌棄對方,對對方有很多的不滿意,並因為這些不滿意而感到不順心;

在關係中,你只能做那個被包容的人,而無法包容別人,所以一旦遇到同樣跟你不夠包容的人,容易針尖對麥芒,容易遭遇人際矛盾與人際衝突;

很容易發現別人的缺點和不足,並且因此厭惡別人;

說話刻薄,心胸不夠開闊,俗稱小心眼,有時容易嫉妒別人;

孤傲,不合群,孤僻,融不進人群,很難和人敞開心扉交流。

…….

以上這些特徵被堆到一塊,是因為出現這些問題可能都是因為一個原因引起的:缺乏包容力。

或者說,如果一個人如果缺乏包容力,很容易出現上述特徵。

在關係中,包容是個非常常見和基礎的能力,但真不是人人都有包容力的。

那麼為什麼有的人有包容力,有的人沒有呢?

什麼是包容

首先我們來看一下,包容的定義,在百度百科中,包容心是指接納不同的意見,包容相異的想法,能全方位的考慮問題。

包容有2個特徵:一是共存;二是允許不喜歡的東西存在。

故沒有包容力的人其實就是處一種這樣的狀態:不允許自己不喜歡的東西存在,沒法和自己不喜歡的東西共存。

一個人為什麼會沒法和自己不喜歡的東西共存?

答案是那些自己不喜歡的東西、特質或人往往也都是不喜歡我們自己的,或者讓我們沒有掌控感的、感到威脅的、沒有安全感的,有這些東西存在會讓我們不舒服。

在我們的想像中,這些東西對我們存有某種「敵意」,也可以說是我們對他們存在某些敵意。

我們都知道,一個人生活在世界上,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喜好,但是並不是每個人都會認為那些自己不喜歡的東西會對自己存有某種敵意。

所以那些沒有敵意想像的人就會有比較強的包容心,可以允許自己不喜歡的東西存在。

但是另一種人,會處在一種非黑即白的對立思維里,好像世界就會變成「我喜歡」—「我不喜歡」等對立的兩極。

不喜歡的就會有敵意,就要排斥,故表現出來比較缺乏包容心。

一個人如果對自己存有濃烈的敵意或持有非黑即白思維的話,那就很難對別人有包容心。

沒有包容力是怎麼回事?

一個沒有包容力的人心理發展程度可能處在如下水平:

無法對自己包容

無法包容他人的本質其實是無法包容自己。這可能會表現為執着的盯着自己的缺點,執着的盯着自己的優點,執着的認為自己是對的等等。

但這其實是一回事,因為執着的盯着自己的優點和執着的認為自己是對的本身就是對自己缺點的防禦,是對自己沒有包容力的表現。

早年生長過程過於嚴苛的孩子內心缺乏溫柔寬容的養育者形象,在錯誤和缺點上沒有被寬容過。

而一律是被否定、指責,這樣長大的人內心對缺點和否定缺少與其共存的能力。

在認識上被構建了一種有你沒我,必須消滅缺點的意識。

這樣長大的人,必定無法與缺點共存,從而在長大面對世界上自己不喜歡的東西(也就是缺點)時會採取對抗對立的態度,如果對抗不過,當然還可能採取迴避。

所以無法對自己包容的人本身敵意是很重的,這些濃重的敵意對內表現可能是較強的自我攻擊——表現為自己極度嚴苛,不能容忍自己的所謂不足。

對外表現是對不滿足於自己標準的人的濃重的敵意,這個在親密關係中更為常見。

準確地說,缺乏包容力的人本身是對自己缺乏足夠充分的認同的,他們對自己的認同是有條件的、防禦性的認同。

比如拼命維護自己的價值體系,維護自己所謂的優點。

也就可以理解,一旦包容別人了,他們用來防禦外界,維持自我的價值體系將受到挑戰,自我認同將受到威脅。

所以包容對他們來說很難忍受,是以嚴重消耗自己為代價的。

弱者思維

每個人都是由孩子長大的,在早年孩子跟養育者構建的關係中,孩子是處於弱勢的。

而養育者相對處於強勢的地位——他們掌握着對事情的所謂「正確」的看法,對錯的判斷標準,誇獎和懲罰的權力。

一個孩子長大的過程,就是心理上,從弱者小孩——由別人負責、別人判斷、別人提供是非的明證、別人承擔,走向強者大人——自己負責、自己判斷、自己承擔的過程。

但很多情況下,很多人缺少了這種成年人的轉換意識和成長頓悟,依然會停留在「小孩思維」的階段——依靠別人負責、判斷、承擔。

這樣的人本身對環境的刺激反應往往是很被動的、挑剔的、容易抱怨的,他們往往會有一種「你沒有滿足我,所以是你不好的」的思維。

例如:

」你對我不好,所以你人品有問題。「

「他背後議論我,所以他是個人渣。」

「你犯了錯,是你不對,所以應該賠禮道歉的是你」

…….

之所以說這些人處在「弱者思維」里,是因為對事情或關係而言,事情僅僅停留在這個層面也就是區分誰對誰錯,誰好誰不好根本沒用。

對於成人來說,自我選擇、自我承擔、自我負責才是最重要的,成人要往後再發展一步:

「是啊,他這方面是不好,所以我要不要跟他建立聯結,要他的話該如何跟他相處?」

弱者思維的人會停留在分對錯、好壞的階段,他們容易理想化別人,默認為別人有能力來滿足他們。

當別人沒有滿足他們的時候,他們會歸因為是對方的意願問題或人品問題,而看不到對方做不到可能是因為能力問題,也就是對方根本不是他們想像中的完美的人。

一旦意識到對方的缺點是能力問題,而不是態度問題或者道德問題,我們就容易從弱者思維里走出來。

意識到我們跟對方的關係並非再是小時候孩子跟父母的關係,而是平等的關係——對方跟你一樣,並非完人,我們就能發展出包容力。

而不是一味的要求,抱怨,苛責,指望別人來滿足自己。

本質上包容力是內心走向強大的表現。

處在證明自己的誤區里

人之所以不願意自我負責、和承擔,是他們不相信自己的能力,還停留在向自己的父母證明自己的階段。

證明自己沒有錯誤,證明自己有價值,證明自己值得被愛。

所以一旦證明失敗,個體首先會覺得自己的價值受到威脅,自然沒有包容力。

在早年的養育模式里,養育者的權威至高無上,孩子從來沒有質疑過這種權威。

那麼如果這種權威老是打擊自己,不接納自己的缺點和不足,那麼孩子就會渴望有一個完美的媽媽和完美的他人。

其實是渴望被完美他人肯定,從而證明自己是完美的,可以被接納的,是好的,不是壞的,不是有問題的。

這就是為什麼很多人要執着的去證明自己。

但其實世界的真相是:

沒有人是完美的,養育者當年不接納孩子的缺點和不足,是養育者本身養育模式的問題。

一個人如果能跳出這個思維,就會發現自己總是把問題歸因於自己不好的歸因模式是多麼錯誤。

這世界上沒有不好的人,只有千差萬別的人求同存異的共處模式,根本不存在太多你好、我不好、你對我不對的對立。

也就是能把所謂的優點、缺點進行辨證看待,不執着於消滅缺點,不再覺得缺點是一件不能容忍的事情時,人自然會有包容力。

不再盯着自己的缺點,也就不會覺得別人的缺點礙眼。

因為人人都有不符合我之處,但也都有讓我滿意之處,你和他們的滿意之處玩好了,不用理不滿意之處就好了。

容易被別人的缺點傷害

一個人缺乏包容別人的能力有時候不在意願,而在於他們無法處理一種事情——被所謂的別人的缺點傷害,所以他們為了自保,只能不包容別人了。

容易被別人的缺點傷害的人,本質上還是跟別人之間缺乏界限,也就說缺乏區分「你的」和「我的」的能力。

你對我有看法,這是你的東西,不代表我就有你所說的那些問題,我還是我,這叫界限。

但對一些人來說,別人對他的看法和他對自己的看法之間容易沒有過渡,缺乏緩衝空間,他們容易把別人的看法當成自己。

意識這完全是兩碼事,當他們混淆為一碼事的時候,自然容易受傷,憤怒,也就自然缺乏包容別人的能力。

人際界限是重要的自我保護能力,它相當於一個空間。

在這個空間裏,外界發射過來的信號或刺激會經過這個空間的過濾、加工、辨別,以確保能被合理的解釋和吸收,這樣我們個體才是安全的,不至於別人想傷害你就能傷害你。

缺乏這個自我的過濾過程,人就會直接被外界所左右,成長需要長出這個自我過濾過程。

一旦具備這個空間,我們就具有了某種包容性。

如何發展出包容心?

了解自我,了解他人,了解世界

當我們對自己了解不夠的時候,我們很容易活在某種想像的世界裏,而了解自己的最快的方式是跟不同的人打交道。

沒有包容力的人最容易犯的錯誤就是容易根據自己的標準排斥別人,所以他們只能跟少數人交往。

但這樣導致的結果就是他們對自己了解是片面和有限的,對別人的了解也僅僅局限於以往的標準。

一種好的辦法就是懸置對別人的評判,多和自己不熟悉和討厭的人打交道,先不要去討厭他們,排斥他們。

任何一個人,只要你了解到他足夠深,足夠多,你都會發現他並非像你想像中的那麼討厭,當然也並非像你想像中的那麼美好,每個人都構成了一個獨特的世界。

偏見就會越少,人也就會包容力大,俗稱的見過市面。

當然對於沒有包容力的人來說,這個事情本身很矛盾,建議可以從小範圍起施行,挑戰一下自己的舒適區。

過多的評判別人是一種防禦性的適應

缺乏包容力的人很容易評判別人,而評判的目的其實是為了凸顯自己,也就是證明自己的價值,通過否定別人來肯定自己,這樣的適應本身就有點扭曲。

所以,要增強包容力,還要去檢查自己的能量來源:是通過否定別人來肯定自己嗎?自己跟別人之間是你好就是我壞的關係嗎?

如果這種模式很多的話,除非我們比對方多很強的優越感,不然我們一定不會包容他的。

跟不好的自己和解,發展出對自己的包容心

這是問題的根本,只有跟自己和解,接納自己所謂的糟糕的一面,才能理解和接納別人所謂糟糕的一面。

也就是發展出一個溫柔、耐心、寬容的形象,替代掉早年嚴苛的養育者的形象,學會慈悲。

這個自己做不到,建議找諮詢師,在一段長期的諮詢關係中去培養。

辯證的看待所謂的好壞、對錯、糟糕還是不糟糕

所謂的好壞、對錯、糟糕還是不糟糕,只是我們衡量事情的一個維度,當我們長大,我們會逐漸意識到,衡量人和事的維度要複雜的多,多元的多。

如果我們執着於單一的標準就容易陷入到獨立的思維里,出現所謂的「非黑即白」的模式。

我們內心能容納的判斷標準越多元,我們對自己和他人的認識就會更自由,視角會更廣闊,容忍度也就會更高。

所以,多從不同的角度去看待問題,本身也是一種思維升級,能有效的破除「我執」。

最後,要從弱者思維、證明自己的思維里走出來,肯定自己,接納自己,我們排斥異己,是因為我自己孱弱。

越能包容別人的人,越能接納自己。認同別人的前提一定是更能肯定自己。

每一種不包容背後其實是對自己的無能無力,看到這一點,方可去改變。

願你最終長出一顆包容之心。

責任編輯: 李冬琪  來源:壹心理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18/0203/10638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