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中國文化 > 正文

太精闢了!為何蔣介石說 中日的差距就在一個王陽明?

蔣介石說,中日的差距就在一個王陽明(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在共產黨執政的前幾十年裏,王陽明的作品因為被認為屬於「資產階級」而遭到禁止。即便是到了90年代,在學術會議上討論他依然有風險。

大約2000年前後,隨着儒學研究重新流行,對王陽明的禁令開始解除,2014年,習近平讓地方領導人宣傳王陽明的思想。王陽明一時間內成了中國最當紅的哲學家。

不過,中國歷史上,有一位大人物老早老早就看到這一點。他,就是中華民國總統蔣介石先生。退居台灣後,蔣介石選台北北面的一座山做官邸,並命名為「陽明山」,那裏的公園也改稱為「陽明山公園」。原因是他要恢復中國傳統文化

1908年,留學日本的蔣介石在日記中寫道:

「不論在火車上、電車上或渡輪上,凡是旅行的時候,總看到許多日本人在閱讀王陽明的《傳習錄》。讀了之後,就閉目靜坐,似乎是在聚精會神、思索精義。」

蔣介石曾認為中日兩國的差距就在於一個王陽明:「儒道中最得力的,就是中國王陽明知行合一『致良知』的哲學。日本竊取『致良知』哲學的唾餘,便改造了衰弱萎靡的日本,統一了支離破碎的封建國家,竟成功了一個今日稱霸的民族。」

王陽明是誰?

王陽明也叫王守仁,是浙江餘姚縣人,明代著名的思想家、哲學家、書法家兼軍事家、教育家,不但精通儒、釋、道,而且有極高的統兵才能,官至南京兵部尚書、都察院左都御史,因平定宸濠之亂等軍功,而封爵新建伯,隆慶時追贈侯爵。他是中國歷史上罕見的全能大儒,影響了後世無數的人。

王陽明像(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王陽明在日本的影響力甚至超過了中國。

章太炎說:「日本維新,王學為其先導。」數之不盡的日本政治家、企業家,如稻盛和夫、三菱創始人岩崎彌太郎,對王陽明奉若神明。

為何人們對王陽明如此推崇?

因為他的學問絕非書齋里的空想,而是實實在在學以致用的武器。

王陽明生於浙江餘姚一個書香世家,父親是當朝狀元。在父親眼裏,兒子學習能力出眾,卻喜歡搞「旁門左道」。一下課,就溜出去舞槍弄棍玩打仗遊戲,還自己做了一面小令旗當首長……父親訓斥他:「王家世代以詩書傳家,你好好讀書,不要干那麼多閒事!」陽明卻反駁,讀書只是為了光宗耀祖嗎?小小年紀的他,早已在心中立下一個宏願:要成為造福百姓的聖賢。

15歲那年,從私塾畢業的陽明決定孤身單騎闖邊關,看看邊疆真正的樣子。

當時居庸關外很不太平,蒙古騎兵經常出沒,他卻顧不上危險,在長城一帶流連了一個月,把北方少數民族的歷史風俗、邊防備戰禦敵的策略摸了一遍底。

回到家,他就把自己關在房間裏,洋洋灑灑,結合在邊境考察的實際知識和自己的軍事見解,寫了份長長的報告,想請求皇帝讓他親自帶兵前去平亂。

父親卻覺得兒子乳臭未乾,不予准許。陽明沒有氣餒,決定曲線救國,先考個功名。

省考很順利,可國考卻兩次都沒考上。發榜那天,落第的考生們羞愧哭泣,王陽明卻反而安慰他們:「世以不得第為恥,吾以不得第動心為恥。」(考不上沒什麼好羞恥的,為這個羞恥才叫羞恥呢。)

他很快重整旗鼓,調整應試策略。第三次,他成功以會試第2名、殿試第10名考上進士。

在備考的那段時間裏,王陽明並沒有一門心思扎進四書五經。他不僅一邊練習武藝,還一邊研究朱子「格物致知」的哲學思想。

朱子說,世間上存在一個「理」,它是存在於萬事萬物之中的規律,要領會它,就必須「格物」。

陽明知道,要成為聖賢,必須攻克這個難關,才能悟透世間的道。於是他從家中後院的竹子「格」起,每天不顧風吹雨淋,不吃不喝,在竹子前守了幾天幾夜…卻始終領悟不到「理」。

他第一次感到非常痛苦,因為聖賢的思想竟然對自己不起作用。他今天「格」一物,明天「格」一物,「格」得狼狽不堪,卻毫無收穫,難道自己註定無法成為聖賢嗎?

可一次偶然的事件,讓王陽明頓悟了。

弘治十四年,他被調到刑部,開始到全國各地出差審案。審案之餘,他不忘四處登山逛廟找和尚道士聊傾談,希望從中找到「格物致知」的突破口。

一次,他到杭州拜見一位老禪師,可聊了很久,都沒有什麼新啟發。沉默中,王陽明突然有了一個念頭。

他問禪師:「有家嗎?」

禪師答:「有。」

「家中尚有何人?」

「母親尚在。」

「你想她嗎?」

對方沒有響應。良久,一聲感嘆終於響起:

「怎能不想啊!」

然後禪師緩緩地低下了頭,在他看來,自己的這個回答並不符合出家人的身份。

王陽明站了起來,看着眼前這個慚愧的人,嚴肅地說:

「想念自己的母親,沒什麼好羞愧的。這是人的本性啊!」

禪師聽罷,默默地流下了眼淚。他莊重地向王守仁行了一禮,第二天,便還俗回家探望母親。

站在廟前,王陽明恍如初醒,他終於領悟到:

朱子說:格物致知,須存天理,去人慾。

人雖然有着種種的欲望,但那是正常的,也是合乎情理的,強行用「天理」來壓制不會有任何效果。

無論何時,何地,有何種理由,人性都是不能,也不會被泯滅的,它將永遠屹立於天地之間。

經過艱辛的思考和求索,王陽明在無意識中突破了前人的束縛,正向着自己那宏偉光輝的目標大步前進。

王陽明不是一個只會整日空想漫談概念的人

在現實中,他有着強烈的正義感和濟世勇氣。當時朝廷上有一奸臣劉瑾,弄權惹眾怒,上書舉報的官員只有被棍打入獄的下場。可王陽明不怕,上書大罵劉瑾奸臣。

劉瑾氣結,叫人打了陽明40打板,並將他的六品職位一下貶為貴州龍場驛的驛丞,也就是貴州龍場招待所所長。

不僅如此,劉瑾還找殺手想在途中幹掉王陽明。好在陽明心思縝密,經過錢塘江時將鞋帽丟在江邊,還在岸上留了封遺書,假裝投江自盡,才逃過一劫。

歷盡波劫,他本想從此一走了之,但責任感還是讓他踏上了奔赴龍場的路。

「天下之大,雖離家萬里,何處不可往,何事不可為!」

來到龍場,眼前一片荒蕪,驛站破屋爛瓦,人都沒幾個,語言又不通…王陽明沒有埋怨什麼。

他捲起袖子,和隨從們一起找木料石料翻修房子;深入山林,努力和當地苗人打交道,開書院教他們讀書寫字。當隨從困苦不堪、思鄉心切的時候,他主動去安慰他們,分擔他們的工作。

在這片荒涼之地,王陽明目睹人間困苦,目睹自然的生與滅,心中仍有對命運無常、對死亡的畏懼和困惑。於是他備置了一口石槨,日夜安坐其中,沉澱內心思緒。

王陽明《與鄭邦瑞尺牘》,現藏美國普林斯頓大學美術館。(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學者錢穆曾感慨:

「那種險惡的處境,正是幫王陽明超脫一切的大助力。可是他還有生死一念,一時未能淨化。他雖能一切不顧,但他還不能不怕一死。這又如何辦呢?於是他做一石槨[guǒ],以俟[sì]命自誓,日夜端居靜默,求把他那怕死之心也一併化了,好讓他自己內心得個安靜。久之,他覺得胸中灑灑,漸次的空了,連怕死的一念都沒有了。」

將生死置之度外後,陽明大徹大悟。

大道應該發自內心求得,心以外,其實沒有別的東西,心裏有了念頭,這個念頭才是物。

聖人之道是什麼?

就是良知,良知人人都有。判斷事情對錯是非,標準也是良知,而不是外在的事物。

這就是著名的「龍場頓悟」,中華文明史上一門偉大的哲學「心學」就此誕生。

悟道後,王陽明在龍場發展自己的心學思想,漸漸成為遠近聞名的哲學家。越來越多人,從官員到百姓,紛紛來聽他講學。

正德五年(1510),王陽明終於等到轉折之時。在大臣楊一清和王瓊的舉薦下,他從龍場走出,一路升任至江西南部巡撫。

是金子總會發光。陽明在多年的困厄間,從來沒有荒廢掉自己一身功夫,包括從小就培養起來的兵家戰略意識。在他到來之前,江西匪患已有十幾年,前幾任官員無一能擺平,但王陽明一來,仔細研究後,發揮兵不厭詐的作戰精神,

整治匪患:

放假消息,巧捉官方里窩藏的土匪臥底;

實行「十家牌法」,以十戶人家為單位輪番巡邏,提升治安;

發動佯攻,擾亂土匪心神,佈置陷阱,深夜突襲,一窩端;

當眾處理假投降的不安分子,殺雞儆猴……

就這樣,十幾年屢招不安,屢打不平的江西土匪,幾個月內被王陽明徹底掃平,為廣大百姓除了大患。

在這金戈鐵馬、烽火連天中,王守仁逐漸找到了這樣工具,並且熟練地掌握了它——這就是「知行合一」。

改變世界,不是只有空談理論,

聖賢濟世,有時需要真刀真槍。

懷揣着這樣的信念,他日後再度迎來自己人生中極為艱難的考驗:

在手無寸鐵,孤身奔逃,沒有中央援助的惡劣條件下,帶領着一大群文官指揮,發展力量,僅用35日,將在南昌謀劃十年的藩王朱宸濠叛軍一舉剿滅;

晚年再次親自出馬,迅速解決朝廷多年無法平定的兩廣之亂……

支撐他一路走來,披荊斬棘,建立功勳的,除了無比的智能之外,還有他那永不動搖的信念──救民濟世的理想。

在人們看來,他已經無愧於「聖賢」之稱。

王陽明沒有忘記一個最重要的使命──傳授他畢生研究的心學

靖六年(1527)五月,王陽明在天泉橋上對弟子說:

我平生所學,已全部教給你們,但心學精髓,你們卻尚未領悟。我有四句話要傳給你們,畢生所學,皆在於此:

無善無噁心之體,

有善有惡意之動。

知善知惡是良知,

為善去惡是格物。

這就是中國哲學史上著名的天泉論道。

他告訴世人,生命是一場「心戰」,每個人的對手皆是自身。致良知,需要我們直面困難,超越險惡,打通心中宇宙,開啟良知。每個人,都能夠成為聖人。

歷經磨難,他終於完成使命,走到生命的尾聲。

嘉靖七年(1528)十一月,陽明肺病發作,臨終之際,王守仁笑了笑,向人世間留下最後一句話:

此心光明,亦復何言!

500年後,天地依舊,王陽明也不曾走遠。

可歲月如梭,滄海桑田,過去曾一度被遺忘的王陽明,被日本人拾起,並一舉成為顯學,後來更是影響到明治維新時期的日本思想界。

放眼當下,日本更是憑着陽明心學,累積了擁有150年以上歷史的企業20000多家,而中國卻不足100家。

海峽兩岸的對比,蔣介石十分推崇王陽明

回顧1966年,毛澤東在中國發起「文化大革命」「破四舊運動」,對中華傳統文化造成嚴重破壞。當時,蔣介石在台灣發起復興中華文化運動。

而且,蔣介石十分推崇王陽明,還曾把王陽明的心學奉作立國精神,且將知行合一與孫中山的「知難行易」結合起來。

中華文化復興運動是中華民國以復興文化為名開展的思想文化運動。為了保護中華文化,與中共的文革運動分庭抗禮。

1966年11月,由孫科、王雲五、陳立夫、陳啟天、孔德成等1500人聯名,發起要求以每年11月12日,即國父孫中山誕辰日,為中華文化復興節。

次年7月,台灣各界舉行中華文化復興運動推行委員會,(後改名為中華文化復興運動總會)發起大會,蔣中正親自任會長,運動即在台灣和海外推行。

1966年10月10日,中華民國55周年國慶暨辛亥革命紀念日,蔣介石發表了《告全國同胞書》。他說:「奸匪正以其毛澤東思想的突出政治,及其義和團拳匪式的人民戰爭,橫暴恣睢,以造成恐怖之時代!大家都知道,凡是一個民族之存亡消長,全視其傳統文化之優劣文野而定。如其優秀文化,一旦毀滅,則民族精神,隨之喪失,而整個民族,亦等於名存實亡!

我中華民族之所以可大可久,歷五千年而不墜者,就是其文化能綿延不絕,永恆保持,並隨其時代而進步,所以他能發揚光大,歷久彌新…,如今毛賊之紅衛兵,必欲毀滅我國五千年傳統文化為其目標的思想行動。」

1950年1月,蔣介石攝於台灣。(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蔣介石以「復興中華文化,光復大陸國土」為口號,推行「中華文化復興運動」,全面恢復了中華傳統文化,使得台灣成為今日全球華人居住地區,最能承繼中華傳統文化的地區。

中華文化復興運動也為台灣幾代人打下了良好的國學基礎,在島上培植出豐富的文化土壤。在台灣不但每逢孔子誕辰島內孔廟要舉行慶典,其他一些節日社會名流均要舉辦詩歌雅集,普通百姓酒酣耳熱時還常常吟詩唱和。

蔣介石逝世後,復興中華文化的使命由其子蔣經國繼承。

責任編輯: 李華  來源:網絡綜合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18/0108/10516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