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 存照 > 正文

杜拜「外星人建的世界島」的沉沒

作者:
杜拜和世界島想說的是金錢萬能。但金錢和欲望不是萬能的。在人類的瘋狂面前,大自然保留着報復的權利。

鳥瞰杜拜世界島(MARWAN NAAMANI/AFP/)

世界上有一處紙醉金迷的地方,在沙漠的邊沿,叫杜拜。那裏有最豪華的酒店和遊樂場,人們說,那是一個神話,是「世界第八奇觀」。幾乎一眨眼間,這個位於沙漠與大海之間的寸草不生的荒漠小城就變成了舉世聞名的旅遊城市。在環保團體眼裏,杜拜這個城市,簡直就是一個耗能怪獸。在夏天逼近攝氏50度的高溫中,要維持100多棟摩天樓的運轉,電力消耗可想而知。杜拜還有一棟世界第一高樓「哈里發塔」,光是室內的空調冷卻,每一天就要耗掉20個奧運泳池的水。杜拜實在是超豪華型的。過去說起美國、紐約,那是「金元帝國」、「遍地黃金」。現在跟杜拜一比,就成了鄉下。紐約的酒店再豪華,也不過是五星級。杜拜帆船酒店是七星級,海底酒店是十星級!人們稱它們是瘋狂建築,「真懷疑是外星人建的」。

真正由「外星人建的」應該是杜拜的「世界群島」。

世界群島簡稱世界島,硬是用超級機器在海里堆出300座小島,組成一幅世界地圖。這種視角和構思,完全是外星人的眼光。不從高空俯瞰,誰能看出那是一幅世界地圖呢?這些人造島嶼是以國家或城市命名的,根據其位置,分別命名為英國、法國、美國、上海香港等等。群島離岸4公里,島嶼之間保留50至100米海水,只能通過汽艇、水上飛機和直升飛機往來。你只要有足夠的金錢,就可以獨享與世隔絕的海景。300座島嶼分為四大類:私人住宅島、豪華住宅島、夢幻樂園島和公共島。為防止風浪侵蝕,每座島嶼周邊都堆出高2米左右的防波堤。為了更瘋狂些,他們還打算建造一個室外的氣候控制系統——要雨有雨,要雪就有雪。為了使雪不融化,還要鋪設地下管道保持地表低溫。不算這些,每個小島的售價高達1500萬到3000萬美金。花了這筆巨款,你就擁有島上的無限主權,甚至可以設置關卡限制外人出入。自然,這個微縮版世界不是給凡人住的。銷售對象是全世界的富豪,而且是超級富豪。開發商納克希爾公司(Nakheel)每年送出50封冠有「擁有整個世界」的請帖給潛在的購買者,邀請這些大財主、大明星和皇室成員親臨體驗。

中國也有一位買主叫胡賓,上海中州集團董事長。胡賓跑到杜拜考察一番,盤下了「上海」島。面積約3萬平方米,以2800萬美元成交。胡賓極具氣魄和想像力,要在島上開出一條「S」形的「河流」,象徵上海的黃浦江,還要在「黃浦江」邊模仿外灘建築羣,還要建一座寓意「東方明珠」的高塔。胡賓說,「我們還想買下世界島中的南京島、香港島和澳門島。」胡賓此舉,被中外媒體大肆報導,使他和上海中州轟動中國,一夕成名。

未曾料到的是,2009年的金融海嘯重挫杜拜房地產,整體房價猛跌,杜拜神話轟然崩塌。世界島資金鍊斷裂,各島開發完全停擺。最後成為全世界七大最燒錢爛尾工程之首。上海中州在杜拜的高槓桿資金運作模式也告中斷,造成巨大損失。

一年後,這個「外星人」構思的世界島受到一位「外星人」來自太空的最後一擊:美國航空航天局(NASA)的一位太空人在太空中拍下了杜拜世界島的照片,經對比,發現群島正在下沉,島嶼逐漸靠攏。有專家解釋,島上的沙灘正在被海水侵蝕,島嶼之間的海上通道也被泥沙淤塞,「這些島嶼正在逐漸沉入海水中」。事到如今,潛在投資者的念頭被徹底打消。

太空人在太空拍下的杜拜城和「世界島」(右邊是「世界島」,左邊是早已建成的「棕櫚島」)(公有領域)

2015年11月,納克希爾(Nakheel)宣佈將重新啟動世界島開發,然後依舊一片死寂。

如果沒有2009年的金融海嘯,世界島會失敗嗎?

我的回答是肯定的。全球環保人士從始到終一直在抗議世界島計劃:建造如此巨大的人工島嶼群勢必破壞當地海洋的自然生態平衡。島嶼群的存在不僅會改變洋流,而且,因其對淡水和電力的巨大需求,附近海域的珊瑚礁也將死亡。但金錢的傲慢根本不予理睬,在巨型挖泥船晝夜不停的工作中,群島冒出水面。大自然終於開始報復,世界島終將沉沒。環保主義者沒有提及的一個危險是海平面升高。據聯合國環境計劃署(UNEP)計算,以最樂觀的估計,在本世紀之內,全球氣溫升高幅度將達到攝氏3度至3.5度。攝氏3度是什麼概念?——升溫攝氏3度將導致海平面上升6.4米,使4億3200萬人失去家園。世界島的防波堤標高2米,也就是說,整個群島,包括杜拜在內,都要被海水淹沒。不過沒關係,我想,那時的杜拜,在淪為環境難民的4億3200萬人面前,將顯得更加迷人而豪華。那些沒有淹沒而又沒有泡塌的七星級、十星級酒店,就全靠飛機和汽艇出入了。何等的氣派!

杜拜和世界島想說的是金錢萬能。但金錢和欲望不是萬能的。在人類的瘋狂面前,大自然保留着報復的權利。

責任編輯: 李華  來源:縱覽中國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18/0103/10495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