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心靈之燈 > 正文

有一種窮 不能被原諒

作者:

1

去年,我先生的一位近門大伯病重,我和他去醫院探望。我和老公到醫院時,樓道一頭,大伯的女兒正在低聲但憤怒地數落他弟弟:親爹生了病拿不出錢,也不怕人家笑話!

大伯的兒子四十多歲,可大半輩子就是混日子,有點錢就去喝酒,兩口子也對付,媳婦不但不反對,還跟着一起喝。日子過得捉襟見肘,就一個兒子,早早輟學,東遊西逛,二十多了,也沒個正經工作,跟姑娘一談戀愛,人家一打聽家庭狀況就落荒而逃了。

看到我們去,姐弟倆停止了爭吵,陪着一起到病房看大伯。大伯一直昏睡着,怕打擾他休息,安慰了幾句話,我和老公就退出來了。大姐送出來,邊走邊和我們發牢騷:

你說有這樣當兒子的嗎,我爸住院一塊錢也拿不出,連買飯的錢都找我要,說他沒錢,你說人家兩口子這半輩子怎麼混的,懶得要命,恨不得天天在家躺着睡大覺,一點存款沒有,自己兒子也這麼大了,看他們拿什麼給兒子結婚買房子!

沒多久,大伯去世。按我鄉習俗,辦理後事的錢,是要兒子出的。可這兩口子半生也沒點積蓄,急得抓耳撓腮。

有人勸姐姐幫襯一把,再出點錢過去眼前這一關得了。可姐姐已經心力交瘁,說自己全家也是起早貪黑謀生活,一年到頭都沒個休息日。老人得病都是她出的錢,做兒子的一分沒拿。那時她不想計較,給自己的親爹治病,花錢認了。可辦理後事的錢,應該由兒子出。

姐姐說得很決絕,別人也就不好再勸了。大家紛紛指責那兩口子太不爭氣,不值得同情。

後來還是大伯的外甥和侄子一起掏錢,給老人簡單料理了後事。

2

前段時間,有個很火的主題叫做:年紀越大,越沒人原諒你的窮。

其實,這個窮,有時候不是窮的人存在主觀原因,而是有一些無能為力的客觀因素,讓人在窮那裏遲遲不能翻身,比如時運不濟,比如病。

窮本身,沒有什麼不能原諒的,這裏面有好多是人生際遇造成的。不能原諒的,是懶造成的窮。

搬家前,我對門的鄰居經常半夜吵得天翻地覆,我幾次從夢中驚醒。我天生神經衰弱,總是處於淺睡眠,大半夜的被人一吵,基本就難以入睡了。在又一次被吵醒後,我憤怒地去敲門,女鄰居開門看到我,先是顯得很不好意思,然後眼淚就嘩嘩流下來說:

「對不起,打擾您休息了,我家這日子實在是沒法過了,要不誰家大半夜的天天吵?他都三十大幾的人了,這些年都沒掙多少錢,自己想做個買賣,又沒本錢,給人打工不是嫌髒就是嫌累,整天求人找工作,然後找到幹不了幾天就不去了。

我家這房子按揭買的,我在快餐店一個月兩千多塊錢工資,除去一千多塊還房貸,剩下的就是一家開銷,都不敢花錢。孩子眼看大了,父母也老了,哪裏不需要錢啊?你看你家大哥多好,踏踏實實上班,就算發不了財也能和你一起養家吧,哪個女人願意跟這種又窮又懶的男人?」

那個男的,黑着臉,梗着脖子嚷:一個女人不安分守己過日子,整天看人家男人比我好,有本事你離婚找一個去,誰要你啊!?

我看越摻和他們吵得越厲害,就回家了。老公在沙發上等我,問,勸好了嗎?我恨恨地說,才不勸呢,早該離了!這種男人,簡直就是白光!

我嘴裏的白光,就是前段時間電視劇《我的前半生》裏面子君的妹夫,又懶又窮又暴躁,誰跟了那樣的男人,倒了八輩子霉。

3

是的,不是人人都含着金鑰匙出生,不是誰都有一個動輒把一個億當做小目標的爸爸。窮,不是你的原罪,但窮太久就是你的錯了。

我的後台,經常收到一些和我抱怨的留言,說自己出身貧苦,一沒技能二沒文化,累死累活也爬不出社會的底層,再努力也沒有用。

不是這樣的。

這個時代,雖然有很多迅速進入富人階層的傳奇逆襲人物,但是,勤勞致富依然是亘古不變的真理。

 

 

我老家有好多親戚,也沒有什麼文化和技術,都是在前些年來城裏打工,辛辛苦苦幹活,掙得雖然是血汗錢,但如今藍領的收入也並不低,這幾年,我眼看着他們買車子,買房子,一路奔小康,日子都過得熱氣騰騰。

窮和弱,只是暫時的缺失和輪迴。只要你一直心懷希望去努力,你想要的,時光總會一點點兌現給你。可是,如果你只是躺在床上做白日夢,也不過是想想罷了。

其實,人的天性都是喜歡安逸。但每個人在命運之初都有兩條路要走,一條是必須走的,一條是想要走的。你首先把必須走的路走漂亮,才有資格走自己想要走的路。

懶,會讓你覺得那種舒服和安逸,像一塊強力的磁鐵,帶着你墜落,等你感到那裏特別難受想出來時,卻已舉步維艱。那個當下,你會嘗盡世間的白眼,包括最親的人,你已經很難求得誰的同情,只會得到一句活該!

命運就是這樣勢利,當你對它無能為力時,它會把你打倒在地,再踏上一隻腳。走那條必須走的路,無論誰,都會感覺特別沉重。但,當你一天天努力往前走,你會覺得腳步會越來越輕盈,直到有一天,你會享受這種在路上的感覺。

此時,命運會像個久別重逢的摯友,拉緊你的手,帶你攀上一個又一個人生的台階。

責任編輯: 宋雲  來源:360doc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18/0103/10492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