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 民意 > 正文

孫驍驥:中產這條賊船 你千萬別上

作者:
中產是個迷夢,認真你就輸了,中產是艘賊船,上了你就沉了。今天的你已經別無選擇,只能捨棄自己幻想出來的中產身份,重新像一個學徒那樣,不斷更新自己的專業知識結構,然後忍辱負重、勤懇的再奮鬥至少二十年吧。所謂「生活」註定只是富裕階層的專屬詞彙,而一個不起眼的中產,此生用兩字概括足矣——「生產」。

中產是一艘「賊船」,你千萬別上(圖;公用領域)

深圳某科技公司的程式設計師跳樓事件,近來引發廣泛討論。對於很多進入職場十年以上的人士來說,都不約而同感到了一種焦慮。這位自殺的程式設計師,據說導火索是因為公司裁員,而自殺者和大多數職場人士一樣具有「三中」的特徵:人到中年、階層中產、中等收入。

如果說,一位非常普通的「三中」人士都具有因職場挫敗而跌落人生谷底的風險,那麼推而廣之,我們這個社會上又會有多少中產可能會以類似的方式結束一生呢?

十年前,小日子還算過得比較滋潤的中產,現在卻是普遍面臨的問題越來越多,既有財務上的,也有事業上和家庭上的問題。總之,中產變中慘,這已是大勢所趨。當看到深圳那位程式設計師的悲劇在朋友圈不斷發酵,此刻,筆者只想再次提醒各位「被中產」的人士:中產是一艘「賊船」,你千萬別上。

一、窮人更窮,富人更富,中產更慘

前段時間流行一篇文章,叫做:「所謂中產,就是內心戲太多了」。這篇文字說出了一個事實,那就是所謂的中產階層普遍在進行一種「自我催眠」,陶醉在自我創造出的中產幻覺之中卻無視即將到來的生活危機。

這幫「中產人士」的收入比上不足比下有餘,自我感覺挺良好,由於有一點閒錢和閒時間,中產們開始用一種比較廉價的方法模仿起了富裕階層的生活方式。例如,消費奢侈品牌、出國度假、各種講求生活格調以及追求所謂的精神生活。以上所有這些,都是屬於「內心戲太多」的症狀。

結果,他們把大部分寶貴的業餘時間浪費在「美好的事物」上面,卻忽視了繼續提高自我追求、更新自我知識,以便適應不斷變化的新經濟環境。

不出十年,中產們猛然發現,自己的職場空間已經變得非常窄,出路減少,而新生一代生猛的勞動力正在不斷往前追趕,長江後浪把前浪拍死在沙灘上的可能性越來越高。這時候,他們終於感到焦慮了,但很可惜,現在才焦慮,為時已晚。

被媒體定義為中產的人們,長期以來受到傳媒的誤導,忽視了中國收入分配的基本盤。那就是,這些年來中國社會的財富的兩極分化趨勢越加嚴重。

窮人更窮,富人更富,中產階層處於社會中間層,一頭被富裕階層財富上升的力道拽着往上提,另一頭被龐大的貧窮階層拽着往下拉。這兩股強勁力道的撕扯下,中產階層的命運必定是被扯得支離破碎、不復存在。

貧富之間差距有多大呢?來看一組數據。

根據彭博社的統計,在全球的億萬級別富豪當中,2017年財富增速最快的是中國富豪。其財富增加的幅度是美國同等級別富豪的大約4倍、歐洲同級別富豪的3倍。中國的頂級富豪,即使放眼全球,也可以說是過得相當的滋潤。

而中國中間階層的收入增長情況,在過去的一年中並不明顯。根據瑞信財富的報告,中國的家庭財富甚至呈現下降趨勢,整體家庭財富下降了2.8%,中國成年人的平均財富七年來首次下降。

在勞動收入無明顯提高的情況下,中國的投資環境不見改善,使得很多無法有效進行財富配資的中產人士財富縮水。僅僅是兩年前的那次大股災,上證綜合指數從五千多點跌到三千以下,直接讓至少全國50到60萬中產在這場暴跌中被消滅。

然而,根據香港貿發局的「居民消費調查」,中國大陸的中產有81%預期未來2至3年收入會繼續增加。至於經濟放緩對日常消費的影響,51%受訪者表示比以前花多了錢以提升生活品質,比以前更謹慎的只有14%。另有超過60%的人認為,中產階層對商品品質提升有明顯要求。

也就是說,所謂的中產現在已徹底被這個消費主義的社會滲透洗腦,即使在收入沒有明顯增加的情況下,他們依然在盲目追求消費的升級,增加消費支出。

走到這一步,已經不是簡單的「內心戲太多」足以形容,而更像是我們這個社會為中間階層精心打造了一個消費主義的牢籠,讓他們甘心成為欲望和金錢的奴隸。

二、中產為何註定將成為經濟轉型的「背鍋俠」

我們再從長時段來看,會發現,社會財富的分配本來就呈現出一種不公平的分佈。

經濟學家托馬斯·皮凱蒂(Thomas Piketty)在一份研究財富分配的報告中指出:1980至2016年間,人類中最富有的1%獲得了世界收入的27%。相比之下,收入處於後50%的人只獲得了12%。

具體到中國,情況更加極端:三十多年來,收入增加最多的是佔總人數0.001%的頂級富豪,其每年的財富增長超過10%,而中間40%的人口和底層50%的人口收入每年增加只有6%和4.5%。表面上看,差距也不大,但你要知道這是三十幾年的平均增長率,把複利算上,這種財富差距就變得非常巨大了。

當中產階級受到上下兩股力道的拉扯時,必然會出現分化。也就是說,中產內部會分化為「上層中產」(upper class)以及「下層中產」(mass class)。

根據麥肯錫的估計,到2022年,中國的上層中產將佔城市家庭總數的54%,底層中產佔總數的22%,與十年前相比,數據幾乎剛好相反。十年前,底層中產占城市家庭總數的54%,上層中產只佔據14%。富裕階層數量佔9%。

但實際上,我們要是細看一下統計的標準,會發現這其實是很悲催的。所謂的「富裕階層」,在這份報告中被定義為年收入大於229,000元人民幣,所謂的「上層中產」,意味年收入在106,000到229,000元人民幣,下層中產意思是年收入在60,000到106,000元。

有一點生活常識的人都知道,在今天北上深等一線城市以及一些二線城市,年收入在229,000元的家庭,根本算不上富人,稱為中產都十分勉強。收入在10萬到20萬的家庭,放到在二線城市也是一大把。如果把越來越增多的各項開銷都減去,這些人其實一年下來剩不下什麼錢。

因此,這個統計只是向我們表明了城市中產階層向下墜落的速度和規模。原本的中產當中,只有一小部分家庭的年收入可以奔向超過30萬、40萬、50萬乃至更多。大部分所謂的中產,註定沉淪。

未來的格局很已經明顯了:中產階層當中有一少部分人將變得更富,更多的人將變得更窮。這是一個無法逃避的財富博弈遊戲。在這場遊戲中誰負誰勝出?答案在於中國目前正在經歷的經濟轉型和社會轉型。

中國的經濟發展,前二十年是靠農民工進行基礎建設。現在城市化進程趨於飽和,農民工自然成為了無用的階層,立即被社會拋棄。同樣的道理,未來的中國將經歷再城市化的進程,人工智能和新行業的出現會淘汰大量中產崗位。這時候,中產階層就會步農民工的後塵,成為被整個社會掃地出門的階層。中產也將註定將成為經濟轉型的「背鍋俠」。

舉例來說,製造業方面的重複性體力工作、藍領、組裝及相關工作受到的衝擊最大。而城市中產的許多流程化工作,如文員、機械操作、加工等等崗位會顯著減少。即使像是IT這類看似屬於技術型的職業,也面臨巨大壓力。

由於大量傳統職業的消失,會導致大量的年輕人學習就業前景更好的IT類等等新興專業,但這必然會造成一段時間以後相關行業人才過剩,職場競爭也更為激烈。而且,未來更變化迅速的職場,會讓今天還是所謂朝陽產業的崗位,在幾年以後馬上變夕陽產業。

雖然我們常說,中國未來是勞動力短缺的國家,但經濟增速整體的變緩會導致用工崗位增速低於大學畢業生數量,因此,在局部的行業裏邊,人才其實是過剩的,崗位競爭也超乎一般的激烈。在技術水平差不多的情況下,對於資方而言,當然更喜歡使用那種對薪水無要求,願意做牛做馬的年輕人,而不是那些得了「中產病」、干不得也累不得、整天都在追求生活品質的假中產。

有一個事實,我們大家其實都知道,但就是不願意說出來:那就是中產一直具有三大幻覺,認為自己有一定的資產就可以高枕無憂;認為自己有一定的社會地位,說話就有影響力;認為勤奮就會成功。希望這篇文章可以擊碎你頭腦中這種不切實際的幻想。

中產是個迷夢,認真你就輸了,中產是艘賊船,上了你就沉了。今天的你已經別無選擇,只能捨棄自己幻想出來的中產身份,重新像一個學徒那樣,不斷更新自己的專業知識結構,然後忍辱負重、勤懇的再奮鬥至少二十年吧。所謂「生活」註定只是富裕階層的專屬詞彙,而一個不起眼的中產,此生用兩字概括足矣——「生產」。

責任編輯: 李華  來源:作者博客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17/1223/10443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