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大陸 > 正文

北京一夜之間匪夷所思 清華教授4大質問熱傳 預計今年過年還要出事

作為中共首都的北京,短短20多天內接連發生兩次致命火災。清華大學教授孫立平發警告說,搞不好,今年過年期間還可能出大事。之前,孫立平就曾刊文質疑北京市政府驅趕外來人口和河北煤改氣事件,並提出了四個發人深省的問題。

繼11月18日北京巿大興區大火後,12月13日凌晨,北京朝陽區十八里店鄉白牆子村一村民自建4層房發生火災,致5人死亡,8人受傷。

12月12日清華大學教授孫立平關於北京排華和煤改氣的文章開始在網絡上傳播,文章標題為「還是有點好奇,亂象背後的那些邏輯」。

文章稱,看到一組農村天然氣凌亂縱橫管道的照片,這將來會是多大的安全隱患?這裏特別要提醒一句,今年過年期間燃放鞭炮,弄不好很可能會出事情。

十八店鄉的肖女士表示向海外中文媒體大紀元表示,很可能是因為大家都在用電取暖,剛好又趕上電動車充電所致。「它(中共政府)讓煤改電,這麼冷的天,暖氣進不了屋,只得自行取暖,不能凍死吧。明知道要着火,也要取暖啊,電容量不夠,緊著燒。」

孫立平的預言相當準確,雖然農村暫未因天然氣隱患出事,但北京市內再次因煤改氣工程不到位,引發火災。

文章開篇提到,忽如一夜那什麼風來,一連串的事情驚得人們目瞪口呆。接着,雞毛一地,亂象叢生。有人謂之曰:怪政。除了雞毛之外,也給我們留下一堆大大小小、顏色不同的問號:所有這超出常識、匪夷所思的一切,究竟是怎樣發生的?

文章提出了四個發人深省的問題:這些決定是怎麼做出的?法律的依據是什麼?突然爆發的執行力是哪裏來的?保護社會生活和社會秩序的機制在哪裏?

問號一:這些決定是怎麼做出的?

這幾件事情,都是規模宏大,影響面廣,而且相當的一些都涉及基本民生。這些決定都是怎麼做出來的呢?比如煤改氣,一個家庭主婦都會想到的事情,總不會沒有想到吧?氣源有多少,夠不夠用,夠多少家庭用,如果不夠用怎麼辦?煤改氣也好,煤改電也好,增加的費用是多少,即使是有政府補貼的情況下,居民,尤其是收入較低的農民,能不能承擔得起?這當中萬一出現問題,出現大面積取暖問題怎麼辦,尤其是把人凍壞了怎麼辦?這些問題,都沒有研究過嗎?在莊重的會議室里都沒討論過嗎?

更重要的是,這樣關涉重大國計民生問題,決策的主體是誰?決策的程序是什麼樣的?出了問題責任誰來負?

紐約時報中文網12月13日報導說,中共政府快速推進「煤改氣」致嚴重天然氣短缺,整個中國北方的民宅、企業甚至醫院都缺天然氣;一些學生冷得發抖。

報導說,12月12日,中共政府要求中國西部的大型化工廠停工長達4個月之久,以便省出天然氣給家庭和學校供暖。在北京,市政府非常公開取消了曾被大力宣傳的全市停止用煤政策,重新啟動一座位於該市東南部郊區的大型燃煤發電廠。

問號二:法律的依據是什麼?

仔細想想,這些事情不但關涉國計民生,而且有相當一部分,都涉及法律和契約。最簡單地說,不許賣煤,不許用煤取暖,法律依據是什麼?摘掉那些牌匾,尤其是摘掉那些原來經有關政府部門批准的牌匾,法律依據是什麼?這當中必然會涉及到合同、租約、產權、債務、押金等一些列的環節,而這些都與法律有着密切關係。最簡單的,一個洗車場被清理了,那些買了長期洗車卡的客戶怎麼辦?其損失如何解決?

這當中尤其值得強調的是下面兩點。第一,私人財產的保護。小到百八十塊錢的煤爐子,大到幾十萬的廣告牌,都是受到法律同樣保護的財產。但在這幾件事情中,故意毀壞的財物有多少?從燒煤的爐子,到經過批准的匾牌,再到被砸的鋪面,有關的法律還有效嗎?還有用嗎?第二,執法權的賦予。那些粗暴瘋狂的執法權力是經過什麼途徑和程序賦予的?誰給了他們毀壞別人財產甚至對他人身體進行侵犯的權力?

問號三:突然爆發的執行力是哪裏來的?

這幾件事情,都如狂風掃落葉一樣,氣勢磅礴,摧枯拉朽。在這當中,仿佛蘊含着一股極大的力量,這就是人們通常所說的執行力吧。然而,這股強大的執行力是很令人好奇的,它是哪裏來的呢?

因為對現實不太陌生的人都知道,這些年許多官員的心態都是謹小慎微,生怕動則得咎,能不做的事情就不做,能不惹的麻煩就不惹。換句話說,是不作為。至多做做沒什麼用處但你也說不出什麼的事情,比如安排個人新婚之夜抄抄那什麼。但這一次不同,你感覺到不但是作為,而且是瘋了一樣地作為。這力量來自哪裏呢?更重要的是,這當中的邏輯是什麼?驅動力是什麼?這力量將來再次迸發出來會怎麼樣呢?

問號四:保護社會生活和社會秩序的機制在哪裏?

我們都是生活在社會當中,這個社會生活的環境如何來保護?社會生活要有必需的秩序,這個社會秩序如何來維護?在經歷這一系列的事情之後,這都已經成為很現實的問題。在經歷了這一系列的事情之後,我們不得不沮喪地承認,我們似乎還沒有這種機制。面對寒風中默默離去的人群,人們會更加感到這種機制的重要。

中國有句古話:惶惶不可終日。我們在生活中有多方面的需求,其中之一就是對確定性的需求,就是說,我們想生活在一個確定的、有章可循的、可預期的環境當中。換言之,這就是對於安全感的需求。無論在什麼樣的時代,這種需求都不是一種奢侈。

說得離題一點,最近幾年中,用腳走路的人越來越多,其中最主要的,是兩部分人,一部分是有錢的,一部分是有知識有文化的。我們都知道,對於一個發展中的社會來說,資本和知識的流失因為着什麼。而這背後,就是安全感和確定性的問題。中國經濟要恢復活力,中國社會要發展進步,解決這個問題已經是迫在眉睫。

也有網民站在另一角度對煤改氣事件做出解讀,並表示:「凡是出現短缺的行業,100%都存在壟斷和不合理的管制!比如天然氣,經常氣荒。這次真的是因為煤改氣,肯定不是!根子還是管制。比如土地短缺,其實地根本不缺,一個城市蓋房子的地永遠不缺,如果說短缺,那肯定是土地制度有問題。天下只有你一家賣地,別無分店,地不短缺才怪呢。」

阿波羅網林億綜合報道

責任編輯: 林億  來源:阿波羅網林億綜合報道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17/1214/1039967.html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