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中國經濟 > 正文

華爾街日報:投資者不宜對中國債務掉以輕心

如今市場普遍認為中國的問題已基本解決。雖然今年中國債務處理問題取得進展,但市場對中國的樂觀看法和中國取得的實際進展並不相稱。

眾所周知中國歷史是一部王朝起起落落的循環史,其實對中國經濟的評價也是如此。

據說2008年中國經濟處於崩潰邊緣。2009年,中國高瞻遠矚的經濟刺激計劃挽救了世界經濟。2015年,短視的經濟刺激和笨拙的監管眼看就要重創世界經濟。如今市場普遍認為,中國的問題已基本解決,即將稱霸新世紀。

這種說法聽起來不靠譜吧,其實也確實不靠譜。

2017年中國處理債務問題取得進展:多年來債務佔國內生產總值百分比首次下降,卡夫卡式監管制度不斷加強,強迫有關工廠關閉提高了困難行業的利潤率。問題在於市場對中國的樂觀看法和中國取得的實際進展不相稱。

鋼鐵和煤炭雖說是最脆弱的兩個高負債行業,但其財務狀況確實有所改善。2015年底的時候,這兩個行業瀕臨破產,總運營利潤分別只有其利息支出的1.5倍和1.8倍,兩年後該指標均升至5倍左右。

遺憾的是上述成績只有一部分是產能削減的功勞。另一個因素是2015年末中國推出龐大的傳統刺激舉措,擴大了房地產市場和大宗商品需求。煤企和鋼企的償還能力往往與房地產投資周期緊密相隨,這說明其償還能力更多與行業利潤改善而非相對溫和的產能削減有關。

眼下中國的房地產行業再度出現下滑跡象,而金融業依然可能受到嚴重衝擊,這一點很令人擔憂。國際清算銀行(Bank for International Settlements)的數據顯示,2017年第一季度中國公司債僅減少GDP的1%,而在過去五年公司債與GDP之比上升近50個百分點。其中接近40%的債務分佈在房地產、建築、礦業和鋼鐵行業,所有這些行業都與房地產市場關係密切。東盟與中日韓宏觀經濟研究辦公室(ASEAN+3 Macroeconomic Research Office)的研究人員稱,截至2016年底,僅鋼鐵行業的債務就達到人民幣4.4萬億元(合6,657.2億美元),相當於GDP的4%。

中國金融市場已經開始做出反應。6月份以來鋼鐵價格上漲20%,但杭州鋼鐵股份有限公司(Hangzhou Iron& Steel Co.,600126.SH,簡稱﹕杭鋼股份)和兗州煤業股份有限公司(Yanzhou Coal Mining Co.,600188.SH,1171.HK,簡稱﹕兗州煤業)等鋼鐵和煤炭股今年夏天以來大幅下挫,同時煤炭債的發行期限仍然遠遠短於其他行業債券。此外,銀行業在國家對鋼鐵行業債轉股計劃的落實方面並不積極。

不過,參與競爭的鋼廠數量減少對於明年仍是一個有利因素,且政府繼續購買空置房意味着這一輪的房地產業低迷行情很可能不像2015年那樣嚴重。

但投資者不應自欺欺人,認為中國的債務問題已經完全轉危為安。為了跳出2008年經濟危機之後形成的債務泥潭,中國需要控制信貸增長,同時將鋼鐵、煤炭價格和房價保持在合理高位。

然而歷史證明,同時實現這兩個目標並不容易。

責任編輯: 楚天  來源:華爾街日報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17/1124/10297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