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 政黨 > 正文

胡平:中共派系的壽數

作者:
把十九屆常委會和十八屆相比,你會發現,鄧派在消失,江派在萎縮,胡派略有增長。這與其說是派系鬥爭的結果,還不如說是三代人的新老交替。我想,在分析中共上層派系鬥爭以及高層人事佈局時,記住中共派系有其壽數這一點應該是很重要的。

中共的派系也有其壽數,通常只有兩代,頂多兩代半。(北京故宮/圖:公有領域)

《三國演義》裏寫道:諸葛亮臨終前,劉禪從成都派人詢問他,百年之後,誰可接替丞相之位?諸葛亮說蔣琬;又問,蔣琬之後誰可接替?諸葛亮說費禕;然後再問,費禕之後呢?諸葛亮沒有回答,一看已經斷氣了。

其實,就算諸葛亮還沒斷氣,要他說出第三代接班人,他也說不出來。道理很簡單,未來的第三代接班人現在還只是個小伙子,還沒有在同輩人中脫穎而出,還不可能進入諸葛亮的視野;更別說第四代了,第四代還沒生出來。諸葛亮權力再大,他能指定的接班人也就兩代而已,這是被壽命所決定的。

拿這個觀點看中共派系可知,中共的派系也有其壽數,通常只有兩代,頂多兩代半,然後就自然消失。因為中共的派系不是立足於觀點,而是立足於關係。某人身居權力頂端,於是就有權提拔親信,這就形成了一個派系。按照年齡代,他能提拔的親信通常只有兩代,頂多兩代半,等到他提拔的最年輕的一代親信到年齡退休後,他的派系也就不復存在了。

例如江派。從十五大江澤民第二個任期開始,江派就成為中共上層最大的派系。在整個胡錦濤時代,接連兩屆常委,江派都佔多數。甚至到了習近平的第一個任期十八屆常委會,江派依然佔多數,可是到了十九屆,江派就只剩下一個(韓正),頂多一個半(如果你把王滬寧算半個江派的話),未來二十大能留下半個就不錯了,等到二十一大,江派就絕跡了。再看鄧派,鄧派無疑是個很大的派系,可是十八屆常委會只有俞正聲可以算鄧派,十九屆就沒有鄧派了,這不是習近平打壓鄧派排擠鄧派,而是因為鄧派自己已經自然消亡。胡錦濤上台晚,其派系形成也晚,現在勢頭不小,但是按照年頭算,胡派的壽命只怕比江派還要短,因為習近平比江澤民和胡錦濤更強勢,他會更快地、更大幅度地提拔自己親信上位,所以胡派的衰亡也會更快,習派獨大的局面也會更快的形成。習近平可以不象江胡那樣不得不接受別人指定的接班人,習近平可能延長自己的任期,他可能會自己指定接班人,甚至可能象鄧小平那樣指定隔代接班人,因此習派的壽命可能比江派--更不用說比胡派--的壽命都長,但是頂多也就是達到鄧派的程度即兩代半。

每次中共開黨代會,外界都要對新的人事佈局分析評論,大多數評論都是以派系鬥爭作為分析框架,着眼於各個派系的起伏消長,指出其中的派系鬥爭及妥協,最終達成某種派系平衡。我這裏說的是,既然中共的派系不是立足於觀點而是立足於關係,因此每個派系的壽命都只有兩代或兩代多一點,因此如果到了某階段,某一派的人馬少了或者消失了,那未必都是派系鬥爭的結果,在更大程度上只是該派系的自然消亡、壽終正寢而已。把十九屆常委會和十八屆相比,你會發現,鄧派在消失,江派在萎縮,胡派略有增長。這與其說是派系鬥爭的結果,還不如說是三代人的新老交替。我想,在分析中共上層派系鬥爭以及高層人事佈局時,記住中共派系有其壽數這一點應該是很重要的。

最後,要補充說明的是團派。如果我們把出自團中央的官員稱為團派,那麼,因為團中央作為一個機構持續存在,因而團派似乎也就持續存在,沒有例如鄧派江派那樣的壽數。但實際上,早先的團派是胡耀邦派,後來的團派是胡錦濤派。兩者並非一回事。同樣的,通常我們說的上海幫,其實就是指江派。但是,隨着習近平的親信李強主政上海,未來的上海幫就會是習派,和原來的江派是兩回事了。這就是說,我們描述中共內部的派系時,用機構的名字(如團派)或地方的名字(如上海幫)來稱呼都不準確,因為這種說法會掩蓋其內涵的變化,還是用人的名字(如江派、胡派、習派)來稱呼更合適些。

責任編輯: 趙亮軒  來源:縱覽中國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17/1116/10260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