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心靈之燈 > 正文

一個人成熟的標誌 就是能應對小概率事件(深度好文)

心裏有束光·

人越成熟,就會發現不能接受的事情越少。

01

這周發生了一起莫名其妙的「血案」,

令我心情很是不爽。

引發這起「血案」的是去年的一篇稿子。

2016年11月18日,

我寫了一篇《死亡有一扇門,你在哪扇門前謝幕》。

這篇稿子當時反響很不錯,

上千公眾號來申請轉載,

拾遺也一一授了權。

其中有一家叫「中國經濟學人」。

「中國經濟學人」轉載之後,

把這篇文章標題改為《關於死亡,這可能是一篇顛覆你認知的文章》,

於2016年12月21日發表,

註明了「來源:拾遺;已獲授權」。

蘭州市財政局網的小編,

不知哪天看到了「中國經濟學人」發的這篇稿子,

不經告知就轉發到了「蘭州市財政網」上,

註明了稿子「來源:中國經濟學人」,

但沒有註明稿子的原始來源「拾遺」。

這時,一個「bug」就產生了,

不知是這位小編電腦的時間不對,

還是他發稿時隨手亂寫了一個時間,

最後他發稿的時間是——2016年10月20日。

就在這周,不知哪位讀者,

突然在「蘭州市財政網」上看到了這篇文章,

於是向微信後台投訴拾遺抄襲,

微信後台隨後不僅凍結了拾遺的讚賞,

還取消了這篇文章的「原創」。

取消理由是:「蘭州市財政網」上這篇文章比你們先發,你們這是抄襲。

中國經濟學人註明轉自「拾遺」

蘭州市財政局網註明轉自「中國經濟學人」

我真是冤到家了。

自己的文章未經告知被轉發,

最後還要承擔「被取消原創」的責任。

昨天,一位朋友打電話來問,

「我給你的讚賞怎麼退回來了?」

我就給他講了整個事情的來龍去脈。

然後,我有點氣憤地抱怨說:

「這件事情充滿了意外。

政府網轉載不註明原始出處,這是意外。

小編發稿時粗心弄錯了時間,這是意外。

政府網上這篇文章,點擊只有『96』,

而這『96』個點擊裏面,

居然有人知道拾遺去年發過這篇文章,

這是一個更大的意外。

這個人還不辭辛苦去把我們這篇文章翻出來,

如此盡責,則更是一個大大的意外。

這麼多個意外,偏偏都被拾遺遇見了。」

我對朋友說:你覺得我冤不冤?

朋友說:當然冤。

我恨恨地說:為什麼偏偏倒霉的是我?

朋友說了一句:一個人成熟的標誌,就是能從容應對小概率事件。

02

然後,我就去百度「小概率事件」。

何為小概率事件?

百度給出的定義是:

「小概率事件就是一個事件的發生概率,

它在一次試驗中是幾乎不可能發生的,

但在多次重複試驗中是必然發生的。」

這個定義不是很好懂,

我給一個比較通俗的解釋:

小概率事件就是意外,

一些本來不太可能發生的事情,

但是居然偏偏就發生了。

我舉一個簡單的例子大家就明白了。

美國權威部門比較過9種交通方式,

最後發現飛機的安全性高居榜首,

死亡率為0.05,

遠低於排第二的公共汽車(0.4)。

全球噴氣運輸機百萬次飛行死亡事故率為0.33。

也就是說,如果每天飛行1次,

8300年才會遇到1次死亡事故。

但有個從來沒坐過飛機的人,

某一天心血來潮突然選擇了飛機,

偏巧這一次飛機就發生了空難。

你說他倒霉不倒霉吧,

但沒辦法,這就是小概率事件。

從統計學上講,小概率事件都會發生,只是時間問題。

03

小概率事件有大有小。

小的,比如:

我只是張嘴打了個哈欠,

但一滴鳥屎不偏不倚掉進了嘴裏。

大的,比如:

我從來沒坐過輪船,

但第一次坐就遇到了鐵達尼號

小概率事件有好有壞。

好的,比如:

我心情不好去買彩票,

哇靠,一開獎就是一等獎。

壞的,比如:

我自己寫的稿子被別人投訴抄襲,

最後還被取消了讚賞和原創。

我們這一生中,會遇到很多小概率事件。

遇到好的,咱不說了,

走了狗屎運,心情爽到爆。

但我想說的是:如果我們遇到壞的小概率惡性事件,該怎麼辦?

一遇到小概率惡性事件,

很多人就會像我一樣陷入糾結狀態:

「老天爺,你為什麼這樣不公平啊?」

「為什麼只有我會那麼倒霉?」

「為什麼偏偏是我遭遇這樣的不幸?」

執着於追問「為什麼偏偏是我」,

這是非常糟糕的一種處理方式。

因為這很可能會觸發「禍不單行」。

04

中國有句俗語叫「禍不單行」,

就是指不幸的事,

接二連三發生在一個人身上。

為什麼會這樣呢?

我先來講一個踢貓效應。

有一天,老闆罵了員工老王。

小王很生氣,回家跟妻子吵了一架。

妻子莫名其妙地被老公找茬,

覺得窩火,就狠狠踢了一腳自家的貓,

貓無端被踢,只好衝出家門躲災。

衝到外面,正遇上一輛汽車,

司機為了避讓貓,一個緊急大轉彎,

「嘭」地一下撞上了一個放學回家的小孩。

而這個小孩,恰好是老王的兒子。

這就是所謂的踢貓效應——人遇到麻煩的時候,如果不能控制好情緒,就會引發一系列惡性事件,

最終引發「禍不單行」。

這種事情太常見了,

比如上個月我表弟騎車上班,

不小心把一個行人給撞了,

賠了五千元後,他心情就不爽了,

「這事怎麼就讓我趕上了。」

他心不在焉,導致當天加工的產品合格率只有50%,

於是他被主管給扣了工分,

扣了工分,他心情更不爽,

第二天上班時,又把手給弄傷了。

你看,「禍不單行」就是這麼發生的。

所以,美國社會心理學家費斯汀格說:

「生活中的10%是由發生在你身上的事情組成,

另外90%由你對所發生的事情如何反應所決定。」

05

關於如何應對小概率惡性事件,

我最佩服兩個人。

第一個是梁啓超

在中國近代史上,

梁啓超堪稱推崇西醫第一人。

但是1926年3月8月,

梁啓超因小便出血住進醫院,

隨即被醫生診斷為「腎腫瘤」。

醫生建議:最好切除那個壞腎。

當時,國人對西醫手術一所無知,

所以朋友紛紛勸他:「動不得。」

但為了推廣西醫,梁啓超決定「動」,

並在1926年6月2日的《晨報副刊》上撰文說:

「說是醫生『孟浪』,我覺得冤……」

隨後,醫院就給他做了手術。

但在做手術時,醫生腦殼短路了,

本該切除右腎,

但醫生竟然切成了左腎。

得知結果後,梁公沒有哭天搶地,

也沒有去咒罵和斥責醫生,

他只是鄭重地叮囑家人:

「千萬別跟媒體說,不要公佈。

老百姓剛剛開始相信西醫,

如果讓他們知道,難免會退卻。」

梁公胸襟之成熟與寬闊,真是讓人心折與欽佩。

所謂成熟度,就是對於人生中的小概率惡性事件的接受程度的高低,以及對於種種不確定性的心理承受能力。

一個人越是成熟,

就越能接受小概率惡性事件。

06

我欽佩的另一個人,

是著名網球運動員阿瑟·阿什。

1988年,他在接受手術時,

因為所輸的血液不乾淨,

導致他不幸感染了愛滋病

一個球迷給他寫信說:

「得知你患病的消息,我難過得要命。

我天天問上帝:為什麼偏偏是你?」

阿瑟·阿什給這位球迷回了一封信:

「在這個世界上,打網球的人數以百萬計,

網球打得非常好的人也有好幾十萬,

能成為職業網球運動員的也有幾萬人,

然而能到世界各地打比賽的只有幾千人,

最後能參加溫網比賽的不到100人。

這100人中,能參加決賽的僅有兩人,

而冠軍只屬於最後一個人。

我就是上百萬人中剩下來的最後那個人。

每當我高高舉起溫網冠軍獎盃的時候,

我從來沒問過上帝:為什麼偏偏是我?

所以,如今我遭遇不幸的時候,

我也無權這樣抱怨!

事情已經發生了,我就得接受這個現實。」

喜歡聖勞倫斯教堂里的那句話:

「痛苦來臨時,不要總問:

『為什麼偏偏是我?』

因為快樂降臨時,

你可沒問過這個問題。」

07

荷蘭阿姆斯特丹有一座古寺院,

院裏有一塊石碑,碑上刻着一句話:

「既已成為事實,只能如此。」

這話是什麼意思呢?

就是說:如果這個事實已經是事實,

我們不能改變它,

那麼我們要做的,

就是用最快時間接受它,

而不是糾結和逃避。

我們這一生中,會遭遇很多小概率惡性事件。

比如家庭,比如事業,

比如情感,比如健康。

當這些小概率惡性事件降臨到我們身上後,

我們要學會問自己三個問題:

●這件事情的結果可以再改變嗎?

●糾結於此事是否能讓自己成為更好的人?

●這是否能讓自己活得快樂,而不是相反?

若答案是否定的,

那「接受」就是最好的選擇。

哲學家威廉·詹姆斯說:

「要樂於承認事情就是這樣的情況。

能夠接受已發生的事實,

就是能克服任何不幸的第一步。」

08

2007年初,著名媒體人、作家凌志軍,

突然被檢查出了「肺癌」。

突如其來的災難,

讓他開始關注癌症群體。

隨後,他發現了一個驚人現象:

美國癌症患者的「五年存活率」,

即醫學上所謂「治癒率」,

竟高達81%。

美國癌症患者的平均存活時間是11年,

比一些慢性病患者活的時間還長。

「真的類似於得了心臟病或者是糖尿病。」

正是基於這樣的事實,

世界衛生組織才公開宣佈:

「三分之一的癌症可以預防,

三分之一可以根治,

三分之一經過治療可以長期生存。」

你知道中國癌症患者能存活多久嗎?

中國癌症患者五年存活率僅10%,

大部分人在三年內死去,

能夠活過五年的只有20%左右。

為什麼美國癌症患者能活這麼久?

因為他們善於接受事實,

然後用一種非常好的心態去接受治療。

為什麼中國癌症患者存活時間這麼短?

因為我們總是不願意接受事實,

糾結於「為什麼倒霉的偏偏是我」,

結果糟糕的情緒嚴重影響了身體抵抗力。

美國醫生說:不幸的最好良藥,就是接受。

接受事實是克服不幸的第一步,

然後我們才能鎮定地想辦法改善壞的情況。

09

1957年,木心被關入獄。

他被關起來的原因是什麼呢?

陳伯達在會上嘲笑海涅。

木心聽見,說了一句:他也配對海涅亂叫。

就這一句話,他被關進漏雨積水的防空洞。

半年後轉監時,關他的人心想:

「這小子准得爬着出來。」

可木心腰堅挺,褲子還有筆直的縫。

坐牢期間,他受盡折磨,斷了兩指。

但他笑着,永遠一副驕傲的派頭。

一出獄後,木心便得知母親去世,

悲痛之後,他也只是一句感慨:

「誠覺世事盡可原諒。」

多年後,梁文道看到木心50歲照片時驚嘆不已:

「你不覺得這個人像坐過牢似的,

從文革中結束改造回來的很多作家,

難免身子會往前駝下去,有點曲髏,

難免神情會有點沮喪、失落、惶恐,

但木心沒有,他精氣神很足,

好奇怪好奇怪的一個人。」

木心說:「真正的成熟由兩部分組成,一半是對美好的追求,一半是對殘缺的接納。」

什麼是成熟?

成熟就是要學會接受一些不能接受的事情,

然後把它當做人生一個組成部分接受下來,帶着它繼續生活。

我們這一生要學習的最大功課就是:

天真地付出,成熟地接受。

責任編輯: 宋雲  來源:拾遺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17/1107/10213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