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健康養生 > 正文

致癌中藥一夜火了 為啥老祖宗用了幾千年沒事?

文|菠蘿

(一)

90年代初,比利時發生了一件非常奇怪的事情。一批健康女性出現腎炎,而且迅速進展為腎衰竭

這些年齡,地域和生活習慣都不同的女性,病情卻異常相似。

到底發生了什麼?難道是嚴重的傳染病麼?

經過大量調查,最終發現了這些女性的共同點:她們都在減肥,而且都在使用一種「減肥中藥秘方」。

很不幸,她們用的秘方里有一味藥:廣防己。

廣防己是一味常見中藥材,傳統上被用於鎮痛,利尿,降血壓等。

或許有人腦洞打開,覺得撒尿多就能瘦。不知道從何時開始,很多人開始拿它幫助減肥。

於是出現了開頭的悲劇。

廣防己有什麼問題?為啥會引起腎病?

經過大量科學研究,發現關鍵問題是廣防己里富含馬兜鈴酸,而這個傢伙才是真正的罪魁禍首。

由於廣防己和馬兜鈴酸的故事,世界上從此出現了一個全新的醫學名詞:

中草藥腎病(Chinese herbs nephropathy)。

(二)

馬兜鈴酸,不僅導致腎衰竭,還是超強致癌物!

馬兜鈴酸引起最多的,是尿道癌。

試驗證明,馬兜鈴酸之所以致病,是因為它能夠緊密結合在DNA上,導致在細胞複製的時候,容易把T變成A,A變成T(DNA用T,C,G,A四個鹼基編碼生命)。這樣的變化,讓整個生命的解讀完全錯誤。

就像你給女神寫了一封信,內容是「Wo Ai Ni」(我愛你)。結果馬兜鈴酸結合以後,A變成T,成了「Wo Ti Ni」(我踢你)

如果你把這封信寄出去,那就甭想和女神一起滾床單了。

馬兜鈴酸致癌能力有多強呢?

台灣科學家經過研究,發現由馬兜鈴酸引起的尿道癌中,平均每100萬DNA,就有150個突變!

每100萬DNA有150個突變什麼概念?

要知道,每一個細胞有30億個鹼基,就像一個30億個字母組成的文章。每100萬DNA有150個突變,也就意味着馬兜鈴酸能在每個細胞里改變約450000個字母!

是的,45萬!A變成T,T變成A。

大家可想而知,文章會被改得多麼糟糕,細胞會變得多麼混亂。

相對而言,吸煙引起的肺癌,平均每100萬DNA有8個突變。這本來已經很糟糕了,但比起馬兜鈴酸的150,簡直是小巫見大巫。

事實上,馬兜鈴酸是已知的最強致癌物之一。

而且這是個100%純天然的毒藥。

所以,千萬別迷信「純天然無害」這種鬼話。

(三)

含馬兜鈴酸的中藥不止廣防己一個,很多。

隨便舉一些例子:

大葉青木香、滇南馬兜鈴、南木香、管南香、三筒管、苞葉馬兜鈴、硃砂蓮、馬兜鈴、天仙藤、青木香、葫蘆葉馬兜鈴、廣防己、通城虎、海南馬兜鈴、漢中防己、藤香、南粵馬兜鈴、凹脈馬兜鈴、淮通、背蛇生、管南香、關木通、尋骨風、革葉馬兜鈴、假大薯、蝴蝶暗消、白硃砂蓮、逼血雷、白金果欖、小南木香,土細辛、大細辛、雜細辛、杜衡、細辛、金耳環、土金耳環、烏金草、花臉細辛、台東細辛……

中國台灣,素有服用這些中草藥的傳統,結果成為了全世界腎病和尿道癌發病率最高的地區第一。

雖然其中一部分已經被國家嚴令禁止使用了,但很遺憾,形勢依然不容樂觀。

即使廣防己這樣的「明星毒藥」,即使它已經被全世界幾乎所有國家拉入黑名單,但我昨天隨手在淘寶一搜,結果……

(四)

某次講座,我提到馬兜鈴酸的故事,遭到觀眾反駁:「菠蘿,我覺得你純粹瞎說!這些中藥我們老祖宗用了幾千年了,一點事兒都沒有!你說致癌就致癌了?」

這是個特別好的問題。

是啊,用了幾千年都沒事兒的東西,為啥現在突然就有問題了呢?

是科學家無恥打擊中國傳統醫學麼?

並沒有。

現代醫學和傳統經驗都是對的。

我相信馬兜鈴酸是強致癌物,也會引起腎衰竭;但同時,我也相信老祖宗用含馬兜鈴酸的中藥,多數人不會有大問題。

這不是自相矛盾麼?難道老祖宗神功護體?

沒那麼麻煩,原因其實很簡單:

老祖宗死得早!

無論慢性腎衰竭,還是尿道癌,都需要很長時間的積累。即使每天喝致癌中藥,如果量不大,堅持不懈地毒害個大概10年,20年啥的,嚴重問題才會出現。

你如果準備和老祖宗一樣,40歲左右就掛掉,那確實不用擔心馬兜鈴酸。

但如果你希望健康活到80歲,那菠蘿建議還是相信客觀證據和現代科學,別迷信傳統。

傳統文化,包括傳統醫學裏有值得繼承的東西,但到了21世紀,一切都得重新接受科學的客觀檢驗,取其精華,去其糟粕。不能因為是老祖宗的「傳統」,就抱着不放,盲目推崇。

因為傳統的東西再好,很可能只適合傳統的壽命。

參考文獻:

1:Toxicologicalrisks of Chinese herbs. Planta Med.2010 Dec;76(17):2012-8.

2:Genome-widemutational signatures of aristolochic acid and its application as a screeningtool. Sci Transl Med.2013 Aug7;5(197):197ra101.

3:Mutationalsignature of aristolochic acid exposure as revealed by whole-exome sequencing.Sci Transl Med.2013 Aug7;5(197):197ra102.

4:FDA WarnsConsumers to Discontinue Use of Botanical Products that Contain Aristolochicacid. April11,2001.

5:Aristolochicacid-associated urothelial cancer in Taiwan. Proc Natl Acad Sci U S A.2012 May22;109(21):8241-6.

責任編輯: 夏雨荷  來源:菠蘿因子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17/1023/1013144.html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