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史海鈎沉 > 正文

透徹!胡適一頓飯看清郭沫若

作者:

蔣介石經常與胡適共進晚餐,探討國事,但他卻拒絕任職。

胡適看破郭沫若「反覆善變」

有人說,1949年前的郭沫若,是有才華而且有風骨的,學術上不無建樹,居然還敢對國民政府最高領導蔣介石公開叫板。

但是,從胡適日記中,我們發現,事實並非如此。「郭沫若這個人反覆善變,我是一向不佩服的。大概在十八、十九年之間,我從北平回到上海徐志摩請我吃飯,還請郭沫若作陪。吃飯的中間,徐說:沫若,你那篇文章,胡先生很賞識。郭聽到我賞識他的一篇文章,跑到上座來,抱住我,在我臉上吻了一下。我恭維了他一句,他就跳起來了。」(《胡適日記》)。

郭沫若驗證「反覆善變」

胡適主張由好人組成政府,他不願直接做官,更願為帝王師,他主張專家治國。蔣介石經常與胡適共進晚餐,探討國事,但他卻拒絕任職。胡適的理由是做諍友、諍臣比在政府中說話更方便。

郭沫若也曾經在權勢面前無所畏懼。1927年3月他寫的《請看今日之蔣介石》,把蔣罵了個狗血噴頭。後來他從日本歸來參加抗戰,蔣介石親自接見了他。在會見中蔣介石對郭表現得和藹可親,關心他的甲骨文研究,讓郭多做些文章,並要給他一個相當的職務。郭回答說:「文章我一定做,但名義我不敢接受。」

到1949年以後,胡適先生日記中的郭沫若在公眾面前表現出「善變」的一面來。他公開表態,應當燒掉他寫過的所有的書,高調讚揚「善於活學活用戰無不勝的毛澤東思想」的江青領導的文革小組在全國打砸搶燒殺。

人們往往只注意文人風骨,忽視總統雅量。為什麼郭沫若對蔣介石敢罵,對毛只敢恭維,這個無需多言。郭沫若曾經所謂的「文人風骨」,為什麼那麼快就風化了,這其中,胡適先生對其的觀察描述,可謂透徹。

在毛面前,郭沫若不但交出了思想,也交出了感情和人格。

郭寫了大量解釋毛詩詞的肉麻文章,在一篇叫《紅旗躍過汀江》的文章中,他寫道:「主席並無心成為一個詩家或詞家,但他的詩詞卻成了詩詞的頂峰。主席更無心成為書法家,但他的墨跡卻成了書法的頂峰。例如這首《清平樂》的墨跡而論,『黃粱』寫作『黃梁』,無心中把粱字簡化了。龍巖多寫了一個龍字,『分田分地真忙』下沒有句點,這就是隨意揮灑的證據。然而,這幅字寫得多麼生動,多麼瀟灑,多麼磊落。每一個字和整個篇幅都充滿了豪放不羈的革命氣韻。」

1967年6月5日,在一個文藝座談會上,郭沫若以《做一輩子毛主席的好學生》為題致閉幕詞:「請允許我把我粗糙的詩朗誦出來,獻給在座的江青同志。」他在詩中稱:「親愛的江青同志,你是我們學習的好榜樣。」四人幫倒台時,他也表了態:「大快人心事,粉碎四人幫」。看來,胡適先生所言郭的「反覆善變」再次應驗了。

「明禮義、知廉恥」誰是真風骨

1958年4月10日,台灣舉行第三次院士會議開幕式,蔣介石到會讚揚胡適品德高尚,並號召發揚「明禮義、知廉恥」的道德力量。胡適則說:「剛才總統對我個人的看法不免有點錯誤,至少,總統誇獎我的話是錯誤的。我們的任務還不只是講公德私德,所謂忠信孝悌禮義廉恥……,所有一切高等文化,一切宗教,一切倫理學說,都是人類共有的。」

胡適一直將自己視為蔣總統的諍友、諍臣。

胡適一直將自己視為蔣總統的諍友、諍臣,並不想在官場上混個什麼頭銜。所以,在他的內心中,沒有誠惶誠恐,而是保持了文人言論的自由。

而郭沫若對毛採取一種仰視的角度,他對毛五體投地。在毛面前,他不但交出了思想,也交出了感情和人格。毛髮動的歷次運動,郭沫若都緊緊跟隨,從反胡風到反右到文革,有時,他甚至比發動者走得更遠。

在歷史的明鏡中,胡適的文人風骨與郭沫若當年所謂的「文人風骨」,照的越來越清楚。今天,人們提及胡適,還是一貫的欽佩;而郭沫若早已淪為「無良文人」的典型。

今天,人們提及胡適,還是一貫的欽佩;而郭沫若早已淪為「無良文人」的典型。

責任編輯: 吳量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17/0927/10003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