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科教 > 正文

南加大地震愈來愈近 專家現在都急了

1994年北嶺大地震造成5號公路高架橋倒塌,洛杉磯市警局一名摩托車交通警員殉職。(美聯社

地震專家一天到晚提醒大家:大地震一定會再發生,但確實時間不知道。如今有兩位專家另闢蹊徑,改做「現測」(nowcasting)而非預測(forecasting)。他們根據大地震之間的小地震次數推算出「地震潛在分數」(earthquake potential score,EPS),顯示大洛杉磯地區目前的地震潛在分數已超越北嶺大地震(Northridge Earthquake)前兩周,也就是說距下次大地震愈來愈近。

巴沙迪那星報(Pasadena Star-News)9月23日報導,共同推出現測研究法的是戴維斯加大(UC Davis)地質物理系教授朗度(John Rundle)與爾灣加大(UC Irvine)公共衛生系教授路德威(Lisa Grant Ludwig),兩人獲得太空總署(NASA)噴射推進實驗室(JPL)支援。

朗度與路德威2016年在地球太空科學期刊(Earth and Space Science)首次發表現測研究,針對1933年3月10日芮氏規模6.4的長堤大地震(Long Beach Earthquake)與之後發生的兩次超過規模6.0大地震,亦即1971年2月9日規模6.6的雪爾瑪大地震(Sylmar Earthquake)與1994年1月17日規模6.7北嶺大地震進行研究,朗度9月22日在電郵提供最新數據。

研究顯示,長堤大地震發生38年後才出現雪爾瑪大地震,雪爾瑪大地震發生23年後就出現北嶺大地震,北嶺大地震發生迄今還差不到四個月就滿24年。就在北嶺大地震發生前兩周的1994年1月3日,洛杉磯方圓100公里之內距雪爾瑪大地震發生以來共發生34次規模4.5以上小地震,地震潛在分數為77.8%。截至2017年9月22日,大洛杉磯地區距北嶺大地震發生以來發生31次規模4.5以上小地震,地震潛在分數為80.3%。

路德威原本也專攻地質學,如今改投身公共衛生,是因為希望致力宣導民眾為大地震做好準備。就像朗度所說,現測法並未考慮地區地震斷層複雜因素,因此並非科學模式,亦無法預測下次大地震發生時間或強度,但路德威把現測形容為對「現在情勢」(where we are now)的一種快照(snapshot)。

路德威舉例說,大洛杉磯地區目前的地震潛在分數就好比望眼窗外,發現天色漸晚,愈來愈暗。太陽肯定就要下山,但不知道確實時間。如果地震潛在分數是溫度計,我們已感到「熱到難受」(uncomfortably warm)。她說:「不管怎麼看,地震潛在度已高到令人難受。」她強調,地震無法不發生,所以一定要有備無患。

責任編輯: 夏雨荷  來源:世界日報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17/0925/9990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