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大陸 > 正文

當前中國社會的四大症狀

「貧富分化」的圖片搜索結果

經濟與社會發展的不平衡導致中國社會出現了很多問題。那麼,中國社會究竟出現了什麼問題?又有什麼表現?正如醫生看病一樣,對於這兩個問題的回答是我們分析問題原因並找出藥方的前提。總體上講,當前的中國社會出現了四個非常鮮明的「症狀」。

一、社會高度分化,固化趨勢明顯

社會學有一個核心的分析概念,就是社會分層。從分層的角度看社會結構,就會發現,當前的中國社會是高度分化的。具體而言,高度分化又有三個特徵:貧富分化,社會個體化、社會空間分割。

第一,貧富分化十分嚴重。目前,學術界比較公認的中國家庭收入基尼係數估計在0.5-0.55之間。如果以財產為標準估計,其基尼係數則可能高達0.7左右。

第二,社會的個體化也很嚴重。現代社會一個明顯變化趨勢就是個體逐漸脫嵌於社會。在中國,隨着單位制的解體、城市化進程的推進、網絡技術的進步,傳統的家庭、社區和社會組織越來越難以整合流動的個體,社會的個體化趨勢也越來越明顯。

第三,社會空間分割,不僅體現在城鄉之間,也體現在城市內部之間,社會空間的分割有財富分化的因素,也有民族宗教的因素。這些分化又疊加在一起,導致中國社會出現了特有的高度分化狀況。

此外,社會結構出現了固化的趨勢。雖然沒有任何實證數據可以證明中國社會固化了,但是社會學家們公認的是社會出現了固化的趨勢。那麼,社會固化的最主要表現是什麼呢?主要是社會下層精英無法通過常規方式獲得上升途徑,在教育獲得、職業獲得、財富獲得等資源的獲取途徑上,出現了所謂「精英通吃」或「精英壟斷」現象,優質資源越來越難以被分配到社會中、下階層群體。例如,近年來出現的中產階層的教育焦慮,以及社會輿論廣泛討論的學區房、教育階層化等問題在某種程度上都是階層固化問題的表現之一。

當然,一個有意思的現象是,一些學者發現,2012年之後中國社會的不平等程度(基尼係數)有所降低,但是大家猜不出原因(可能是經濟危機或者反腐敗),但這並不會影響到我們對階層固化趨勢的判斷。

二、社會極端思潮泛起,認識差異巨大

社會極端思潮泛起,主要表現是關於中國社會的未來改革方向,出現了兩種截然不同的、具有代表性的思想觀點,簡單講就是「左」與「右」的分裂。這一點上,互聯網上的輿情、輿論的表現最為突出:一些人要重提階級鬥爭、甚至要再來一場文化大革命,而另外一些人則鼓吹極端民族主義,文化基因決定論,有的片面宣揚西方自由主義、保守主義的政治經濟思想。這些極端化的思潮的背後又都有相當的社會基礎,令人警惕、也令人深思。

很多歷史、社會科學的相關研究都告訴我們,社會主流觀念需要穩定持續的演進,而不能極端化、倒退或者割裂。社會主流觀念的左右分裂的一個後果就是改革共識的減弱。如今,中國人很難像「文革」剛結束時那樣擁有全民一致的同樣的改革共識了。

但是,這在某種程度上也是社會進步的表現。社會極端思潮的泛起,有許多複雜的因素,歷史的、階層的、國際的、技術的因素都會作用於社會觀念。但是總有一個因素是最重要的,結合一些調查顯示,我覺得這個因素就是階層分化。

在改革過程中,社會的中、下階層群體,儘管獲得了不少改革紅利,但是由於相對剝奪感而出現了較為明顯的權威主義價值觀念。也就是說,他們將改變不公平的社會現狀的希望訴諸於一個強有力的政治權威,並呼籲更多的社會保障和公平正義的政策出台。而與社會中、下層群體不同的是,社會的中、上層群體則出現了更明顯的權利意識和參政、議政訴求,他們有的要參與政治保障財富,有的則十分擔心財富的繼承,其選擇要麼是「用腳投票」移民海外,要麼是保守沉默,但很少成規模和系統地承擔起應有的社會責任,他們的這種態度與行為又反過來加劇了社會主流價值體系的分化。

三、社會組織體系不完善、不健全

中國的社會組織體系(廣義上的)尚不完善,處在一個尚需發展的初級階段。我說的社會組織體系,主要包括三個方面:社會信任體系、社會組織體系(狹義上的)和社會教育體系。這三個體系的建設不僅與市場經濟的良好運行高度相關,也對國家治理的現代化具有不可缺少的基礎性作用。

社會信任體系不完善,表現為社會信任的缺失。市場經濟的運行不能離開一個良好的、基於信任而形成的社會體系,當社會信任體系喪失時候,就會出現各種市場痼疾和問題。例如,食品安全問題就是一個明顯的例子,由於缺乏行業內部的自我監督和自律,缺乏基礎性的社會信任,在食品生產階段的各種問題往往防不勝防。再如,當前出現的各種社會問題,如醫療、教育等所面臨的社會信任體系構建的問題,十分突出。由於缺乏信任,這些社會關係出現了某種扭曲,甚至在一定程度上遲滯了「醫改」、「教改」的進程。

其次,社會組織體系尚不發達,這使得行業內部的有效自發約束沒有建立。中國社會慈善和社會服務方面的發展儘管近年來取得了很大進步,但是總體看,與世界主要發達國家相比,仍然相對滯後。在一些發達國家,非政府組織、行業協會、工會、慈善機構等發揮着政府、企業所不可替代的社會功用。雖然,近年來中國的社會組織發展呈現了數量快速上升的趨勢,但是仍然缺乏相應的制度性規範,仍有相當的制度限制和資源限制。

最後,當前中國教育體系重視大學教育,而不是職業教育,這導致了較為嚴重的「職業技能缺口」,使得教育與經濟脫節。歷史上看,現代工業的崛起與完整的教育體系、職業協會自治體系密不可分。優良的現代教育體系,不僅會造就人才資源基礎,而且為社會的發展、經濟的增長創造社會心理意義上的成就動機,從而為國家的經濟轉型和創新發展提供持續的動力基礎。

四、社會創新的活力總體上仍然不足

中國社會在改革開放過程中釋放了大量活力,各種市場創新、技術發明和專利不斷湧現,整體上與計劃經濟時期相比,社會的創新活力躍升了一個台階。但是,體制、機制的束縛仍然是限制社會創新的一個重要因素。目前,社會反應比較激烈的體制性障礙,如戶籍制度、金融信用體系、財稅體制、基礎性資源行業的壟斷、醫療衛生體制、教育等等涉及國計民生的重大體制、機制性問題,仍有待進一步破除。

即便在如此具有限制性的條件下,互聯網及其技術性的創新,已經開始革命性地改變了中國社會交往和運行的方式,各種新型公司、商業模式層出不窮。但是,互聯網的快速發展,其背後所凸顯的正是國內貿易體系的不平衡、不完善,統一的國內市場體系尚未完全建立。我們設想一下,如果政府能夠不斷改革、破除舊有體制機制的束縛,不斷培養社會創新的文化與社會土壤,那麼中國的創業、創新必將創造新的奇蹟,「中國製造」就會在不遠的將來成為「中國創造」,中國經濟也就能夠順利完成轉型。

中國社會正處在一個發展的關鍵時期,如果能夠闖過這一關,中國社會的創新活力也許將是不可估量的。從某種角度講,社會創新的活力就代表着中國國家的「軟實力」,一種需要主動去培育的實力。

阿波羅網林億報道

責任編輯: 林億  來源:金融時報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17/0916/9947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