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 驚人之語 > 正文

毛去世41年 李志綏回憶錄披露毛只有兩次動情

—毛澤東去世41周年 西方學者談毛的冷酷及其他

作者:
「毛在初次會晤的場合中,散發着魅力、同情心,不擺架子,使他的訪客輕鬆而暢所欲言。但是他擅長操縱自身的情緒起伏,巧妙運用憤怒和親密來控制隨身人員,達到駭人的效果。他依仗着身邊的臣子不願意犯上的儒家謙卑,來羞辱其屬下和敵手。他作勢自我批評,旁人便群起大家奉承。他在周遭創造了一種卑躬屈節的文化。」

2017年9月9日,是中國已故領導人毛澤東去世41周年的日子。雖然中共官方並未進行隆重的紀念活動,不過,毛澤東在中國社會仍然擁有無可否認的巨大影響力。在華盛頓,《李志綏:毛澤東的私人醫生回憶錄》的英文版合作者石文安(Anne Thurston)再談毛澤東的「遺產」。

石文安星期六(9月9日)在華盛頓的一個文學沙龍上回顧了她創作這本書的過程,並分享了她對毛澤東的認識。

在《李志綏:毛澤東的私人醫生回憶錄》的英文版封面上,石文安的身份是助理編輯,但是,她自己認為這是她的再創造,助理編輯不符合她對本書的貢獻,她也因此與原作者李志綏發生爭執。

李志綏曾經擔任毛澤東的私人醫生22年,對毛澤東可謂是「近距離觀察」。石文安與李志綏因為書的關係,接觸了四年。雖然對李志綏有些認識上的保留,但是她說,她相信回憶錄的真實性。

毛澤東是個新皇帝

《李志綏:毛澤東的私人醫生回憶錄》這本書顛覆了很多中國人對毛澤東以及中國高層領導人的印象。在他的書里,毛澤東是一個專制的暴君,而不是中共官方給出的英明的領導人形象。

按照這本書的前言作者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教授黎安友的話說:

「現今中國境內流通的官方回憶錄和毛的肖像,皆一成不變地呈現出一位英明愛民的帝王。真相卻迥然大異。」

「毛在初次會晤的場合中,散發着魅力、同情心,不擺架子,使他的訪客輕鬆而暢所欲言。但是他擅長操縱自身的情緒起伏,巧妙運用憤怒和親密來控制隨身人員,達到駭人的效果。他依仗着身邊的臣子不願意犯上的儒家謙卑,來羞辱其屬下和敵手。他作勢自我批評,旁人便群起大家奉承。他在周遭創造了一種卑躬屈節的文化。」

在李志綏的書中,「女人像上菜般輪番貢入」。石文安提到,在寫到這點的時候,回憶錄的編輯不能接受,不願相信,但是,石文安說:「毛澤東是一位新皇帝,如果把他看作皇帝,他所作的事情就順理成章,能夠接受,皇帝是可以三宮六院的,所以他身邊女人環繞也就不奇怪了。」

毛澤東是中國政治文化的產物

石文安說,她在創造中學到的最大的一點心得是毛澤東是中國政治文化的產物。

她說:「(紀錄片)中那些聚集在天安門廣場的人們興高采烈,他們真心愛戴他,是發自內心的。他的小圈子的人是真心崇拜他,作為一個在西方民主文化生活中長大的人,我是無法理解,為什麼人們要崇拜這樣一個人。」

雖然毛澤東給中國帶來了大躍進、大饑荒和文革並導致了數千人死亡,但是,不少中國人對毛澤東的崇拜到現在也沒有消失。毛澤東在中國社會仍然擁有着不可否認的巨大影響力。2017年9月6日,維修後剛剛開放的毛澤東紀念堂就迎來了長長的參觀的隊伍。

中共國家主席習近平從2012年執政以來,比他的幾位前任都熱衷引用毛澤東的講話,他還多次讓中共官員「永遠高舉毛澤東思想的旗幟」警惕「外國敵對勢力」。另外,習近平也越來越大權獨攬,地位上也越來越接近毛澤東。

不過,石文安在接受美國之音採訪時說:習近平不可能成為毛澤東。「習近平雖然聚集了很多的權力,但是,他還不是皇帝。」

毛澤東是「邪惡天才」

石文安說,她了解的有關毛澤東的另外一面是,他是「邪惡天才」。

她說:「他總是能夠調動人的力量,讓人鬥人,讓大家彼此爭鬥。從1949年之後的土改到後來的文化大革命,你都能看到他讓人們彼此仇視。」

毛澤東「不懂科學」,對「數字沒概念」

石文安認為毛澤東推行「大躍進」,要求民眾在自家後院「大辦鋼鐵」是因為他不懂科學,「對科學沒有基本的常識」。他對大躍進造成那麼多人死亡不敏感,是基於他對數字沒概念。

不過,石文安的這幾點看法遭到一位與會者的反駁。這位與會者說,中國,中國政治文化中有奉承的一面,也有反抗的一面,比如1989年發生在天安門廣場的「六四」民主運動以及1919年發生在北京的「五四」運動。對於毛澤東不懂科學和對數字不敏感,這位與會者也表達了不同的意見。

毛澤東喜怒不形於色

在李志綏的書中,他舉了一個例子說明毛澤東是殘酷的人。李志綏說,有一次看雜技表演,有一個小男孩從表演台上摔下來死了,但是毛澤東面無表情,因此李志綏說,他是一個「殘酷」的人。

石文安認為,毛澤東是一個喜怒不形於色的人。在李志綏的回憶錄中,毛澤東只有兩次表露了自己的情感。一次是與他的前妻賀子珍見面,另一次是聽聞他的大兒子毛岸英朝鮮去世。

責任編輯: 江一  來源:VOA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17/0911/9918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