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社會觀察 > 正文

食品專家揭餐館貓膩:你躲得了老鼠 卻躲不過這6個消費「大坑」

在餐飲界,海底撈是神話般的存在。水果不限量、為食客免費美甲、下雨了幫忙打車、給用餐的孩子送禮物……

海底撈服務員給顧客免費擦鞋

然而,頂着金字招牌的海底撈,近日卻被爆出一則猛料:

老鼠在後廚地上亂竄、

打掃衛生的簸箕和餐具同池混洗、

用顧客使用的火鍋漏勺掏下水道……

2017年5月26日凌晨5點31分拍攝,洗碗池內清洗簸箕,洗碗機內部一層油污--法制晚報·看法新聞

2017年5月29日,凌晨3點26分,記者在海底撈勁松店初加工間拍攝到的老鼠--法制晚報·看法新聞

以上是記者在海底撈兩家門店暗訪近4個月看到的情形。

25日下午海底撈官方發表聲明,稱問題屬實、十分愧疚,已經部署全部門店的整改計劃。晚間再發通報,組織所有門店立即排查。

上午,海底撈淪陷;下午,海底撈逆襲。有人將海底撈的反應歸納為三個詞:這鍋我背、這錯我改、員工我養。

縱使海底撈這次3小時危機公關處理得漂亮,但其中暴露的餐飲問題卻不容忽視。

下館子本是圖個方便熱鬧,如果連最基本的餐飲衛生都得不到保障,想必任誰也吃得堵心、鬧心。

海底撈的問題不過是冰山一角,專家,揭秘餐館普遍存在的「潛規則」,教你識破下館子的貓膩。

陷阱1

熱推菜材料快過期

餐館門口掛出的「熱推菜」招牌恐怕大家都不陌生,它們大多是為了招攬顧客推出的「賠錢菜」,但也有飯店推薦一些用快過期材料做的菜,甚至可能已經稍有腐壞、變味。

餐館處理不新鮮原料的辦法主要有兩個:一是加重口味,用紅燒、醬燜等做法,掩蓋不新鮮的口感和氣味;二是和其他原料放在一起,甚至把主菜變成配菜。

比如炒肉絲一般要用新鮮的肉,但肉末豆腐里的肉就未必了。還有海鮮煲、素什錦等原料複雜的菜,裏面也可能隱藏着某種不新鮮的原料,吃的時候不易察覺。

專家支招:

如果你心儀的「熱推菜」做工複雜,可能就要考慮一下了。不妨選擇「簡單」的菜。如果原料只有一兩種,不超過三種,那麼其中就很難混入不新鮮的了。

陷阱2

活魚蝦小心被調包

不少餐館都聲稱魚蝦「全場活殺,現吃現做」,為了證明其新鮮度,還會將活蹦亂跳的魚蝦拿給顧客看。

其實,貓膩可能在廚房裏,以水煮魚為例,一些中小餐館為降低成本,往往撈起歡蹦亂跳的活魚給顧客看,回到廚房後,卻找一條與活魚大小相近的死魚進行加工。經過各種配料烹煮一番後,消費者已無法分辨出魚的死活。

除了「調包計」外,端上桌的魚蝦也有可能被「瘦身」。如果你發現魚頭只有一半、螃蟹缺胳膊少腿,很可能是商家在烹飪時做了手腳。

專家支招:

一般來說,魚眼突出、表皮完整的大多是鮮魚。水煮魚若用活魚烹調,魚肉片會微微捲起,肉質有彈性。

如果挑選蝦、蟹等海鮮產品,可以在服務員將海鮮撈出來查看時,用小刀或其他器具在蟹殼上做個記號。

陷阱3

代金券用來「釣大魚」

「滿100元送20元代金券」、「滿100元返30元菜品」……這在不少酒樓餐館都很常見。很多人基本就是衝着返券去消費的,可這代金券用起來卻讓人頭疼:因為不找零,只有多點菜,這樣又花了幾十元,之後只好再湊點錢換券,有了券就必須再來消費。

如此這般,無意中就多消費了幾次,種種限制讓人不經意間走進商家設下的「連環套」。

其實,酒店對消費者使用代金券設限制,目的就是讓他們每次都有券,每次都用不完。由於餐飲業有很大的利潤空間,消費者雖然只付出了幾十元現金,其中也已包含了商家的利潤,代金券因此成了一個「虛設的誘餌」。

專家支招:

一般人為了花掉贈券都會來再次消費,商家正是抓住了消費者的這種心理。其實,「羊毛出在羊身上」,建議消費者事先對要點的菜有個規劃,不要一衝動成了「上鈎」的魚。

陷阱4

菜好看可能有色素

不知你有沒有發現,自己在家炒肉時,無論廚藝多好,牛肉炒後就是褐色的,豬裏脊就是灰白色的。這是因為加熱後,肉中的「血紅素」被氧化,就會變成褐色或淺灰褐色。

而在餐館中,肉菜顏色卻普遍很鮮艷。這是因為,有些餐館在炒肉菜前,會給肉製品「化妝」,使用發色劑——亞硝酸鹽,這樣炒出來的肉質鮮嫩,顏色也很好看。

有一些餐館製作「三黃雞」也會加入色素,讓肉看起來更鮮黃。還有一些涼菜,像海帶、海白菜、貢菜等,也是加了相應的合成色素,看上去更新鮮漂亮。

專家支招:

廚師做的菜可能比你做的好吃,但食物的顏色卻無法改變。現在很多菜譜都帶圖片,那些看起來過於鮮艷的菜,還是少點為妙。

陷阱5

鮮榨果汁不划算

很多人覺得,平時五六塊錢的飲料一進餐館,少說也得10塊錢,點起來太虧。其實,一些飲料雖說到餐館裏漲了價,但其實是最划算的。

餐館的真正暴利來自鮮榨果汁,少數不良商家甚至會用香精勾兌。一兩個水果,加上增稠劑、果味香精,再倒入純淨水,放入榨汁機攪勻,就成了一杯以假亂真的鮮榨果汁。

拿水分最多的水果西瓜為例,一整個大西瓜都未必能榨出一紮果汁,其他水果就更不用說了。

專家支招:

點瓶裝飲料是性價比最高的。出於健康考慮,零熱量的茶水也是不錯的選擇。

陷阱6

發票用完可能是謊言

用完餐結賬時,相信很多人都聽過這種託詞:「發票剛剛用完」、「今天是周末,稅務局不上班,沒買着發票」。

其實,這也是部分餐館獲取蠅頭小利的常用伎倆,尤其在周末和節假日最為常見,商家往往用以上藉口打發顧客,聲稱只能開收據。還有商家告知消費者如果不開發票,可以換成飲料,也是為了從中牟利。

專家支招:

發票是消費者的消費憑證,不管消費金額大小,都可理直氣壯地索要足額發票。

稅務部門也規定,餐飲企業的發票應有一定的餘量,並非等發票用完了才能領取。如果索要發票遭拒,可要求商家在總賬中減免與稅額相當的費用,或請對方把發票寄到工作單位和家中。

專家10招教你「避坑」

1

招牌菜一般比較貴

招牌菜是飯店招攬客人的一張最佳「名片」,但有的商家抓住消費者愛點招牌菜的心理,往往選擇一些價格貴、利潤高的菜餚作為招牌菜。

2

打折水分多

有些打折是噱頭,比如遇到「節日期間打XX折」時,先留意一下是否有食品或飲料不能打折,避免在結賬時發生糾紛。

3

土豆絲很暴利

餐館裏最暴利的菜往往不是海鮮、肉菜等,像炒土豆絲這類便宜的菜,利潤空間最大。換言之,中等價位的菜性價比其實最高。

4

時令價先問清

一般來說,海鮮類產品和蔬菜、果汁等,因市場價格變動大,菜譜製作耗時、價高,許多消費者就此掉入價格陷阱。所以,點「時令」菜前一定要問清價格,否則結賬時很有可能被昂貴的賬單嚇一跳。

5

滋補湯營養不如家常湯

相當數量的所謂滋補湯,很可能是用最便宜的大棒骨熬製而成,再將肉塊和藥材加入湯底,利用藥材的氣味掩蓋豬骨湯的腥味,就可以變化出各種各樣的高價湯了。所以,在餐館就餐時,不妨點現做的西湖牛肉羹、西紅柿雞蛋湯等家常湯。

6

三道假「素菜」油超標

3道「素菜」最不健康:地三鮮、過油茄子、干煸豆角。這三道菜都是洗過「油鍋澡」,雖然原料都是素的,但一過油,熱量比肉還高。

7

勾芡菜是藏鹽大戶

經過勾芡的菜,菜湯中的鹽分都牢牢地附着在食材上,從而容易吃進更多的鹽。為了減少鹽的攝入,應該少點這類勾過芡、看起來黏黏糊糊、食材和菜湯難以分離的菜。

8

清淡的菜原料更新鮮

一桌有一兩個濃味菜餚即可,其餘應搭配口感清爽的菜,這樣不至於令味蕾過分疲憊。吃魚最好選擇清蒸,蔬菜選擇涼拌或清炒,肉類選擇清燉,海鮮選擇白灼。

9

周一的菜可能不新鮮

餐館廚房一般在星期六早晨完成當周最後一批進貨,因為供貨商通常在周日休假,這意味着星期一上館子時,食材已經放了至少兩天。

10

別忘核對賬單

餐館的服務員有時會算錯賬,但往往只多算不少算。尤其見到請客的消費者,不好意思當着客人的面對賬,便抓住了顧客的這一心理。所以,外出就餐時,無論消費金額多少,都應核對賬單,消費時做到「心中有數」。

責任編輯: 李冬琪  來源:生命時報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17/0827/984564.html